Showing: 11 - 16 of 16 RESULTS
成长

成长记录丨学说话的小孩

很多年以前我看过探索频道的一个纪录片,叫Oh! Baby,讲的是婴儿的语言习得和认知发展,其中的实验片段是在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学者Patricia Kuhl的实验室里录制的。那时我才二十多岁,虽然没有小孩,但因为一直对语言学习有兴趣,看那个片子也看得津津有味。十几年后的现在我竟然有了自己的孩子,让我能够近距离观察她的语言习得。

孩子还差三天满15个月,这两天她睡觉前开始自言自语,叽里呱啦说一通话才入睡。疫情期间她大部分时候都在家,语言的输入主要来自父母,每天和爷爷奶奶的视频电话,童书,以及一些儿歌视频。

她很喜欢模仿大人说话,大人说了什么,她就拎一个词出来重复。现在她能够说很多单音节或双音节的词,并能够把词和物品对上号,包括:dada, mama, baby, man, bee, lion, bear, cat, dog, bunny, geese, eyes, door, water, towel, hot, potty, paper, shampoo, shadow, light, ball, window, home, hammer, bottle, leaves, tree, hat, teeth, avocado, banana, apple, spoon, music, kindle, kiss, eat, read, night, meat, rice, happy, hairband, bye bye, no等等。大部分是名词,有少量东西和形容词。

上面的这些词她并不能发得很标准,首先她会省略一些音,超过两个音节太长的词她会取其中几个音节代替,比如avocado她叫ado,banana叫nana,water叫wawa。有时候两个辅音连在她会省略一个辅音,比如spoon叫boon,然后还有直接把一个词里大部分音都省掉的,grapes直接以ps这个音代替了,然后sh的音她发不准,都是以h的音来代替,比如shampoo叫hampoo,shadow叫hadow。有时她还会以完全不相关的一组音来指代一个东西,比如她把筷子叫babuji,把音乐叫eeshe(意喜),也是很神奇。

当看到自己能叫得出名字的物品,她会兴奋地指着物品,大声叫出名字,有时走在路上看到其他小孩,她就会指着大叫“baby!” 在镜子里,视频里,或是任何反射面上看到她自己时,她会大呼自己的名字。有时她叫出物品的名字不是在识别,而是在发出指令,她说“water”意思是“我要喝水”, 说“potty”是“我要便便”,有时候会直接用动词来下指令,饿了要吃饭就会说“eat eat”。有时候她表达意愿我们听不太懂,她就会很沮丧,开始哭闹。

能听懂的远超过能说的,她能听懂常读的那些书的书名,你跟她说:“我们来读A Sick Day for Amos McGee这本书吧!” 然后她能从书堆里找到这本书拿给你。“Turn page!” 她就开始翻页。“Give mama a kiss!” 她就会凑上来亲一下,今早我躺在床上,她坐在我旁边玩,我什么指令都没给,她可能看到了我的嘴巴,也凑上来亲了一下又一下,太可爱了。

她似乎不仅仅能将词和物体匹配,并能够大致明白背后的概念和功能。比如她学会了water这个词,看到洗澡水和湖水也能知道那是water。学会了ball这个词,能从ball里提炼出球是圆的这个概念,然后看到圆的橙子也指着它叫ball,当然你如果更正她说那个不是球,是橙子,她可能会渐渐明白并不是所有圆的东西都是球。再比如她能听懂sock,hairband,hairbrush这几个词并知道它们的功能,拿着袜子的时候会往脚上套,拿着发圈会往头上套,拿着梳子就开始梳自己的头发。今早她在被窝里发现了我的袜子,她拎出来,我说:“This is mama’s sock.” 她就开始把大袜子往自己脚上套,那个样子很好笑。

中文学习就差太远了,我自己犯懒不想在她和她爸爸之间中英切换,于是我跟她大部分时候讲英文。至今她能说的中文词也就几个:宝宝,饺子,这里,爷爷,奶奶。我还是不能犯懒,得跟她多讲讲中文。

孩子会说的词越来越多,跟她交流也越来越有意思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她能开始说句子,我会继续观察,能说句子了再来记录一下。

读书

读书丨White Fragility

此书作者是白人女性,目标读者是白人群体,讲的是白人在被指出有种族歧视行为时的那类不承认,狡辩,愧疚,恼羞成怒的心理和行为,作者给它起了个名字:白色脆弱。作者分析了这种反应的成因,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由于种族主义者常被刻画成那种极端的十恶不赦的坏人,当一些白人被指出有种族歧视行为时,他们会觉得自己的道德水准受到了挑战,所以第一反应就是极力辩解自己不是种族歧视者。

作者指出,种族歧视是一个系统化的体制,没有人能不受它影响,白人在这个体制中内化了自己高人一等的印象,并不断从中受益,压制其他有色人种群体,尤其是黑人。白人对自身歧视行为的极力辩解不会让这个糟糕的制度有任何改变,只会继续帮助维持这个体制。作者呼吁白人放下白人脆弱,保持开放和终身学习的心态,学会倾听黑人群体的声音,并接受这个学习过程中自己一定会感到不舒服,这样自己才能慢慢消解种族制度加在身上的影响。

讲种族歧视的书很多,这本书新的地方就是把一种常见现象命名并理论化,有了白色脆弱这个名字,下次如果再遇见符合这个标签的名字就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了。而且本书不仅有理论诠释,还有现实指导,给了白人群体放下白色脆弱的具体指导意见。

虽然这书是写给白人群体的,但其实所有人都应该来读一读这本书。另外,这个分析框架似乎也可以大致来框一框性别和阶级,比如男性脆弱,中上产脆弱等等。期待有人来写这两本书。

Uncategorized

Hello world!

这些年,在一个又一个网络平台上和世界一次又一次说hello。

长文在qq空间,校内网,不老歌还有豆瓣贴得最多,最后都停留在了某个时间。

本以为要在豆瓣继续写下去的,结果情况看着也是很不妙,无穷尽的审查令人厌恶且浪费人宝贵的时间,忍不了了,只好又搬家。

希望这次在这里能住得久一点。

Hello World, again.

日常

日常丨大选的这周

上周到了申请工作的一个临界点,状态不好,情绪还崩了一次。这周干脆开始偷懒,休息了一周没管申工作的事。

老天非常赏脸,这周每天都是阳光普照,于是我天天出门散步,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看看还没落完的最后一点秋叶,看看日落,运气好这周碰到了两次很美的日落。天气好再加暂时把找工作的事扔在一边,心理状态很舒适,没有总是嫌弃和挑剔家属事情没做好。但这只是暂时的逃离,找工作该面对的压力下周还是要面对的。

这周是大选周,我并没有紧跟选举情况。周二选举日那天晚上我边做饭边binge watch《艾米丽在巴黎》看到凌晨两点,偶尔上豆瓣和豆豉刷一刷大选的消息。在朋友圈看到一个人的挺川言论,很生气,自己在很久没动静的朋友圈发了条状态骂人。睡前伴侣说看选情川普可能要赢,但我心底仍然怀着一点希望,盼着他下台。周三和同事开会聊到大选之夜在干嘛,我说追《艾米丽在巴黎》的剧,她说她之前也看了,问我喜欢这个剧的什么。

我:“男主啊,很帅。”

同事哈哈笑说:“你还真诚实!”

也许是眼睛颜色相似,男主Lucas Bravo有时候会让我想到James McVoy。男主身材也很棒,一查原来是模特,难怪。男主除了长得帅,性格也讨喜,剧里是个很温暖的人,偶尔还幽默一下,对自己想做的事很坚持,是个率真的人。如果生活里有这样的男性就住我楼下,我也马上爱上想要扑过去。

周五孩子送去了日托,我和家属趁着天气好去打了网球。太久没锻炼,一开始的十几分钟我上气不接下气,后来身体适应进入状态后就好多了。期间又想起了2003年刚学网球的时候,转眼十几年就过去了,心中感慨了一下。打了45分钟左右我有点累,但运动过后整个人特别舒畅,就是臀大肌和股大肌很酸,果然周六早醒来浑身都酸。

周五晚睡觉前大选的结果依然没有出。周六天气依旧好,带孩子去了公园,外面很热闹,大家都趁着天气好拖家带口出门晒太阳。路上就看到邻居从家里出来拿着个木勺敲锅,庆祝宾州翻蓝,这时最终结果还没出来。我没再想选举的事,在一棵树下铺上垫子坐在那儿玩,孩子看到落叶就激动得手舞足蹈,玩了好一会儿树叶。带她荡了下秋千,回家,查新闻,终于有了结果,拜登赢了。

接下来就看他和团队怎么治理这个已经非常撕裂的国家了。

思考

思考丨Diversity, Equity & Inclusion & 反思特权

贴一篇豆瓣旧文,原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780092063/

Context:因为工作原因,我关注了一些机构在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方面做出的努力。这几年,高校,政府以及企业都开始雇佣专人专攻机构雇员的多样性和机构的包容性,改善的第一步常常是开工作坊教育大家。工作坊的活动常包括思考自身身份如何影响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反思自身身份附带的特权以及它和权力的关系;讨论建构更包容的环境所能采取的措施。

以下内容知识层面都出自我最近参加的一个关于Diversity & Inclusion的工作坊,描述和叙事层面则是我自己写的。这篇主要是我对这类工作坊里“反思特权”这一活动的一点想法。

工作坊的开头,主讲人介绍了多样性,平等,包容性和社会正义这几个重要概念,接着,主讲人讲了身份这个概念,范畴包括:种族,族群,性与性别,性取向,阶级,宗教,身体机能,国籍,年龄,体型,受教育程度等等。社会群体以分类并排序的机制将每个身份类别分出了边缘人群和主流人群(又叫特权人群)。特权人群定义如下:a social identity group whose members are privileged by birth or acquisition who knowingly or unknowingly exploit and benefit from unfair advantage over members of marginalized groups.

以上身份范畴都是美国语境下的,在中国语境下可以考虑这些范畴:民族(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省份(发达省份还是偏远穷省),城乡(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情况,年龄,等等。

特权人群因为主流身份获得了很多资源和优势,如果一个人是白人,男人,异性恋,拥有美国国籍,身体无残疾,父母或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是中产及以上阶级,他就享有了很多权利,自由还有福利。他出门闲晃不用担心无故被警察射杀,走在路上不用担心被人吹口哨骚扰,带着护照可以全球自由行,日常出行不用担心腿脚不便。生活畅通无阻,简直像是生活在云端。

特权身份往往是与生俱来的,个人没得选,并且特权人群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特权。女权学者Michael Kimmel在一个TED演讲上说:Privilege is invisible to the people who have it.

这些身份都是交叉运作的,一个人可能有特权身份也有边缘身份。

基本概念说完以后,大家分组活动,思考自己的身份和特权。我说了一个边缘身份和特权身份,我说:“在美国,我一直是国际学生,长着一张亚洲脸,是女性,这些都是我的边缘身份,它带来的劣势是我出门时常感到不安,这种焦虑和担忧在2016年大选之后更加明显了。另外,我是家里受过教育最多的人。在我们家,女性常常因为性别歧视没有发言权,而我因为受过最多教育获得了一些发言权。” 组里的其他人也分享了她们的身份带来的特权和劣势,没有太多的扭捏和遮掩,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已经对这一套活动比较轻车熟路。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反思自身特权,本来特权这个东西就特别隐蔽,有特权的人不太能看到。另外有一类人在提到特权时会特别地defensive,不愿意承认自己当下所拥有的生活有出身和运气的成分,不愿承认自己一出生就站在了较高的起点,把所拥有的全都归于个人努力,还将个人努力当作成功唯一秘诀四处兜售。如果你指出对方的成功有出身环境等因素加成,他们仿佛就变成了复读机,不断重复 “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 仿佛指出成功的背后还有其他因素就完全否定掉了他们的个人努力(请学习基本逻辑:强调a并不等于否定b)。

个人努力这一套话语在美国特别流行,文化里那种自我努力奋发图强(pull yourself up by the straps)的励志说辞相当有市场,在中国因为早些年成功学的风靡,“个人努力便能成功”也是不少人的人生格言。这样一种说辞和另一套说辞是配套的:如果一个人过得不好,那一定是因为这个人不努力,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出身环境。

我认为,反思个人的出身和特权能够平衡这种“他们过得不好全怪自己”的说辞。人的境遇是复杂的,当下的生活可能是此前的出身环境,个人努力,天赋等无数个因素叠加带来的结果,这种反思能让人对别人的境遇进行评判之前多想一想,不轻易责备。

但说实话,这类工作坊里“反思特权”的活动非常安全,不会对有特权人群的地位和资源有丝毫的撼动和威胁,也不会对特权的产生机制有实质性的改革。大家在工作坊里完全可以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特权,反正也不会掉一块肉。走出工作坊,白人不会突然变成黑人,男人不会突然变成女人,异性恋不会突然变成同性恋,身体健全的不会突然残疾,带有特权的人依然带着特权,行动自如,生活在云端。如果要有进一步的实质改变,工作坊上大家还应该思考:究竟是什么机制让一部分人拥有特权而另一部分被边缘化?我们如何改善甚至推倒这种制造中心和边缘的机制?如何去设计一个平等的机制让人人都能享有应得的权利,自由还有福利?

工作坊之后我和伴侣吐槽:“你看看,“反思特权”这个活动明明这么安全,压根不会威胁到特权人士一点点,为什么人有的人还那么不愿意反思呢?”

伴侣:“哎呀人总是需要一点自我欺骗才能活下去的嘛!如果大家发现个人努力不如出身,那每天早晨谁还起得来床干活?谁愿意自戳泡泡?”

接着伴侣说:“哎呀呀,特权人士的日子也是不好过的啊。你想想,出身好的人,面对的期望也是很高的,压力好大的!”

我:“Oh my god! This is like saying ‘I feel so pressured being a trust fund baby. Now I HAVE to go to an Ivy League School!’ This is gotta be my stand-up material!”

琴事

琴事丨捡了一架老钢琴

又到了搬家季,邻居们贴出家里不再用的物件,为它们找新家。每到这个时候,我内心的垃圾婆就开始蠢蠢欲动,时不时在Nextdoor上刷一刷,看看有什么宝可以捡。大概三周前,有位邻居贴出了家里的老钢琴要送人。

啊,我从小就想学但一直都没得到的东西!琴主人说这台琴在她家有六十多年历史了,照片里看起来维护得还不错,对方离我不到两公里,找搬家公司扛回来也不远。看到广告后没想太多,我立马联系了钢琴主人。

钢琴主人很快回复了我。她跟我说了下这台琴的历史:琴是她的邻居给的,她学会了以后,她妈妈在她出国后又把琴给了另一个家庭,那家的孩子也学会了,后来他们去上大学不用这台琴了,而她刚好回美国买了房子,又把琴弄了回来,然后她的孩子也学会了。现在她年纪大了弹不动,必须把琴送走,希望能有更多人用它学琴。她说有好几个人联系她想要这台琴,问我为什么想要?

我跟她说,我小时候一直很想学弹琴,但没有那个条件,现在这么多年过去,生活终于安定下来,学琴的愿望又重燃,而自己也有了孩子,孩子想学的话也可以一起弹。

钢琴主人说:“听起来你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就你了!” 她给了我联系方式,让我联系她商量搬琴的事。

隔天我联系了她,闲聊中又听了她和钢琴更多的故事。她有关节炎已经弹不动琴,她的孩子也已经离家去上大学,这架琴就闲置了。但因为这琴承载了太多回忆,她花了很久的时间才割舍,最近才下决心把她送人。

我去搜了一些老钢琴相关的文章,读到现在大多数老钢琴最后的归宿都是垃圾填埋场,因为年轻一代的居住空间小,没地方放从父母/祖父母那里继承来的笨重老琴;搬一架钢琴的成本也不低,调音维护成本也高;而且现在技术变革后大家都倾向于买更轻便成本更低的数码钢琴。老钢琴如今在一个很尴尬的处境,经常白送都没人要,捐给教会学校之类的地方也没人要,最后不得不被砸烂了进垃圾场。曾经钢琴在美国中产家庭里风行一时,家庭活动都围绕着钢琴展开,它成了联结家人的一件重要物件。很多老人家,包括我认识的这位钢琴主人,在downsize的时候都难以割舍得下家里的老钢琴,要是他们知道自己珍视的物品最后进了垃圾堆,应该会很难过吧。

尽管老琴没什么人愿意要,但世界上还存在我这类垃圾婆,有拯救垃圾情结,爱把还能用的东西扛回家,推迟它们进填埋场的日期。不过我也没把这琴当垃圾,在我眼里,这琴是件宝。

和钢琴主人聊完我就去联系了搬家公司。上周一,搬家公司的三个员工哼哧哼哧,费了好大力气,把这架差不多五百磅重的老钢琴搬进了我家客厅。结算完费用,稍稍心疼了下超出预算的昂贵搬家费,然后我就凑到钢琴旁边观察了一圈,按一按琴键,掀开盖子看看内部什么样子。

琴盖上写着Krakauer Bros的字样,上网查了下,是家在纽约的琴商,建于1869年,后来被Kimball收购,早已停产。掀开内部结构的盖子,内壁上还有最初的主人用铅笔写的调音日期记录,都在1930年代。我还找到了钢琴的序列号,上网一查,这琴的出厂日期是1921-1922年间,而我现在住的房子是1923年建的。哇,这琴比我的房子还要久远,看来我是抬了一架祖宗级老琴回来。

琴抬了回来,我又联系了前主人常用的那位调音师,调音师已经给这琴服务了二十年。今天他来家里调音,又跟我说了说这架老钢琴的状况。他说,这琴是老,但音质不错,一年调一次音,给初中级的学习者用是足够了

我基本是零起点,这琴应该够我用的了。马上这琴就一百岁了,它是我的起点,但我应该是它的终点了。

P.S. 跟钢琴主人在电话里闲扯的时候发现她会说中文,而且得知她当初出国学习去的是中国,在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都呆过很长一段时间,在南京学习。我忘了问她,那你那时候认识Kanye West吗?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