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书丨J.M.Coetzee’s Boyhood

读蒋方舟的某个关于文学的讲座,在提到作家要对自己诚实时,她提到了这本名叫Boyhood的书。她说作者诚实地面对了自己,没有为自己嘲笑妈妈骑自行车的行为辩护。

我觉得她提到的这个片段挺有趣,于是把书找来看。

我对作者并不熟,读完之后查了下才知道他是200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拿到书时我想,这本书不厚,又是我最喜欢的自传体式,我应该很快会读完吧?

事实正相反,我读了头几章之后就很难读下去,但我属于看了头强按头也要把一本书读完的人,这两天终于读完了。

本书讲的是一个Afrikaner小男孩在南非的成长经历,在叙述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主线,截取的生活片段有小男孩的家庭生活,他和他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他和母亲的关系;他在学校的生活,学校里不同族群的小孩所受到的对待;他在一个祖辈留下来的农场上的生活以及他对农场的爱;这三个主要的生活场景里夹杂了无数的小的片段:他对二战史的痴迷和对苏军的崇拜;他觉醒的性意识;他对板球的喜爱等等。

这本书的词句很流畅,句子本身并不难懂,但每一章的前后情节并太连贯,更像是主人公的生活片段随机截取了之后拼凑起来的。外加我对南非的社会和历史不了解,里面涉及到种族的部分我可能没有读太懂。另外,因为这本书是从小男孩的视角写的,有些方面我可能因为性别也没太能体会,比如他写他无意间看到父亲的生殖器,我忘记了他有没有具体写这个感受,但不管是事件本身还是感受,我一个女性可能都比较难体会。

我最想读懂但却没太懂的地方是小男孩和他父母的关系。主人公小男孩十分爱妈妈,妈妈也十分偏爱他,他知道他妈妈可以为了他做一切事情,他妈妈在他不想去上学假装生病的时候会给老师打电话请假,在他把弟弟的手指弄断了一截时都没有丝毫的责备。但他一方面很爱他妈妈,一方面又努力地想要甩开对妈妈的爱,这就是我没有太懂的地方。在前面蒋方舟提到的那个片段里,他和他爸爸一起嘲讽努力想要学会骑自行车的妈妈,如果他那么爱妈妈,为什么和爸爸一起嘲讽妈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尤其是后面他提到他其实很讨厌爸爸,内心对他爸爸充满鄙视,但在嘲讽妈妈的时候,他却加入了爸爸,我实在没能理解这里的心态。

他和他爸爸的关系就简单明了多了,说白了就是讨厌和鄙视。不过在一开始我并没有太明白他为什么讨厌父亲,他爸爸参加过二战,战后归来做了一个律师。到小说最后我可能才明白了一点他为什么讨厌父亲。在他的叙述里,父亲在停做律师多年后终于在他们搬去开普敦后又开了自己的律师办公室,然而好景不长,很快他父亲就经常借钱被别人,或是常常买酒给别人以讨好别人获得认可,最后发展到了动用了客户信托里的钱,律师办公室最终关门,他爸还欠了一屁股债,终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灌酒,睡觉,在房间里吃喝拉撒,妻儿都不想跟他讲话,主人公小男孩有次听到房间没有什么动静了,甚至希望自己的爸爸最好已经自杀了,然而他并没有自杀,看了他一眼又转身睡去。小男孩讨厌的应该是父亲骨子里的软弱,需要用钱收买别人获得认可,最后把自己的人生弄砸了也没有什么勇气站起来。

总之这本书读完后我没有那种“啊原来是这样”的通透,而是有一堆疑问。我想主人公自己对自己的经历肯定也有一堆疑问。下次我去读读南非的历史,也许能明白一点。

读书

读书丨What Money Can’t Buy

这是大概好几个月前读完的书了,拖到现在才写笔记。

很久之前国内流行各种公开课时,我在网易上看完了最有名的课,哈佛教授麦克⋅桑德尔的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当时对他深入浅出的讲课风格印象深刻。政治哲学的概念很抽象,要讲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本What Money Can’t Buy,其实更应该叫What Money Shouldn’t Buy,讲的是金钱和市场的道德边界:哪些东西可以放在市场出售,哪些东西不可以,为什么?

作者以实际事例展开话题,比如:能不能付钱插队?买卖医院看诊的黄牛票有什么问题?能不能用金钱奖励促进人们去节育?能不能奖励拿高分的孩子?这些例子都非常具体,且与日常生活十分相关,是普通人都会碰到的事例,所以我读起来也会觉得这个话题和我非常相关。

在第三章,作者论述了市场如何将与市场无关的常规挤出去。他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某些物品一旦进入市场,金钱交易将会损毁这个物品,或是贬低,腐蚀这个物品(p.96)。他首先将两种现有的反对市场的论证拿出来分析。第一种反对市场的声音是反对市场的不公平:某些物品一旦进入市场,那一定是最底层的人在这个市场被剥削,比如器官市场里最后要去卖肾的总是穷人;如果领养商品化,那穷人一定被市场挤到边缘,领养不到想要的孩子,因为那些大家都想要的孩子一定会被能出高价的富人领走。这两个例子里市场都无法保障穷人被公平对待。

另一种反对市场的声音是反对市场将人贬为商品,比如器官市场里那种将人看作一堆可拆卸的零部件的看法,以及领养市场化之后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就被腐蚀了,这种爱就变成了对孩子的种族性别身体状况等条件的估量。第二种声音对市场反对得更彻底,它不管市场是否会带来不公,有些东西不能卖就是不能卖,因为有些东西是珍贵神圣无价的,把这些东西放到市场上去就是贬低和腐蚀这些物品。

我认为本书最精彩和深刻的部分是作者如何拆解和驳斥了了经济学领域的普遍真理:将物品商品化并不会改变物品的本质(p. 113)。他用了特别多的例子来说明市场会将与市场无关的常规挤出去。比如瑞士想在某个镇子旁边建核废物废弃堆,民调显示如果给当地居民给予经济补偿,那么居民对废弃堆的支持反而下降了。作者解释,因为给钱让居民们觉得被贿赂被钱收买,侵蚀了他们原有的那种“公民职责感”(civic duty)。作者提到,直接给钱来补偿不如搞公共建设,比如建公园,公共图书馆,等等。因为private cash总让人觉得被贿赂,而公共建设却是在承认居民们为了大局做出的牺牲的同时加强了社区。

这一章里作者继续深挖:与市场无关的常规被挤出去了到底有什么不妥呢?作者论述: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道德角度,与市场无关的常规被挤出去都不是好事。从经济角度来说,公德这个东西是个物美价廉的东西,它能促进对社会有益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往往很费钱,如果公德被挤出去,那些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就会变得更贵。从道德角度来说,公德这种社会常规有着其内在价值,不容被市场轻视和贬低。

第四章和第五章作者继续用不同领域的事例来反复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一切物品都商品化究竟有什么问题。市场现在已经将万事万物都商品化,包括生死,各种人寿保险就是生死商品化的一种,而作者认为从人命中获利是可鄙的,背后仍然是作者认为人的生死是神圣的不可放入市场的信条。第五章里,作者用“命名权”的例子来阐述商品化有什么问题(p.184),依然是在扩展他在前几章提出的观点,一些东西商品化之后那个东西就变质了,当命名权无所不在时,大公司会逐步侵蚀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

关于商品化和广告,作者说:”imprinting things with corporate logos changes their meaning. Markets leave their mark. Product placement spoils the integrity of books and corrupts the relationship of author and reader. Tattooed body ads objectify and demean the people said to wear them. Commercials in classrooms undermine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of schools.”(p.201)

最终的最终,市场的边界问题其实是个政治哲学问题,它关系到人们对“好的生活”的定义,作者认为大众应该直面和思考这个问题以及其中的价值取向,思考物品背后的意义,不能让市场来帮我们思考这个问题,这只会让市场一步步侵蚀公共生活。作者也呼吁大家思考另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一个一切都商品化且命名权可以买卖的社会必然会侵蚀公众的共性:人们被购买力分隔开来,能买得起高价票的坐在高空的包厢里俯视众生,买不起的坐在下面,当阶层混合的体验不再,人群越来越彼此隔离,民主会受到损害,因为民主的根基就是人群共享大众生活(Democracy…does require that citizens share in a common life, p. 203)。

最后作者抛出两个终极问题供读者思考:我们究竟想要如何共同生活?Do we want a society where everything is up for sale? Or are there certain moral and civic goods that markets do not honor and money cannot buy?

过往

过往丨茶

带小孩去越南汤粉店吃饭,点了一杯泰式奶茶(妈啊太甜了一杯七块多下次我还是在家自己做吧)。我喝了一口,小孩看到,也嚷着要喝。

我说:“你还是小孩,不可以喝这个,喝了要睡不着觉啦,长大了才能喝。” 

小孩重复道:“我变成大小孩了可以喝。”

我说:“是的是的,你变成大小孩就能喝了。”

等到她变成大人,就要进入靠咖啡因保持清醒的世界了。

虽说我不让自己的小孩喝茶,但我小时候家里似乎并不禁止小孩喝茶。我们全家都喝一种我妈称为“茶叶茶”的浅褐色茶水。妈妈总是去市场上买上一大包茶叶。那种茶叶不是后来包装在罐子里十分精致的细碎干净的茶叶,而是论斤称重的粗枝大叶的茶叶。茶叶像大片的干掉的树叶,褐色,跟如今我做菜常用的香叶有点像,只不过干的香叶是浅的橄榄绿色。

妈妈总是在煤炉子上用她称作“tifu”的烧水壶烧上一大壶水,取一些茶叶洗一洗放进盛茶的一个大的白色搪瓷容器。热水一倒进去,茶叶的褐色立马在水中弥漫开来,不一会儿整罐水就变成了浅褐色的茶水,等凉下来就能喝了。每次从外面回到家,第一件事似乎就是喝这个茶叶茶。打开搪瓷容器上的龙头,用白色搪瓷缸子接上大半杯,咕咚咕咚喝下肚。炎热的夏天午后,从外面回来到家时,咕咚咕咚灌下一杯,整个人都舒坦了。

在镇子里住的那些年,我们就一直喝着这种茶。盛茶的大容器总是摆在饭厅的餐边柜的一角,从一个超大的白色搪瓷容器换成了后来的陶瓷大茶壶,烧水的煤炉子总是那一个,一直都没有用坏,烧水壶十几年来也只换了一两次,那时候的东西似乎总是也能用得更长久。

后来我离家上高中上大学,我们搬家到了县城,家里似乎就再也不怎么喝那种大片茶叶茶了,也不再用煤炉子了。煤炉子换成了燃气灶,烧水大多数也是用电水壶,大片的茶叶换成了细碎的茶叶,喝水的搪瓷杯子换成了带盖子的陶瓷茶杯,但我却很少去喝那些茶了。

多年过去了,我还是会记得少年时那些炎夏的午后一缸子茶灌下去的清凉。

游记

游记丨冰岛行

很久以前读到刘瑜的书,里面提到她想去冰岛。后来豆瓣的嘉倩也搬去了冰岛,常写些在冰岛的生活。再后来看到了豆瓣的影沫写她在冰岛的生活,常常贴一些出游的照片。但这些似乎都没有勾起我想要去冰岛的欲望。今年初看了日剧《初恋》,分离了二十年的男女主最终在冰岛重聚,片尾的长镜头呈现了冰岛美丽的山川湖海,而我当时正在想下一个出游地去哪里,“那就去冰岛吧!” 我心想。当晚就订了全家三人五月底到六月初去冰岛的机票。订下机票后要做功课排行程,订酒店,我还要去芝加哥弄申根签,这一套下来我很疲惫。 出行准备流程:

  1. 订机票:一月中下旬订的五月底的票。两张成人票$706.45*2加一张儿童票$622.45
  2. 订行程:行程总共七天。安排了Golden Circle和南线,最远去到离首都Reykjavík五个多小时车程的冰川湖Jökulsárlón和Diamond Beach

Day 1: Blue Lagoon; Fagradalsfjall (后来因天气和时间安排原因没去成)

Day 2: Þingvellir National Park; Geysir; Gullfoss Falls

Day 3: Seljalandsfoss; Skogafoss; Vik

Day 4: Skaftafell; Vatnajökull National Park; Diamond Beach

Day 5: Fjaðrárgljúfur 

Day 6: Whale Watching at Reykjavik

Day 7: Explore the Capital City

  1. 办申根签证:每次全家出行都只有我要办签证。这次又为了申根签跑了一趟芝加哥,一天全耗在大巴上了。VFS列出的准备材料和冰岛政府官网列的材料有点不一样,官网要求的材料要多几样,比如行程单,最后为了保险我还是按多的那个准备了。
  1. 行李:家属的行李打在他自己的双肩包里,我和小孩的衣物在我的双肩包。剩下还有三件行李都是小孩的:自驾必须的汽车座椅;户外必须的腰凳;以及推小孩的伞车。这几件都托运了。

Day 1

临行前我竟然没有丝毫兴奋,更多是担心小孩很难搞,担心自己像上次飞荷兰那次途中崩溃。出行的那天,我放低了期待,不再期待小孩会在国际航班上睡觉。调整了心态后状态反倒好了些,小孩最后竟然还睡了三个小时,我和家属也都睡了一会儿。周日早晨六点落地冰岛的Keflavik机场,迎接我们的是冷雨和大风。租车的地方要坐一个大巴过去,左等右等不来,最后干脆拖着所有行李推着小孩在风雨中步行了七分钟到地点。工作人员听说我们主要在南线活动,说那里风很大,沙石可能飞起来砸破车窗,所以推荐我们买了个保险。

拿到租的车就开去了六分钟之外的airbnb,我有小孩之后就没怎么住过民宿了,觉得还是酒店的标准化服务更合适一些。但这次这家在机场附近(地址:heiðarendi 6C, 230 Reykjanesbær)的这间民宿相当不错,宽敞干净整洁物品齐全, 有很多储存柜,家装是很典型的北欧风格,是我理想中的住所了。

到民宿后稍微整理了下行李,全家一起补了个觉,睡到下午两点多,然后出门去超市(Netto)买了些吃的,然后在旁边KFC买了盒炸鸡啃一啃,美国之外的KFC都还不错,远比美国本地的好吃。接着我们就开去20分钟之外的Blue Lagoon了。

Blue Lagoon需要提前在网上订,很贵,一个人要一百多美元,7岁以下的孩子免票。但这个钱花得很值,因为体验确实很独特。这个天然的泻湖呈乳蓝色,水的蓝色很特别,我第一次见到这种蓝。湖周围都是火山熔岩冷却后形成的黑色岩石,上面盖着橄榄绿色的苔藓。湖面上热气腾腾,从远处看以为到了天上的瑶池。今天很冷还下着雨,泡一泡温泉非常合适。水温38摄氏度,不凉不烫,非常合适。在湖里泡一会儿之后,之前被冷雨浸冷风吹的身体很快就暖了起来。

买的票还包括白泥面膜和两杯饮品,面膜泡着冷饮喝着,很有度假的感觉。湖上还有鸭子游过。我们买的是周日下午六点的那场,小孩竟然是全场唯一的小孩,满池子的大人都觉得她很可爱,看到她都忍不住在一旁说“so cute!” 小孩在水里玩得也开心,不过到后面出池子要淋浴时就没那么开心了,哇哇大哭大叫把我耳膜都要叫破了。温泉泡久了我有些累,泡了一个多小时就差不多了,出池子的时候头还有些晕,不知道是长途飞行没有休息好,还是因为泡温泉会让人疲倦,所以当小孩在我耳边尖声哭叫时我差点又崩溃了。

第一天对冰岛的初印象:1. 人烟稀少,路上车少,冰岛人感觉比较内敛,跟陌生人不小心有了目光接触大家都面无表情,不像我住的中西部美国人会很nice地微笑甚至打招呼。2. 好贵:去一趟超市随便买点就上50美元,消费税11%,(不过其实伊利诺伊州也有10%了)。3. 冷冷的冰雨在我脸上胡乱地拍:行程全部在岛南边,风特别大,本来不大的雨被狂风那么一吹就显得很猛烈,打在脸上还很疼,风大到打开车门都会吃力。

出了Blue Lagoon回到家早早睡下,夜里十一点多醒来,妹妹和妹夫到了。我收拾整理了一下,凌晨四点才又睡下。期待明天去辛维利尔国家公园。

Day 2

辛维利尔公园是在地图上看到加进行程的。我做行程计划非常简单粗暴,常常就是打开谷歌地图,然后看看地图上标了哪些景点。这个国家公园在去Gulfoss瀑布的途中,在旅行推荐路线Golden Circle上,于是就加上了。

在冰岛的第二天,依然是阴雨大风天。上午的雨比昨天小一点。从Keflavik去Þingvellir National Park要开一个多小时。一路上的视野非常开阔,冰岛这种十分开阔的地貌总让我想到阿拉斯加,不过阿拉斯加似乎没有冰岛这种遍地火山喷发后留下来的苔藓覆盖的熔岩地貌,冰岛也不像阿拉斯加那样有大片的云杉林。

一路上是大片大片开阔的地,偶尔出现一小片山,暂时还没有看到大片大片绵延的群山(但行程后面几天看到了)。广阔的天地之间时不时会有一个外形简单但色彩明亮的屋子点缀其中,非常北欧风格。路上还看到了不少绵羊和马,难怪餐馆菜单上总是能看到羊肉。

Þingvellir National Park不算特别大,徒步的路线设计得很好,里面有四五个停车场,每个停车场之间都有环形步道相连,步道坡度缓,没有特别需要登高爬坡的地方。每个停车场附近都会有那么几个景点可看。在去游客中心的路上,我们停下来远远观望了一下看了冰岛最大的湖Þingvallavatn,湖心有一片片小岛,因为是阴天,湖水是灰蓝色,周围的山上蒙了一层雾。

到游客中心问了相关信息,工作人员推荐我们去其中的一个停车场,然后以那个停车场为中心,徒步去看附近的景点。我们先看了步道上的几个瀑布和河道,还有旁边一个小教堂,见到了不少鸟。后来又走到了高处,从另一边看了Þingvallavatn湖。瀑布的水是幽蓝色,这之后的行程里,我见识了不同的蓝色,难怪《初恋》这部剧的主题色调之一是蓝色,跟冰岛很配。

徒步的途中,我看到一个人坐在附近,戴着一顶线帽,上面有我们城市本地大学的标志。我远远地喊了一声:“Hey you are from xxx? Same here!” 对方也友好地回应打招呼。他们和我们一样,趁着小孩的春假带孩子出来玩。后来在逛的途中又碰面了,多聊了几句,得知他们就住在我家附近的社区。我妹说:“这世界也太小了吧,跑这么远都能遇见家附近社区的人。”

我跟她说:“这个不难理解。本来旅行就是一种很中产的生活方式,而中产对居住社区的选择也很趋同,所以出行遇到同一个圈层的人很正常。” 后来我们有在雷克雅未克遇到另外一个来自新泽西Edison的印度人三口之家,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我们先是在出海观鲸的船上遇见,后来又在雷克雅未克的北边的码头遇见,回程时在机场再次相遇。还有一个家庭,我们来时在芝加哥的机场遇见,走时又在Keflavik的机场遇见。所以同一圈层的人旅行时可能出行时间和路线设计都差不多。

上午的徒步雨不大,也不算特别冷,风景宜人,小孩也还不太闹,所以上午的体验相当不错。下午快两点时离开去下一站,本打算先去远一点的地方看Gulfoss瀑布再返回看Geysir,但开到Geysir停下来用洗手间,想着来都来了干脆就先看这个。结果天气变得非常恶劣,大风大雨扛着小孩在雨里等间歇泉喷发,有一个十分钟喷一次等到了,近距离观看很有意思,大家静静地等,池子里冒着热气,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突然“砰”的一声就喷洒出来,连续喷了两次。后来天气实在太差了,小孩又闹得厉害,我们大人衣服全都被雨淋得湿透了,然后我想着这个景色跟黄石公园看过的好像也差不多,没有太多犹豫就提前回住处了,五点就歇下。湿透的衣服到了第二天也没干。

Day 3

连续两天下雨天之后,今天终于出太阳看到了蓝天。风依然很大,但蓝天下的一切都非常美。今天的主题是瀑布,看了Gullfoss, Seljalandsfoss和Skogafoss。

上午去看了昨天没看成的Gullfoss瀑布,实在是太壮观,绝对是必看景点之一。瀑布周围设置了不少观景台,能从很近的地方看瀑布,从停车场走过去也不远,周围的步道都很好走,带着小孩也不是吃力。还好昨天没有坚持在下雨的情况下来看瀑布,下雨时看一定不如今天大晴天时看好看。

瀑布从远处宽阔的河道奔涌而来,被断裂分层的峡谷分成了两段,第一段的高度落差不大,但特别宽,第二段的高度差比第一段大很多,瀑布飞流直下,发出巨大的声响,泛起无数白色水花,周围的空气里满是水雾,干着衣服进去,湿着衣服出来。如果不是要赶行程,我能在旁边的椅子上对着这个瀑布看一天。

看完Gullfoss,下午临时加了一个Kerid Crater的火山湖,今天天气还算好,火山湖水是翡翠绿色。沿着火山湖周围走一圈很快,小孩玩路边红色的熔岩小石头玩得很开心。走完一圈后我们又下阶梯去了火山湖水边看了看,摸了摸水,跳上水中的石头拍照。玩够继续前往下一站。

沿着环线公路继续开往下一个瀑布,沿途的风景很美,路边就是绵延的山,经常出现形状奇特的山体。Seljalandsfoss这个瀑布的特别之处在于游客能走到瀑布后面去看。Skogafoss本身也很好看,到的时候正出着大太阳,瀑布边挂着彩虹,能看见很长一条,可惜手机不太能拍出来。旁边的溪流里有很多又大又圆的黑色石头,我和妹妹看够了彩虹就去找石头玩,看谁能找到更圆的。后来我们爬楼梯去到瀑布的顶端,在那里逛了逛但没有继续往前走。后来家属跟我说可以沿着瀑布的河道走很远去看更多的风景,也能看到远处山顶的冰川。我因为错过了美景有点小遗憾。晚上原打算继续开去Vik瞄一眼,后来想想还是不要排那么满,太累了。

开到South Iceland Guesthouse安排好住宿后,趁着天气好在傍晚之后继续开去了海边,对岸是Vestmannaeyjabær小岛,岛从远处看像是几座小山。这次没有安排上岛,但强塞进行程似乎也可行,就是要多开一些车,但最终并没有这么干,留着下次来看吧。海边风特别大浪也大,海滩是黑沙滩很有特色,傍晚的海滩空无一人,停车场也空空的,只有远处的海面上还有一艘轮渡在行驶。

冰岛的自然风光太美了,才看了三天风景,我就已经在想什么时候能不带小孩自己再来一趟。我的低端手机iPhone 7根本配不上这么好的风景。

Day 4

第四天依然是大晴天,今天要开几个小时的车,途径小镇Vik前往Vatnajökull National Park。在Vik停留,去了那里的Black Beach,岸边的山体上有很多Basalt Column还有很多山洞,是我从前未见过的景致。海边有黑沙滩和光溜溜的石头,海里有很多奇特的岩石,海边风大浪猛,岸边的崖上有很多鸟,海里偶尔能看到海豹,总之这个海边可以玩的很多,要不是因为风太大总把黑沙吹嘴里我也可以玩很久。

接着去了Vik地标:半山腰的红屋顶白墙的小教堂。我很久很久以前在某张网络图片上见到过。山边有黄色的蒲公英和紫色的鲁冰花,鲁冰花还没有完全开,小花们在海边吹来的大风中摇摆,站在山腰能看到远处Black Beach的全貌。

从Vik到Vatnajökull国家公园的一段路非常美,雪山近在路边,路边的地貌多样,有苔藓覆盖的火山岩,有冰川带下来的黑色沙石地,有河有溪有瀑布,而且今天运气又很好碰见好天气,视野非常清晰。我以为五月底六月初的冰岛不会热,但今天太阳很大,天上云不多,非常热。

在Skaftafell停下近距离看了冰川,去冰川的道很平,带着小孩也不难走。在步道上还看到很多贴地长的小花。看完又去了山上看Svartifoss,是另一个瀑布,特别之处在于瀑布周围的岩石是Balsalt column,因为赶时间我一路上下山狂奔,45分钟走了3.2km全身都湿透了。

因为是夏天,日照时间长,下午四点多开到冰川湖Jökulsárlón,湖上有浮冰,背景板是雪山和冰川,这个景实在是美到无法用语言描述。看了一会儿去了旁边的Diamond Beach,海滩上的冰闪闪发亮,难怪叫钻石海滩。

晚上十点才回到住处,明天继续在这附近晃悠。

Day 5 

今天不会再继续往前开了,掉头沿原路返回,打算去雷克雅未克。因为Jökulsálón冰川湖太好看,早晨又在那里停留了一下,扛着孩子在湖边走,早上的雪山上有云雾笼罩,阳光更温和,所以浮冰看起来又不太一样,太好看了拍了很多照片都拍不够。

冰川湖往西再走一点是另外一个巨大的冰川Fjallsálón,我们停下来在那里又走了下,步道很长,可以环湖一大圈,但我们时间不够只是短短走了一下。步道两边有很多低矮的小植物开着可爱的小花。

下午去了Fjaðrárgljúfur,是一个峡谷,步道不长,来回差不多40分钟能走完。逛了一圈之后今天的行程就差不多了,途径Vik去吃了晚饭。从Vik离开时,整个镇子突然被厚厚的云雾笼罩,能见度非常低,但一开离小镇云雾就立马不见了,视野又清晰了起来。晚上住在象友推荐的住宿The Garage,住得很舒服,竟然还有室外hot tub,泡在里面对面就是山和瀑布,第一次体验,爽到飞起。

Day 6 

今天要从住处开车2.5小时去雷克雅未克,安排了一个下午一点出海观鲸的活动。早晨九点出门,开车途中没有安排停留,时间很充裕,快11点时到了地点。途中可能因为靠近城市车多房多,所以景色没有特别美。

到了地点去周围的街道逛了逛,远远观望了一下地标建筑大教堂,去一家二手店逛了下,东西摆放得很整齐,但我并没有什么需要买的所以只是看了看。

下午1-4点出海观鲸,之前在阿拉斯加的Seward已经有过类似活动,这次主要是陪我妹看。上船没多久小孩就被大西洋的海浪给晃荡着睡着了,啥也没看到。我被摇晃的船弄得有点想吐。最后近距离看到好几条座头鲸,游过去时在水里露出背鳍,也看到好几次喷水,fluke dive也看到一次,它们游的时候慢慢的,像是慢动作。我觉得还是在阿拉斯加的Seward观鲸的体验比较好,因为那里不仅能观鲸,还是同时看峡湾,冰川还有水鸟,那次还看到了很多海豚,追着船嬉戏。而雷克雅未克旁边的大西洋上茫茫一片皆是空,除了坐着干等鲸鱼出现以及偶尔看一些海鸟就没别的看了。

回到陆地,去港口逛了逛,吃了一家叫Viet Noodles的越南汤粉(不推荐),然后就晃回酒店躺着了。

Day 7

今天是在冰岛的最后一天,原本打算把小孩交给我妹,然后我和家属去第一天因为天气太差没看成的Fagradallsfjall火山,起床后两人都太累了,决定还是轻松一点,就在雷克雅未克的市区逛一逛。

沿着彩虹街去了大教堂,教堂里马上要开一个音乐会,所以我幸运地听到了乐师演奏管风琴。教堂风格简约,内部的建筑细节相比哥特式教堂要简单很多。坐电梯去教堂上面看了城市全貌,有很多色彩明快的房子,很漂亮。

教堂周围是很典型的游客商业街,不知是还没到旅游旺季还是天气不好,游客并不多,有点冷清。街头有很多艺术元素,墙上的壁画和小公园里的桌子板凳都很有特色。

中午吃完饭就去机场了,下午七点半的飞机,四点就已经弄完了一切到了登机口。在机场里逛了逛打发了下时间,Keflavik机场的厕所很不错,每个隔间里面空间很大,每间还有单独的洗手台,带着小孩用这样的洗手间要方便很多。

飞机起飞后还有最后的惊喜,飞过格陵兰岛的南边时,我从飞机上看到了大片的雪山,很壮观。

落地出海关打车到停车场拿到车时已经是夜里快十一点,凌晨一点开到了家。冰岛行意犹未尽远远没有看够,我一定会再去。

日常

日常丨买二手古筝发生的小故事

这个冬天的一个周二,我在雪中开车去取一件二手古筝,卖主的经历和古筝的来历都非常有意思,这其中还有一个充满了巧合的彩蛋,这段偶遇点亮了这个寒冷阴暗又下着雪的周二,我一整天都因此很兴奋,趁着兴奋劲写下这段小故事。

学习钢琴两年后(我的钢琴也是网上一个邻居免费送出的),我进入了瓶颈期,进步缓慢,练琴常常沮丧,怎么练都冲不过一些障碍。沮丧之余我的心和眼都花了起来,想要去看看别的乐器,寻找点新的刺激(听起来怎么这么像一个渣男),于是打开了有一阵子没用的脸书Marketplace,在上面看起了二手乐器。

原本我打算入一个横笛,它不怎么占地方,二手的价格也不贵,在五十到一百美元之间,我也很喜欢它的声音。结果看来看去没看到合适的,却瞄到了一个卖主出两台古筝,两台一百美元,这个价格非常白菜,我很心动。卖主说她很久没弹它们了,还是决定出手卖掉。

古筝的样子很好看,价格也不贵。一开始我有些心动,但又觉得古筝太大占地方;后来我去看了些古筝视频,觉得卖家要出的那两台古筝样子看起来似乎有些老,跟当下的古筝看着不太一样,又继续开始犹豫。

周二的中午我在家工作,摸鱼期间打开了Marketplace给卖家发了消息,打算先问些古筝的细节再决定买不买。我让她把品牌信息发给我,她说琴是她几十年前在台湾买的,她发了琴上的商标信息给我,上面写着Chen Hsien-Chin Art Factory,我通过谷歌搜索到了Reddit古筝小组的一个帖子,里面提到了这家台湾的乐器厂和它的历史https://taiwantoday.tw/news.php?unit=20,29,35,45&post=25544

得到一些相关信息后,我先前对这台古筝的犹豫被好奇代替。这台古筝似乎很有点故事。一位白人女性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从台湾买了两台古筝?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决定买下,问了卖主的住址,告诉她我一小时后就去取货。

很巧的是,这位卖主的英文名和我的英文名一样,拼法略有不同。卖主一开门,我跟她开玩笑说“xx meets xx!” 她说她在脸书上跟我联络的时候,看到我的名字眼睛一花,还以为脸书把她的名字给拼错了。我顺便提了一嘴,说我取了这个英文名是因为它跟我的中文名发音很像,然后把我的中文名字说了一遍。

结果她问:“你的名字中的xx两个字,是xx那两个字吗?”

我愣了一下神,因为我没料到她能把我的中文名发那么标准。

我说:“是啊,我名字里的那两个字就是你说的那两个字。”

然后彩蛋来了,她非常惊讶,说她70年代在台湾居住时,中文老师根据她的英文名字发音取了中文名,和我的名字一模一样。

其实我的名字非常土,土到我出了我妈所在的那个村就没有见到过同名的。所以在美国见到一个白人女性有着一个和我一样的中文名,我非常惊讶,这也太巧了吧?

她说她以前能写那个中文名,后来忘了怎么写了。我说我等下可以写给她。

闲扯完了名字,终于进到正题:古筝。

原来卖主的前夫是位华裔,40年代时从大陆迁到了美国。后来卖主因为前夫在70年代去台湾求学也跟着去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学了古筝,后来把古筝带回了美国。她边讲古筝背后的故事,边给我介绍她那台70年代从台湾带回美国的古筝。其实我对古筝一无所知,她给我演示了怎么弹,怎么调音,怎么换琴弦。

旁边的餐桌上放着她的备用琴弦,有很多,摊满了一桌子。她说这些琴弦都是当年她前夫去中国城给她买的,都没怎么用上。她从里面找齐了一套给我,并送了我两册古筝的书。其中一本是梁在平写的,她说当年在台湾她就是跟着梁在平学的。不过我俩说话这会儿,我并不知道梁在平是谁,回家之后想起来之前看到的那个Reddit帖子里面提到的把筝乐在美国发扬光大的Liang Tsai-Ping似乎就是梁在平,继续一查,才知道梁是筝乐大师,台湾的网站上还有专门的介绍文章:https://magazine.ncfta.gov.tw/onlinearticle_132_667.html

卖主还给了我一个旧信封,上面是繁体手写体,里面装着两个民国五十四年的钱币,上面印着蒋中正的头像。

尽管我对古筝一无所知,但我却被这件旧物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了。这些故事就是旧物的魅力所在。

我跟卖主继续闲聊,问她现在还会不会讲中文,她说我如果讲慢一些她还是能听懂,我就慢慢说了一段,她大概听懂了。又问她的孩子讲不讲中文,她说那时候的中文环境不太好,所以孩子并不会中文。我跟她说现在不太一样,学习中文的环境要好很多,能讲中文的人也很多。

“Do you wanna reconnect with that community?” 我问她,并告诉她如果想的话可以来参加我感恩节的周六在家办的百乐趴,会有很多讲中文的朋友。她说她会来参加,不过后来她因为生病没有来,本来我非常期待跟她再聊一聊。

本来只是取个古筝,结果我跟卖主聊了一个多小时,走之前她拿出白纸,我把我俩的中文名写了一遍,又互留了联系方式。

就这样,我又因为买旧物,既听了有趣的故事,又多交了个朋友。

成长

成长日记丨三岁了

孩子三岁了。夏天时,因为工作放缓压力没那么大,有更多精力去维护关系,于是一家三口的关系进入了蜜月期。我每天和孩子相处得很愉快,看着她觉得特别爱她,甚至有了想再来一个的心思,当然这种想法是不理智的。夏天的快乐和平和是短暂的,忙碌辛劳加鸡飞狗跳才是常态。

今年小孩的生日会交给了她爸爸去操办,我把需要请的朋友的联系方式给他,他去邀请他们。没有请小孩班上的同学,请的都是平常课外一起玩的小朋友,大概有七八个。过去几年为了小孩积极社交还是认识了不少人的,也花了很多精力去维持关系,有一些没有怎么维持下来的关系今年就没再请了,比如有个邻居家的孩子,之前交换了联系方式,去年请来了生日会,但后来却一直没有主动约在一起玩过,关系比较淡今年就没请。

今年天公又不作美,本来准备在家附近的公园里办,结果和去年一样看着要下雨,于是又改成了家里。我准备好了玉米片和蘸酱,香蕉片,在Shatila网购的baklava,以及Trader Joe’s买的一些速食,没有准备蛋糕,小朋友们吃蛋糕这样的甜食也不好。这已经算是很不复杂的生日会了,但光准备这些也已经花了我很多功夫。

和去年一样,跟朋友们强调了不用给小孩买礼物。去年的时候跟大家说不用带礼物,但很多人还是带了,今年还好,就收到了两份,一份是孩子最着魔的小番茄,一份是一本兔子涂色书,兔子也恰好是小孩最喜欢的。大家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小孩的生日会就已经是最大的礼物。

这天我给孩子穿了奶奶买的两条新裙子中的一条,扎了两个小辫子,挺可爱的,后来忘了拍照留念。生日那天客厅里都是人,我跟这个孩子玩一下,跟那个孩子玩一下,小孩很喜欢她的朋友们,跑来跑去很开心。一个朋友最近生了第二个孩子,大概半岁,性格冷静随和,大家都忍不住上去抱一抱。

我满屋跑着招待客人,难得跟客人说上几句话。这种社交聚会更像是为朋友们提供一个彼此认识的场所,但我也乐得这么做。我没有孩子的朋友跟有孩子的朋友都不太认识,所以没孩子的那位朋友来的时候都在脑中玩猜猜猜游戏,猜谁和谁是夫妇,而小孩又是谁家的。

虽然没有蛋糕,但后来还是跟小孩唱了唱生日歌。

孩子就这样三岁了。有天晚上我想着她很快会长大离家,竟然伤感起来,哭了半天。

人们常说要珍惜当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时时刻刻保持精神和肉体在场,并享受那一刻,不管是好是坏。我带孩子这几年,情绪起起伏伏,像坐过山车,孩子乖巧可爱的时候愉悦,孩子撒泼打滚的时候我也失去了平静跟着暴躁。要练就静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本领,还需要继续修炼啊。

总结 读书

读书丨Stop Buying Bins

七月大规模decluttering期间刷了不少reddit的帖子,看到decluttering小组的组员分享了这本书,标题很直白,《别再买收纳箱了!》,作者是个美国人,一个职业整理师。极简和收纳类的知识我零零星星了解过很多,但真正整本看完的书却不多,看过Fumio Sasaki的Goodbye, Things: The New Japanese Minimalism(台版:佐佐木典士 《我决定简单地生活》)。近藤麻理惠的那本神作至今都没有看过,只看过她在网飞的收纳整理真人秀第一季。

日系极简主义背后有一整套比较大的哲学理念,还有spark joy这种在我看来有点抽象的概念。而《别再买收纳箱了!》非常务实,没有那么多大道理,有的是一个个案例和一些易操作好上手的收纳整理的要点。正因为此,这本书很像一本工作笔记,作者描述每个客户的情况,以及她如何和她们合作沟通,处理那些或者堆积如山或者凌乱的物品。

案例特别丰富。有人喜欢囤衣服,有人继承了姑母一大堆物品需要处理,有人老了在儿女的强迫下downsize却不想搬离大屋子,有人想做古董生意囤了很多古董,有人爱靠购物减压(retail therapy),有人不喜欢收拾屋子家里乱七八糟,有人重组了家庭需要处理重复了的物品。不管如何混乱,作者工作起来都很有结构和条例,和客户一起讨论列出推进的步骤,并给客户鼓励,督促她们执行。我看这些故事不是在找做事的步骤,而是看这些客户哪些和我比较像。因为我也爱逛古董店二手店,和我最像的就是书里想做古董生意的这位了。我买是买了一些,但都是买来自己用的,不过装饰类的零碎小件古董确实是可以少买些,每次买回来要琢磨放在哪里挂在哪里也很费时费事。

大部分案例里,作者都成功帮助客户整理了物品,只有在那位在儿女强迫下downsize的老人那里失败了。这也难怪,如果客户本人意愿不强烈是被强迫的,那工作很难开展,对方也不会配合。作者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多思考,她说,很多时候客户想要她去整理混乱的物品,事实上是想让她去整理混乱的生活,而她常常需要面对混乱生活背后的心理机制。她说她并未受过心理教育,她能整理物品,但心病她是没法解决的。

作者提出的另外一点也很有启发,她说她特别在乎客户整理的动机,“我应该这样做”在她看来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动机,而其中一位客户说他整理是想“把约会对象带回家”,这个在作者看来就是个很好也很强的动机。我也思考了下自己整理的动机:

  1. 物品太多管理起来太辛苦
  2. 买那么多物品很烧钱
  3. 空间里的物品一多会让我焦虑
  4. 我喜欢空旷和干净的空间

作者并不是非常极端,要快刀斩掉一切。比如她并不反对那些美丽却无用的东西,她反对的是把美丽无用的东西关在盒子里放在一边,不能看也不能赏玩,她推荐这一类东西统统都展示出来。她也并不要求衣服都要叠得整整齐齐地放起来,这点和近藤就很不同。

所有的收纳整理要点都在最后一章里,很多我都已经知道了,不过下次再整理时可以拿出来重温一下。对于想要立马上手的整理新手,可以直接看最后一章来实践。

总结 日常

总结丨Decluttering: 小男孩的开裆裤

2019年3月,我挺着大肚子,回了一趟国。临走前打包行李,行李很多,因为她给我买了不少婴儿衣物,尽管我已经跟她说过不用买。接着她又把柜子里存着的外甥小时候穿的衣物和用品全拿了出来,让我带走。当时外甥已经十一岁,也就是说这些衣服妈妈存了十多年。

看着那些衣服,我有些难过,我妈是那种“扔扔扔”型的,极少存用不上的东西,家里多年来都是空无一物风,她认为没用的东西,比如我们曾经用过的东西,不是被扔了就是被当破烂卖掉。外甥只有一两岁时,妈妈说以后他的衣服穿不了了都留着,留给我的孩子穿。

我当时只是笑笑,没把这话当回事,因为那时我并不想要孩子,也比较笃定自己不会有孩子。我让她把衣服送给别家的孩子,她说:“现在还有哪家孩子拣别家的旧衣服穿呢?” 

我知道她一直期盼我过结婚生孩子的主流生活,然而我一走了之,多年来都没有结婚和生孩子的迹象。她拿出柜子里放了十年的小孩衣服,我留在房间里收拾, 收着收着就一阵鼻酸,眼泪掉了下来。

究竟是在哭什么呢?也许是哭妈妈多年来都没实现的期盼,她有她的期盼,可我却有我的活法,我不希望她对我有这样的期盼,然而经验所限她也不可能有什么其他的期盼。想到她的一生,我总忍不住想哭。又也许是哭像我外甥这样的孩子,那么小那样无助,在没有太多关爱的家庭里挣扎着长大,面对成人世界的忽视,粗暴和暴力。又或者是哭时光的流失,十几年如一瞬,就这样过去了,妈妈也老了。

照说我正努力地走在极简路上,对这些可能用不上的东西应该拒绝(比如小男孩的开裆裤),但在当时那样的情境下我心软了,没有拒绝,这些带着情感的东西是我的软肋,让我难以拒绝。我花了很多力气把东西打包,带到了美国。

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年,大概用到了这些衣物的三分之一,所有的开裆裤都用不上,那些占了很大空间的厚冬衣也用不上,因为冬天很少在室外,不需要穿那么厚。今年三月城里给阿富汗的难民募捐时,我清理了一部分衣服拿去捐掉,希望它们能服务有需要的人。

剩下的棉开裆裤,我一直收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捐掉吧,觉得肯定也没人用得上,毕竟美国没有小朋友穿开裆裤。绞尽脑汁想着这些衣服还能干嘛,也许能拆了做一床小棉被,然而我是缝纫新手,等到会做小棉被,可能又是好几年过去了。

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拿去捐掉了,心里安慰自己,即使没人能用上,二手店也有回收机制,最不济,这些衣服好歹也能被送去当rag吧?

捐掉之后,如释重负。

================================我是分割线================================

可能大家都会有一些“我锻炼一下就可以穿上”的衣服,这些衣服最后往往都压箱底了,直到大清理的时候才能重见天日。我在极简生活前也有这一类衣服。

其实我知道自己懒,并不会去锻炼,身体也不会突然变小一号,平时我不怎么买这种小一码根本穿不上的衣服。但2017年要结婚之前,我在ASOS上看到一件米白色的舞会裙,大概70美元。

我第一反应是:好便宜!也许我可以拿来当婚纱穿。

这件裙子是6码的,而我一直穿8码。

然而此刻我已经昏了头,心想锻炼一下也许能穿上,新娘子们结婚前不都是要努力瘦一瘦的吗?于是我买了回来。

一上身,自然是穿不上的,扣子扣不上,腰那里也太小,非常不合身。

于是它就压箱底了。

后来我锻炼了,但依然穿不上。

于是它依然压在箱底。

压了一年多我开始了极简生活,把这条裙子拖出来拍照,挂在poshmark上标价20出售。

过去了很久,无人问津。

于是它继续压箱底。

又过去了好几年,如今我都结婚五年了,这条原本打算做婚纱的裙子还是没有派上用场。

七月大清理,我又把它拖出来,拍照,标价20贴在脸书marketplace上卖。

过了一段时间,无人问津,我把价格降到了15。

还是没有什么人问。本来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结果真让我等来了买家。一个姑娘说要买,约好了时间,准时出现取走了东西并付了钱。

终于出掉了,长吁一口气,又少了一件压箱底的东西,欢呼!

希望这是在衣服上犯的最后一次傻。

总结 日常

总结丨七月的30天整理计划及其他

夏天是家家户户清理家用的高峰时期,不少家庭都在周末办garage sale出闲置。我一边买着别人的闲置,一边也需要清理自己的闲置。八月公婆要来家里,我需要清出一个房间和储物间给他们用,同时我想把车库清理出来出租出去,好防止自己把多余的空间当仓库不停地塞东西。

清理工作从六月底就零零碎碎地开始了,真正开始订计划并差不多每天执行是七月,订了个30天整理计划,主打公婆要住的房间和储物间,以及车库。

不清理不知道,一清理吓一跳,虽然我努力践行极简主义,但一松懈下来家里就又被我放满了东西,家里储物间和车库都又满又乱。我的物欲简直像癌细胞,不时时用极简主义化疗一下就会无尽扩散,这几年的极简之路也是进三步退两步,退步的根源在于我和我那已经过世的奶奶一样,喜欢捡破烂,四处搜寻了不少别人用不着了但我认为未来可能用得着的东西。

这部分需要清理的东西中大部分是孩子的玩具。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发现孩子并不怎么喜欢玩玩具,尤其是体育类的,常玩的都是家里的锅碗瓢盆,袋子盒子,还有她每天都念叨的几条裤子。除了玩具,家里还有好一些使用率还算高但却不好收纳的东西,比如我有个落地风扇,特别不好收纳,我就15块卖了,又在marketplace上以同样的价格买了个好收纳的box fan,又比如家里有一套四把餐椅,坐着是很舒服,但是又大又重,我不喜欢,卖了然后又买了几把轻便又便宜的二手宜家。

我的清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主攻储物间和车库,把使用率低和不好收纳的东西拖出来放到车库的”闲置物品集中处理站”,能卖的就拍照贴Marketplace,不值得卖的在脸书或是Nextdoor白送出去或是送去二手店捐掉,明显不会有人要的扔垃圾桶。

把东西拖到车库是最省事的一步,接下来的拍照,写广告,和买家沟通并约时间取货才是最繁琐的。这是我头一次用marketplace卖东西,一开始觉得上面很多骗子,用了两周后慢慢掌握了用法,并能够很快识别骗子和那些不那么真心想买的人。用熟悉了之后觉得使用体验还可以,最大的优点是customer base足够大,东西贴出去一周内能出手,七月里一共出掉了将近30件物品。出闲置清单如下(总计$479):

  1. 儿童篮球架 $15
  2. 婴儿推车 $20
  3. 沙拉甩水器 $10
  4. 儿童三轮车1 $10
  5. 儿童木工架 $10
  6. 儿童三轮车2 $15
  7. 儿童足球网 $15
  8. 尿布桶 $20
  9. 餐椅四张 $90
  10. 玩具shape sorter $7
  11. 玩具收纳架 $20
  12. 鞋架 $10
  13. 推车 $5
  14. 婴儿防护门两个 $20
  15. 折叠餐桌加椅子两张 $20
  16. 折叠凳 $5
  17. 电脑升降架 $70
  18. 耐克网球鞋 $15
  19. Asics排球鞋 $15
  20. 全新舞会裙 $15
  21. 自行车 $35
  22. 落地风扇 $15
  23. 木塞板 $5
  24. 儿童充气泳池 $8
  25. 儿童木质玩具火车 $3
  26. 茶具一套 $6
  27. 户外餐桌餐椅加阳伞 送
  28. 旧窗户 送
  29. Swiffer拖把 送
  30. 除草剂两罐 送
  31. 长皮靴一双 送
  32. Area rug 送
  33. 假花和花瓶 送
  34. 花盆和沥水碟 捐
  35. 旅行袋一套 捐

出闲置的同时又买入了一些来重新规整空间(总计$464):

  1. 宜家桌子 $20
  2. 手工制木条箱子 $20
  3. 木质架子 $40 (最不划算的一笔支出,刚入市,不知道marketplace可以还价)
  4. 镜子 $8
  5. 边柜 $25
  6. 折叠桌 15
  7. 金属收纳架 $30(放车库)
  8. 镜子 $15
  9. REI户外椅子 $20
  10. OXO油瓶 $1
  11. 宜家椅子2张 $20
  12. 宜家椅子2张 $10
  13. 平衡车 $25
  14. 番茄架 $5
  15. 花架4个 $40
  16. 方形电扇 $15
  17. 扶椅 $25
  18. 搭脚蹬子 $10
  19. Uklele $40
  20. 三盏台灯 $50
  21. 爱尔兰鼓 $30
  22. 布制储物箱兼ottoman 免费
  23. 吊扇 免费
  24. 儿童twinbed 免费
  25. 5加仑桶两个 免费

出掉35件物品得$479,入了25件物品花$464,哈哈哈哈基本等于白干,好在目前出掉的物品数量还是比买进来的物品数量要多,车库和储存间重置之后清爽了很多。

大目标处理完之后,下一个清理目标是家里其他空间的抽屉和架子。之前我的清理很随机:每天任意打开家里的一个抽屉或是柜子,搜刮一番看看有什么东西是闲置的,然后把闲置的东西清理出去。接下来的八月应该好好地计划一下,更加系统地清理家里的抽屉和柜子。

八月清理目标如下:

  1. 厨房所有的抽屉和柜子还有冰箱
  2. Mudroom里所有的shoebench
  3. 已经放在车库的小孩不穿了的衣服和不用了的玩具
  4. 小孩房间的书架和衣柜
  5. 客厅里的书架和壁柜
  6. 二楼洗手间的所有柜子和抽屉
  7. 我的房间(终极老大难)

七月在工作上无所作为,但生活上还是完成了很多事情,除了以上的30天清理计划,我还干了下面的事情:

  1. 自制花栗鼠陷阱和花栗鼠斗智斗勇,看你们还来咬我的番茄!
  2. 清理了车库门口堆了两个月的种植土并在院子里开出了一长条地(铲土累死我也!)
  3. 连续学了20天的荷兰语 Ik spreek Nederlands!
  4. 把钢琴凳上的旧钉子拆了并打磨了表面旧漆
  5. 修好了一条掉了拉链头的拉链,于是一个儿童防水床罩又可以用啦!
  6. 自制了一个琴凳增高坐垫
  7. 独立日出去大湖边玩了两天
  8. 把车库出租的文件准备好了并和租户签了文件

所以七月还是干了很多事情的。

总结 读书

读书丨平等的男女关系为什么还没实现?

断断续续读了几个月,终于看完了这本All the Rage: Mothers, Fathers, and the Myth of Equal Partnership。

作者在男女平等的意识形态下长大,进入异性恋婚姻有了孩子后的经历却是另一码事,通过个人经历和大量的访谈,作者发现异性恋伴侣关系内家务和育儿劳动分配不平等非常普遍,女的做了65%,男的做了35%,这离平等还很有一段距离。

作者发问:为什么男的在家务和育儿劳动上做得那么少?(男的为什么那么不行?)

其实有很多现有理论解释男性为什么在家务和育儿上如此无能,比如天性论,即男性天生就不是干这个的料,作者在第二章举出了各种有力的研究来反驳这种谬论。第三章从另一个理论角度来解释这种家务分配上的男女差异。男女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被规训成了两种不同的人,女孩往往被父母有意或无意地按照女性气质的要求来培养,变得细心,耐心,善于照顾别人,而男性并不被要求这么做。这样的结果就是男女双方结合进入家庭生活后,女性就“自然而然”地被默认为应该为家庭牺牲和付出的人。

女权运动的发展使得女性打入了公共空间,成为职业女性,参与公共生活;然而女性在社会上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在家里却依然要和传统女性一样为家庭付出,两幅担子日积月累地压着,女性群体不可能不怨念。问题的关键在于一大批女性有了平等意识,去社会上闯荡挑起了担子,在职场上争取到了以前不曾有的权利,同时也希望家庭内部能够更平等,然而男性在家里却岿然不动当甩手掌柜,挑不起担子,依然享受着女性的无偿劳动和付出。更糟的是,不管女性收入比男性高还是低,家里的担子都得她来挑。女性收入如果比男性高,那就需要在家里做事来弥补男性因为收入比老婆低丢失的面子。(女人为什么这么惨啊!)

不平等在有孩子的家庭尤其明显。母亲一直是那个被默认的家长,当人们用“家长”这个词时,默认这个人就应该是母亲,社会默认了母亲要安排照顾孩子的一切。孩子在学校生病,上着班的母亲要第一时间调节工作时间去照顾孩子的需求,父亲的工作却可以毫不受影响。围绕着孩子和家庭那些成堆的琐事,比如预约医生,准备上学的午餐,安排玩伴和暑期活动,也都是母亲来操心。一个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量陡然增多,男性当了父亲,却依然心安理得,理所应当觉得自己可以保有当父亲以前的生活,频繁去健身房锻炼,和好兄弟们出去喝酒看球赛,偶尔被分配了家务和育儿工作却做得一塌糊涂。一边是社会对女性“密集型母职”的高期待高要求,一边是雷打不动的男性在一旁毫不作为,这都让异性伴侣关系里的女性生活艰难。

男性在家里的不作为还有另一说,叫maternal gatekeeping,指女性在家中把着母职的门,通过母职获得权力感,不愿意放权给男性,对家务和育儿要求严格,控制男性的家务和育儿工作,所以男性才会不作为。所以这个理论是说,女性也要为男性在家中的失职负责吗?虽然这个理论能解释一部分母亲的行为,但我并不太认同其中的逻辑。女性为什么把着门不放权?为什么不信任男性可以做好家务?从我自身经验来说,那是因为我一次次地放手让对方去做,对方却连很简单的任务都屡屡做砸,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后我才会慢慢放弃。

为什么男性在家中不做家务?社会学家Scott Coltrane说,那是因为男性做家务无利可图。抵抗家务能够“强化男女的空间分隔,稳固男性理想,维持现有的男优于女的性别秩序。” 男人心中默认自己有权无偿享有女性伴侣在家中的劳动,如果男性不有意识地抵抗心中默认的这个信条,家庭内部的平等就很难推动。

女性要抵抗不平等的关系,但最终不平等的秩序要有所改变,还是需要男性有意识地审视自身的性别特权并放弃这些特权,和女性一起,时时以推动平等关系为第一要务。作者有提到一些特别平等的夫妻,能做到平等也是因为他们一直将平等关系作为人生的首要任务。

这本书里理论很多,这些理论能帮助读者理解现状为什么是这样,但却并没有提供一些实操性的解决办法。不过我很喜欢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大量访谈案例细节,我和那些妻子们产生了很强的共鸣,她们在关系中的沮丧,愤怒,失望,我都曾体会过。

十几年前精英女性倡导女性在职场lean in,可是男性在家中不lean in,女性在承担家中大量工作还要在职场精进的结果就是累死自己。我期待有男性出来写本给广大男性看的书:Lean In at Home。

日常

日常丨年方六六又二

上周是他的生日,问他有什么愿望,好像除了吃也想不出什么新花招。

因为在控糖,所以也没有跟他买太大的蛋糕,在Whole Foods买了几个简单的巧克力塔,买回来还没到生日那天他就吃了一半去。

生日那天是周日,晚上请了朋友来家里帮忙照看家里。我俩去家附近一家fine dining吃饭,饭馆不大,但装修还不错。我俩点了一个鸡蛋开胃菜,一个意面,一个烤猪肉。他的意面一般般,最后有一些没吃完,打包回家隔了一周后我终于给吃了。我点的猪肉不错,里面加的腌制的苹果粒很特别,猪肉肥瘦相间的部分口感很好。

饭间我问他对自己三十八岁所处的现状是否满意。

他说大体满意,但希望能多多旅行。

旅行这件事在有孩子之后有些难,但从去年底的新奥尔良之行开始,我们已经开始慢慢恢复旅行,不过带着孩子的体验不一样,要操心的事太多了。

成年人的欲望总是被现实和责任牵制着,自由少之又少。

虽然很无奈,但是似乎也无解,自己选择的责任总是得自己担着。

日常

日常丨心中的尼斯湖水怪

上个周六早晨八点多,我起床后看到孩子爸爸摊在另一个房间的床上,一副内心已经死掉的样子,孩子在一边自己玩自己的。他是太累了吗?于是我立马接过了孩子带她去另一个房间玩,让他休息。

那天计划去芝加哥,和往常不同的是,平时都是一大早出发,赶早去Mitsuwa, 这次到上午十点才出发,到地方时,那里已经非常拥挤,堂食区已经坐满了人,他想要吃的食物窗口拍着长队。他留我跟久未见面的朋友聊天,自己上前排队买一份日式炸鸡饭。

我看他神情紧绷,状态不太好,反复问他可还好,他说他还好。

饭依然是他爱吃的那份日式炸鸡饭,但他并不开心。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他说现在这样的food trip已经无法给他快乐,买东西的队太长,人多拥挤,来回还要开四个小时的车。他说他觉得被现在的生活困住了,尽管工作本身能给他一些乐趣,但是工作之外的生活让他觉得无聊,想要保持锻炼但早晨却要带孩子走不开。

我心想,可是明明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

那个周日,我们躺在床上聊起来,这样的对话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来一次,他的存在主义焦虑像尼斯湖水怪一样,会反复浮出水面。深入挖掘之后又回到那个根源,他之所以觉得人生无趣,因为内心空虚又虚无。一无聊他就爱吃东西来派遣,不管食物是否好吃,是否健康,不管当时是不是已经饱了,这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好处。除了空虚无聊虚无,拖家带口失去了很多自由也让人难以喘息,另外还有带孩子的劳累。无聊+不自由+劳累这三座大山背着,不难受才怪。

我给过很多建议,但他总是还没有去做就先否定了。比如我说,你可以试试重新跟你的从前的朋友见面啊,你有孩子之后似乎就跟她们断了联系?恢复社交生活也许能帮你逃离这种家庭生活的束缚?他说他跟从前的朋友好像没什么可以聊的了。

我又说,那你可以试试开始写你的体育博客啊,你不是一直说你喜欢写体育评论吗?但是他一直说喜欢却从来没有开始过,是不是叶公好龙?

我说,那你可以试试读书?说不定可以从别人的思想里获得一些启发,帮你思考你的存在困境?哦对了,你不爱看书。他说他从小时候起,拿起书本读一会儿,内心就会发问:what is the point of doing this?

我又说,你如果觉得被困住,可以时不时一个人出去玩一玩,去找你住在别的城市的朋友,去找你的弟弟们,孩子我可以带。他说他不喜欢一个人出去玩。

到后来,我确实是没招了。无聊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法给他什么有效的建议。

我有过很多种心境和情绪,开心,狂喜,激动,平静,麻木,寂寞,孤独,愤怒,忧伤,抑郁,痛苦,绝望,但却从未感到过空虚和无聊。我的生命非常随机,是宇宙里微不足道的一粒星尘,人生也并没有意义,我的存在就是去寻找让自己快乐幸福和满足的体验。我有很多想要去尝试去体验的东西,很多想要学习的技能和知识:做饭尝试新菜谱,收纳整理,写作,画画,弹琴,缝纫,木工,园艺,逛二手店,认识新朋友,观察记录女儿的成长。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里,每天一点点的亮光也能照亮我的一天:路边偶遇的小虫小鸟小花,上班路上常遇见的人,马路边一块像人脸的方砖,水泥地上印出的一片树叶的印子,在二手店淘到的25美分一个的杯子。

这些快乐我跟他分享过,但这些事物并不能让他快乐。

讨论了一圈也并非一无所获。虽然我无法解决无聊的问题,但不自由和劳累的问题我还是可以解决一点的,比如:

  1. 因为我不爱早起,上班时间跟孩子的上下学时间也对不上,一直以来都是他接送孩子。虽然我跟他带孩子的小时数差不多,但每天都要早起带孩子并准备好一切送去上学是相对更苦的差事,并且因为带孩子他就不能在早上锻炼身体。于是我跟上级请示,把工作时间调整了一下,现在换成我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带两个小时的孩子并送她去上学,早起对我来说虽然困难,但晚上早点睡也是能做到早起的,下午还是他去接孩子,这样他早晨就可以去锻炼,至少他还有锻炼这一项让他感觉舒服的事。
  2. 重新和他的朋友们约起来见面,a night out with friends。
  3. 周末休息一天自己出去玩。

我还说,当然你还可以一劳永逸解决你的不自由和劳累的问题,直接逃离家庭生活重回单身,不过代价就是成为一个asshole husband和asshole dad。

希望这次的改变能持续久一点,让他心中的尼斯湖水怪在水底多呆一会儿。

日常

日常丨养猫记

小时候家里没有养过动物,父母对动物很嫌弃,尤其是爱干净的母亲,提起动物嘴就一撇,“脏死了!” 那时家里曾跑进来过一只狸花猫,冲进来后就躲进了柜子底下不愿出来,父母迷信“猫来穷狗来富”的民间说法,硬是把猫给轰走了。其实在镇子里,我很少见到家里养了猫的人家,养狗的倒是有一些。大学时常去吃饭的一户家常菜的奶奶养了一对猫,一黑一白,生了小猫仔也是一黑一白,我还一手抓着一只猫仔拍过一张照片。等到我工作时,养猫似乎成了时髦,周围养猫的人也多了起来。有次一个学生在校园灌木丛里发现一只流浪橘猫,临时放在我的破宿舍一晚。那时我心境烦躁,并不适合养任何东西,突然被塞了一只猫不知如何是好,也没心思去查要怎么照料,把猫关在隔壁房间,丢了根玉米,后来猫叫了很久,还好没多久它就被接走了。

网络生活丰富起来后,在众多网友的吸猫氛围里,我也跟着看了很多猫图,印象最深刻的是淡豹的猫桃子,一只看着总是很好奇的三花猫,越看越觉得猫美貌可爱。生活安定下来后,我也起了养猫的念头。伴侣小时候很喜欢猫,家里有两只流浪猫常来讨食,但父母也不让猫进家门,所以他们只能和猫在户外玩一玩。和他提起养猫的事,他也愿意。孩子两岁多容易带一些之后,养猫的事就提上了日程,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动物收养中心的网站刷一刷,看看有什么合眼缘的猫,陆陆续续看到很多好看的猫,收养中心也去了三次,连猫的名字都想好了,叫抹茶,但始终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实施养猫的事。到了去年年底终于开始行动了,我查了些资料,买好了猫笼,猫砂盆,猫砂和铲子。

2021年最后一天,我在网上相中了一对小奶猫,一只是狸花,一只是黑白猫。立马约了去动物中心看,但那天却不能把动物领回家,只能看,亲眼看到那两只小猫仔后,我更确定就是它俩了!隔天我为了能领到它们,提前半小时到了收养中心,大冬天非常冷,门口却已经排了长队,我前面有三个,问了一圈,前面都是来领狗的。我心中大喜,这次不出意外应该是能领到心仪的小猫了。孩子爸爸和孩子在车里等,我在外面排队。门开后我们又等了好一会儿,工作人员才空出来接待我们。

两只猫被带到一间屋子里供我们观察和互动,貌美的小狸花被我那两岁半过于活泼的女儿吓得窝在工作人员怀里不敢动,另外那只黑白猫倒是很淡定,好奇地爬上爬下,一点也不怕人的样子。这两只猫是建议一起领养的,于是轮到我们纠结了,一起领回去,小狸花会不会被淘气的孩子吓得无法正常长大?只领养黑白猫那强行分离这对兄妹有点残忍。和伴侣商量了各种方案,这时我想起了另一只之前在网站上看到的名叫“香槟”的一岁成年猫,我说:“要不我们再看看香槟吧!”

两只小猫仔被抱了出去,香槟被抱了进来。它是一只三花猫,但底色是白的,黑色和橘色的色块只是零星地分布在背部,不像常见的三花猫是大片的橘色和黑色混在一起。它完全不怕人,先在屋子里转悠了一圈,熟悉地形,接着扒着电脑椅站了起来,看看上面有什么,也不怕我那亢奋的小孩。我们又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养这只成年猫。尽管决定养香槟了,我心里仍然有点不甘心,毕竟没有领到原本想要领的小奶猫。那天付了费用,但抹茶还需要做个绝育手续,所以我们又隔了一天才领她回家。

没领到小奶猫的不甘心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抹茶实在是太可爱了。我忘了问收养中心她的来由,但显然前主人已经把她训得很好,会自己去猫砂盆上厕所。刚来的那个星期她还在熟悉环境,很粘人并且有点儿一惊一乍,那段时间她常在我们坐在沙发上时凑过来窝在我的腿上,或是蹭着我坐在一边。猫毛十分柔软,我边看书边捏她。同时她喜欢满屋子飞速跑来跑去,像是在练习抓老鼠,我买了激光灯,她很喜欢追着地上的红点玩儿,似乎也不感到厌倦。跳上高台的时候她如此轻盈,像一片小雪花,如果不是脖子上的挂铃响着,我完全听不到她的声音。

猫可爱是很可爱,但她来了之后我俩也为了她做了很多生活上的调整,把他的办公室空出来做了猫屋,把客厅里的植物全挪去了我的房间,把pu皮的吧台凳送人了,不送走肯定是会被猫抓得稀烂。然后洁癖的我需要更加勤快地清理猫带出来的猫砂,猫毛我已经学会了无视,要不真是要累死了。钱也是花了不少,买了个很好的猫爬架,猫粮也吃得最好的。

猫刚来时还比较瘦弱,只有六磅,毛也有些稀,肚子上因为剃毛做了绝育手术秃了一块。站起来拉长之后非常瘦长。现在来家里也才三个月多一点,看着已经圆润了一圈,尤其是身体后半边,肚子上毛厚了一层,摸起来更舒服了,抱着明显重了些。我时不时给她来个熊抱,抱到她窒息,她总是会喵地叫一声。

猫刚来时我们还会抽出时间陪她玩一玩,没多久这短暂的注意力就被小孩夺去了,她慢慢学会了自己跟自己玩,在屋子里游荡,找个躺着舒服的地方躺下,有时候摊成一个长条,有时候盘成一个圆形,有时候窝成一个圆墩墩,时而躺在地垫上,时而躺在我的电脑包上,时而躺在鞋凳上,如果抓住机会还会窜进房间,躺在主人的床上,所有一切能躺的角落这只猫似乎都躺过了,所有能钻进去的洞都钻过了。有时候自己玩绳子盒子或是我捡来的一个红色的大绒球,在屋子里踢着跑,跟踢足球一样。夜里我们都睡了,她在门外亢奋地玩球,弄得声响很大,不得不把她关回自己屋里去。

猫最喜欢的角落就是窗边,下雪的时候,她静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雪花。出太阳的时候,她摊在光照着的地板上睡大觉。现在春天到了,窗外的动物都活动起来,小鸟飞到窗外的枝头,松鼠跑过院子,兔子来吃草,猫被关在屋里,内心蠢蠢欲动,扒着窗户站起来,观望外面的动静,守在门口等待时机,主人一开门,她就顺着“蹭”一声溜出去。最近已经跑出去了好几次,一次比一次跑得远,每次都被抓回来。抓她回屋里时,她在我怀里扭着,我能强烈地感觉到她的不甘心。

孩子不太可能有兄弟姐妹,家里有一只动物陪伴,聊胜于无。一开始孩子对猫下手没轻重,拽猫尾巴,追着猫跑,提醒了好多次,让她不要这样对待猫猫,最近她才学会了轻轻地摸猫。时不时凑上去问,“猫猫你在干什么啊?” 起初猫对小孩很警觉,最近也放下了戒备,孩子摸她时她也不会抓来抓去了。

猫会和我们一起过完她的一生,在接下来的年岁里,我们就这么一起过日子,猫看着小孩长大,我们看着猫变老,我和他也商量好了,养完这只猫就不再养了。

日常

日常丨上班路上

上班的路并不长,春夏天气好时,骑自行车十分钟,天气不好时,坐公车五分钟,但下车后还要走十分钟,上一个长缓的大坡,才到办公室。平平无奇的一段路里,如果留意,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

比如,有位白人女性总是和我坐同一班次的车上下班。我每天八点差一分时上公车,那时她已经坐在车上,应该住在我之前的几站。我们在同一个站下车,和我一样要横穿两条马路并上一个大坡,我猜她的工作单位离我不远,可能工作性质也相似。冬天的时候,她也和我一样,每天的打扮都差不多。她总是穿一件橄榄绿的羽绒长外套,蹬一双棕色的长靴,戴着线帽,肩上垮一个包,有时候东西多,另一个肩膀上再挎一个蓝绿色的布袋子,装得鼓鼓的。她和我在同一时间下班,在同一个站点等公车。最近春天来了,有阵子没在公车上看到她,今早爬大坡的时候,发现她正骑着自行车奋力蹬上大坡。难怪没见到,原来是改骑自行车了。今天我也回家把车胎充气,骑车上班,还能多一点锻炼。

早晨上班的公车上还有一个常客,是一个打扮得十分讲究的年轻白人男性。他个子很高,头发上应该是上了胶,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看着硬挺发亮。身板笔直,上身有时穿中长款深色呢子大衣,有时穿短款的冬装外套,衣着简单有型,从未穿过让人显得臃肿的羽绒服。肩上挎着长背带黑色挎包,里面装满了东西。一双大长腿让人无法忽视,脚上的鞋子是低调的时髦,高帮略带休闲风的皮鞋,一点也不古板。看着是很preppy的那种穿衣风格,帅气是很帅气,但也有些高冷。

下班上公车后的第二站,总是会上来一个十分活跃的女生,她会热情地跟司机打招呼,司机跟她好像也很熟的样子。她坐下来后就会塞着耳机,然后若无其事地哼起歌,很快乐的样子,但有时候似乎太若无其事了一些,唱歌的声音全车都能听见。有次我稍微观察了下,发现她似乎是一个唐氏儿。她每天都好快乐开心,看着很幸福。

每个周二早晨八点差几分时,一个印度小伙会跟我在同一个站点等车。他总是顶着一头浓密的大卷毛,背着一个大书包,手里拎着午餐袋,穿过马路到公车站。有天左等右等车都不来,他突然问我说:“这个车是八点来吧?” 我刷手机确认了下,于是闲扯了几句,知道了他的名字,他家在印度南部,他在本城州大的xx系念书,是很stereotypical的那几个印度城市,以及很stereotypical的那几个专业。

春天来了,近期上班路上,尽管交通声嘈杂,却依然能听到很多鸟叫声。公车站旁边的树上,马路边的树上都有很多鸟在叫,很难忽略它们。春虫也出动了,前两天正上着大坡,发现水泥地上有一条正在蠕动的蚯蚓,身上粘着沙土,我猜它想要快些回到土里,于是用脚轻轻拨了两下,把它挪到了泥土地上,心里一阵小欣喜。

上班之路平平无奇,但却总藏着很多惊喜,多留意一下,无趣的routine也有了一些亮点。

总结

总结丨疲惫的三月

新年计划和愿景还没写呢,一月就已经过完了。

然后二月在各种纪念日和节庆里过完了。

接着三月在各种孩子生病和请假中疲惫地过完了。

三月的第一周,孩子的爸爸出差,我独自接送孩子上下学,那个周二晚上,凌晨一点时孩子房间传来一些动静,我没在意,以为只是常规的做噩梦短暂醒来就会睡过去,后来安静了一会儿,到了三点哭声不止,我走进房间打开灯,孩子的床上已经吐得一塌糊涂,头发也吐脏了。我拆洗了床单被套,给孩子洗了澡,孩子不舒服一只哭,我心里也很难受。因为她第一次胃感冒,我也没什么经验,竟然还继续给了她吃的。后面接着吐,一共吐了五次,换洗衣服和床单都来不及。这下上学是要泡汤了,我给上级写了邮件请假,给孩子的日托发了邮件。给儿医那儿的护士打了电话,前后两个护士给的饮食信息彼此矛盾。我自己也很困惑。白天带着小孩去买了些吃的,带她去公园玩,看了很多儿歌视频,晚上看着状态好了些,没经验的我又喂了些面条水果。到晚上九点多的时候来了一波更大的呕吐,孩子哭得非常凶,我在洗手间抱着哭泣的小孩安抚她,再次洗澡洗床单,给上级发邮件继续请假。

又熬了一天到周四晚上,孩子爸爸出差回来了,孩子看着恢复得差不多,我以为要解放了,周五把孩子送回了学校,老师发来消息说她蔫蔫的,让我们早点接回去,于是我下午又请了假。周五晚孩子的爸爸也被传染开始上吐下泻,于是周末我又带了两天小孩。

终于大人小孩都要好了。中间我外出了八天去欧洲看家人,孩子爸爸独自带了八天小孩累个半死,19号我回到家,22号是一个周二,早晨孩子送去了学校,中午刚过,老师发来邮件,说孩子流鼻涕发烧,让早点接回家。接回家之后当天立马去做了核酸检测,周三我请了半天假带她,周四她无症状后回学校上学,上到周五她的春假又来了,连续九天不用上学,我请了两天假,带了她周六周日周一周二四天外加接下来的周六一天,那几天我很暴躁,对她相当不耐烦,好在那段时间上班也不算特别忙,天气还算好也能带她出去玩,要不闷在家里得绞尽脑汁娱乐她真是要累到爆炸。

在被孩子折磨了一个月之后,四月里希望自己能专注自身,尝试改变生活方式,希望能吃得更健康。现阶段的生活方式有以下问题:

  1. 饮食结构里精碳水太多,吃了太多白米饭和面条,需要把精碳水换成粗粮,并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2. 每顿的分量太大,常常吃得过饱,要控制。
  3. 常常吃零食,压力大或是深夜的时候尤甚。解决方法:换成运动或是练琴解压,早点睡觉,然后家里不要放零食。
  4. 运动量不够。依然没有形成每天锻炼的习惯。可以尝试晚上九点半睡觉,早晨六点半起床锻炼。

三月练琴都漫不经心,不太认真,过去几天练琴成了逃离日常压力的手段后,反倒是能沉浸其中练满一小时,四月份希望能保持这种势头继续练琴。

练琴目标:

  1. 每天练满45分钟到一小时;
  2. 基础乐理之时强化,基本的大调小调要弹熟练。

日常

日常丨生二孩的同辈压力

原本我没有强烈的意愿要小孩,但最后出于种种原因生了孩子。女儿出生后,我没有什么后悔的,她很可爱又有趣,但同时我也觉得自己不会再要一个孩子。不要孩子的理由太多了:

养孩子很辛苦很费钱,而我想早点退休躺平过舒适一些的生活;世上苦痛多于快乐,带一个孩子来世上有点残忍,这一点我在孩子生病难受时感受尤其深刻;养一个孩子产生很多碳足迹,不环保;我有轻微ocd,孩子带来的混乱会让我焦虑;因为孩子我已经失去了一部分的个人空间,再来一个那我的个人空间可能所剩无几,我会不快乐;怀孕九个月受罪,生孩子更是高风险行为,周围的朋友有妊娠糖尿病的,有宫外孕的,有意外小产最后为了保命切除了子宫的,我年纪大了身体并不如以前那样好,不想去承担本来可以规避的风险;我爱我已经有的小孩,但并没有爱小孩爱到想再要一个;有孩子无法选择自己是否出生,父母却带他们来到世上,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爱有承载对象,还是为了有个养老工具人,又或者想要延续自己的基因,都是自私的行为,细数所有要孩子的理由,没有一条不是自私的。

我以为自己已经很坚定了,然而2021年夏天,我认识了不少妈妈,她们的孩子跟我女儿差不多大,两岁左右,那时候,我认识的十个妈妈里有一半要么已经有了第二个孩子,要么正怀着第二个孩子,要么正打算要第二个孩子。唯一不打算要第二个孩子的朋友是因为条件受限,她正在离婚,她说如果不是婚姻不顺,原本也是打算要第二个孩子的。原本不打算要二孩的我,因为周遭的环境有了一些些的动摇。

我已经反复摇摆了大半年,有时候看女儿一个人玩,会想着她如果有个妹妹一起玩是不是更好些?看到朋友家两个孩子,哥哥在妹妹哭的时候上前抱住安慰,心中会觉得那样也挺好;另一个朋友刚生了第二个孩子,发来哥哥抱着婴儿妹妹的照片,我又动摇了一下;有时候看到女儿那么可爱,就想着再来一个这么可爱的也不错;最让我动摇的是如果女儿独自长大,以后也要独自面对我们二人离世,她要体会那样的孤独和痛苦,我有点不忍心,有个妹妹可能会好些?

可是谁又能保证如果她有sibling她俩一定会关系好到能一起面对父母老去和离世的艰难时刻?况且为了老大有陪伴而生老二,那老二岂不是成了工具人,对老二公平吗?况且,一孩一猫我俩都有点照顾不过来了,两孩一猫的话,到时候谁会是父母精力不济被忽视的那一个?

如我之前反反复复谷歌是否要退学一样,我也反反复复搜索了一孩家庭和两孩家庭的差别,读了也并没有让我更坚定地不要或是要第二个孩子,我依然处于犹疑之中。

昨晚孩子爸爸说:“有时候我也会想是否要跟女儿添一个兄弟姐妹。” 他和我一样,也处在犹疑中。要第二个孩子肯定会有后悔的,且结果不可逆,孩子塞不回去;不要第二个孩子以后可能也会后悔,但后面这种后悔似乎也有一些补救机会。

其实我原本设想的是自己生一个,然后再领养一个女儿,后来觉得如果不是特别喜欢小孩,而只是出于慈善心理去领养小孩,只会为领养里面的人口贩卖猫腻添砖加瓦,于是放弃了领养的心思,况且领养之路应该留给那些确实喜欢孩子想要孩子自己却无法生育的人,我一个自己能生的人就不去给市场增加多一点的竞争了。之前我们二人商议,今年一定要做个决定了,不能再犹犹豫豫了。

总结 读书

读书丨One Child: The Story of China’s Most Radical Experiment

(清库存:这书我在2016年刚出版时就买了,六年后的今天才看。)

中国政府在2015年时取消了独生子女政策,这本书在2016年出版,很是时候。

封面设计中国人一看就懂,一个小男孩居中坐在一张很考究的椅子上,像个当代小皇帝。

作者虽是海外华裔没在中国长大,但作为长期驻华的记者,为计划生育政策做的功课和研究还是很足的,书中还原了当时制订政策的“科学”依据,宋健这种搞火箭科学的专家借鉴了荷兰数学家Geert Jan Olsder的数学模型,主张推行一胎化的生育政策来减缓人口过快增长。中央采纳了这种极端的生育政策,忽视了当时梁中堂更加温和的“晚稀少”主张。

很难说如果当时推行了“晩稀少”,中国会不会人口爆炸,会不会有不同的社会问题。但一胎化这样极端又愚蠢的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带来的是无数女性的血泪以及即将到来的老龄化这样巨大的社会问题。一些城市独生女家庭的女孩可能因为这个政策受了些益,独享一切资源获得了好的发展,但这群人的得益难以抵消这个政策给我们的母亲辈带来的痛苦,不过这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作者并没有着重讲这一点,只是零星提了提强制堕胎,强制节育这些现象。

这本书从零八年的汶川地震这个时间点开始,讲述了一胎政策带来的无数现象和问题:灾难里失去孩子失去未来保障的失独家庭;计生委的生育警察对村妇们的生育监控;独生子女的成长之痛和负担之重;弃杀女婴,堕女胎导致的性别失衡和大量光棍,以及带来的妇女拐卖问题;社会老龄化养老金亏空老无所养的问题;政府在跨国收养中参与的贩婴行为;以及无法生育得依靠海外代孕的成功人士夫妇。这里面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非常棘手的,不知当今的执政班子会不会也在心里暗暗骂当时政策制订人一句蠢货。

问题早已开始显现,然而政策的调整却太慢,调整后的政策的反馈也并不好。现在政府倒是希望年轻人能多生孩子,但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再生了,生了的也不敢生第二个,住房教育和医疗都那么贵,中国也没有多少家庭能养得起两个孩子,并且现在养孩子也不像过去,给口饭吃活着就行,消费主义推动着精细化育儿,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养一个孩子都精疲力尽,更别说养两个了。

这本书写得特别全面,涵盖了各个方面,有点像个计划生育全景图,其中还穿插了作者个人的家庭背景(家中五个女儿)和生育故事(高龄IVF),每个章节都由一个核心人物引出一个核心话题,或是由一个核心话题带出一组核心人物,故事性很强,所以可读性也很强。

这本书对计划生育带来的血泪史的描述仍然不够,这种“不够,” 是指我和这些故事竟然没有情感上的共鸣,以往我看这类话题一定都会哭。这种共鸣的缺乏,不知是因为文字作为媒介载体更为冷感,或是因为作者想要保持一种冷静而专业的语调,又或者是因为我亲历这其中的血泪太多过于麻木。因为亲身经历并且也研究过这个话题,所以读这本书时会有那种“哦,这个我已经知道了”的平淡。看同类题材的纪录片,如2019年的One Child Nation,2021年的Found,以及更早一些2011年的Somewhere Between,都哭得很惨,也许纪录片这种视觉加音效就是比书要更加煽动人一些吧。

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最认同的一句话:Everybody has the right to want children, but you don’t have the right to children. Children have the right to parents (173).

日常

日常丨逝去的自由

翻看日记,差不多每次短暂地享受自由之后,我都在日记里哀嚎自由不在。

有孩子外加疫情,自由的日子所剩无几,只有成年人无尽的责任。

春假独自出行去欧洲和妹妹愉快地玩了一周,这是我有孩子后头一次离开这么久。一周后归来,推开家门的一刻,感到责任扑面而来,这样那样的家庭事务要完成,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爸爸当甩手党什么都没干,该干的他也都干了,带了孩子照顾了猫和我的蔬菜苗,同时还要兼顾他的巨婴弟弟,着实辛苦了八天。

有孩子就意味着没自由,周末不再是自己的,平时孩子放学和睡觉前的那三个小时也不再是自己的,等到七点孩子终于睡了的时候,自己也累趴了,不再有力气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段时间我连练琴都有些练不动,今天还不知道要怎么去钢琴老师那儿交差(本来想取消,但最后一刻改成了网课,还是比取消强)。

有天我和家属等到孩子睡之后双双瘫倒在了沙发上。他说:“我们去把冰箱里最后一瓶啤酒喝了怎么样?”

于是两个蔫蔫的人喝起了啤酒。

我说:“你看这是个不错的广告创意呢!两个有孩中年人丧失了自由,只有在一瓶啤酒里找到一点点自由的感觉,把疲倦的生活点亮一点点。”

边喝酒边开始回忆什么时候是最自由的。最后两人一致同意恋爱还没孩子前最自由,那两年去了不少地方,出行没有那么多束缚,一切非常spontaneous,想去哪里吃饭就去哪里吃饭,想做爱就做爱。不像现在什么都得计划计划计划,安排安排安排,爱就更没得做了,谁还有那个力气!

我说,既然你给了我八天自由,下次你也该自己出去玩自由一下。他却说他不喜欢一个人出去玩。我说那你可以一个人去找你的弟弟们玩嘛!家属又说他和弟弟们不像我和我妹那样亲近,要一起玩也玩不了那么久。我又说,那你去找你的朋友们玩嘛!他说朋友们都有对象了,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样约出来玩很久。

其实也不一定非得出远门去感受自由,要是不用上班不用带小孩,在院子里铺块布晒太阳也是很自由的。

既然近期不太可能再有自由,我想着能不能在寻常生活里找点热情。于是我费了很大力气做了一锅chili,吃了一顿就厌倦了。

不知道多睡点觉状态会不会更有力气面对这样的生活。

Urk, Netherlands
游记

游记丨三月荷兰流水账

03/12/2022-03/19/2022

上次来荷兰是七年前的欧洲行,那次行程太满太累,没有留下文字记录,只剩一些模糊的记忆,知道去了阿姆斯特丹看了几个博物馆和一些名画,去鹿特丹吃了顿中餐,在海牙吃了当地小吃腌渍鱼三明治,在莱顿租了船划一划。

这次行前的一周工作太忙碌,本还想着要稍做研究看看去哪里玩,最后什么都没准备,到了地方跟着妹妹安排的地方走,每天也玩得很开心。飞机落地是早晨七点,第一次在阿姆斯特丹的机场落地,在里面走了好一会儿才出机场。等了没多久,妹妹和妹夫就来接我了。第一件事就是拍合照,一下子又两年没见了。妹妹不久前才做完大手术,看着恢复得还不错,没有疲态。

在机场的店里喝了杯咖啡醒神,吃了个有点像长条包子的酥皮点心。飞机上我并没有怎么睡着,原计划是先回去小城里歇一歇再出去玩。但想着大家来都来了,也不要往返浪费火车票钱和时间,直接在阿姆逛了起来。乘火车去了市中心,因为太早,大街上还很空,没有四处走动的大堆游客,也没有到处穿梭的自行车,上次来无处不在的大麻味也还没有起床。像所有旅游城市一样,街边有一些垃圾,地上也没那么干净。我们走过了一座又一座桥和运河,路过了很多没开门的商店,看到好看的橱窗就停下来看一看。一路走去了市中心的Vondel Park。

据说这个公园相当于阿姆的中央公园。天气特别好,早晨的太阳暖而不热,入口的几棵樱花树也开花了。在公园里一个咖啡厅落脚休息上厕所,竟然偶遇荷兰首相在那里,看着挺年轻,大家纷纷拿起手机开始拍照。我们慢慢地走着,聊聊天,看看花和鸟,很放松。看到了一种橄榄绿毛的鹦鹉,送子鹳,还有很小唱歌却很大声很悦耳的鸟,外加一些水鸟。中午在上次去过的Pho 91 吃了越南汤粉,开了这么多年都还没有倒,说明这餐馆还不错。照常点了一碗带了各种牛肉的汤粉,然而不知道是不是没睡好胃口不好,吃起来并没有上次那样惊艳。

下午两点半去了梵高博物馆,看到五点多才看完,看着展览才知道梵高如此高产,还有那么多的素描以前我都没见过。见到了著名的向日葵和杏花,画前面聚了很多人,但始终都没有卢浮宫里蒙娜丽莎的微笑那幅画前的人多。中途实在太累了,还在长凳上盘着腿打了个盹,口水都流到了口罩里,最后只好把口罩摘了,戴口罩的人也没多少。走之前在文创商店给朋友刚出生的女儿买了个针勾的向日葵小摇铃。晚上去了中餐馆旁边的优衣库但并没有什么要买。晚餐吃了福禄,味道很不错,比我们村里的中餐好吃多了,也挺贵,四个菜吃掉了一百多欧。没吃完的打包回家拌了几顿面条。回去的火车上又睡着了,下车又走了好一会儿才到家。

终于看到了妹妹家的全貌,以前没见过这种房间结构,地下一层有个房间和衣帽间,中层是厨房和客厅,最上面还有一层阁楼一样的空间,放了两张办公桌,一张长沙发和一个躺椅。妹妹的东西很多,但都摆放得很有秩序,所以也不显得杂乱,因为房间的天花板很高,所以也不显得逼仄。满屋子的植物和二手店淘来的可爱瓶瓶罐罐让屋子显得很温馨。

第二天在家修整,没有什么计划安排,早晨快十点才起床,锻炼了20分钟,这也是在荷兰一周唯一一次正儿八经地锻炼。十一点吃了妹妹准备的简单brunch,跟妈妈打了电话,饭后去了超市,买了土豆牛肉饼的材料。回家把买来的材料准备了一下,结果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快两点和妹夫出门闲逛小公园,天气很好,不刮风的时候甚至有些热。在公园里看了鸟,慢悠悠地晃荡,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点十五去二手店和妹妹碰头,她之前练荷兰语去了。在二手店逛得一把勺子,一件Blazer,一本薄薄的琴谱,想跟小孩淘两件二手衣,品相都不怎么好就没买。晚上妹夫做了红薯浓汤,我准备了一碗番茄牛肉的饺子馅。晚餐我把昨晚中餐馆的剩菜拌了面吃掉一大碗。吃撑后三人一起出门消食散步,走了50分钟回来。我开始做饼,到十点半做完,收拾完十一点半。又磨蹭到12点才睡下。

第三天, 再次睡到十点才起床,在床上躺着跟妹妹聊了会儿天,关于生孩子和存在的虚无。吃了早午饭后又打包了一些三明治啦水果之类的简易食物,开车去了Kinderdijn看风车。在离村子四公里的地方租了自行车,带脚刹的车子依然骑不太习惯,租了辆手刹车。天气好在河坝上骑车好惬意,村子里很宁静。风迎面吹来,运河畔的小道边有很多芦苇,还有很多特别的小桥,听了很多鸟叫,还在路边发现了大片的熊韭,可惜没有带袋子,要不还能采几片回去包饺子。逛了两小时回家去海牙附近的中超东方行买菜,超市宽敞又明亮,冷冻食品非常丰富,还有很多印尼零食,买了印尼包子,印尼芭蕉包饭,印尼斑兰蛋糕,椰子蛋糕,花了将近70欧,回家包了牛肉番茄饺子,吃了昨天剩的红薯汤,又吃撑了。吃完和妹妹出去消食,路遇三只大胖猫。晚上回来回了些工作邮件,跟孩子打了电话,然后就又半夜了。

第四天, 仍然起得晚,吃了早午饭出门逛了农夫市场,并没有买什么,只是看一看。在一个店买了厨房小工具和两只玩具兔子给小孩。中午出门去了海边Noordwijk看沙丘,早晨还在的太阳到海边时就不见了,天阴着,灰蒙蒙的,海风有些大,还好我戴了顶线帽。走了两个小时,中间累了就坐在沙丘高点的长凳上休息,吃带的水果和三明治。走前在海边吃了炸鱼,三人分食一小盒,小小的鱼块蘸上一点酱,一口一个,你一口我一口,很快就吃完了。回程的路上又在车上打了个盹。快五点到家等医生电话却并没有打来。七点去中东餐馆吃饭,头盘点了酱料和小食,几个人一定要吃到光盘才罢休,刚烤出来的大饼蘸上酱料太好吃了。主餐时一大盘烤肉,不够入味,反而没有小食惊艳。一顿饭吃了两个小时,到九点才吃完。饱餐后晃回家开始做鱼糕包饺子,一直弄到凌晨两点才睡。

第五天,早晨九点四十起床,让妹夫帮忙约了新冠测试,在家吃了早餐。开车两小时去Goethoorn羊角村,中途在Urk停了一下看了下港口和小镇,小镇里很宁静,太阳很好,走在红砖路上,偶尔碰到一只猫。每家每户的门都挺有特点,靠街的窗子被主人当成展示窗,布置得很用心。那个特色红色灯塔正在修缮,被围了起来,所以没有看到全貌。下午快两点到达羊角村,村子里很空,还没有到旅游季,常来的中国游客又因为疫情无法出来,所以村子里看着冷冷清清的。我们租了船在水道上行走,妹夫负责开船,我俩就坐着看风景。划了一段狭窄的水道去了边缘更宽阔的湖上,碰见了生猛的海鸥,我们一从口袋里掏点儿什么东西出来,它们老远就看见,立马围上来打算抢食,视力也太好了。划了一小时结束了水上观景,我们又在村子里走了会儿路,在石头商店看了看,买了两串珍珠手链,我已经很久没有买这一类生活非必须品了,跟妹妹开玩笑说,不必需的东西都是奢侈品,所以我花了20欧买了两件奢侈品。走了一圈快五点了,该回家了,返程路上又在Urk的炸鱼店吃了炸鱼虾还有青口。日落之后在港口看到了满月和晚霞。再上车时天已经快黑了。八点半到了家,开始做饭,卤了三酱牛肉,包了剩下的饺子,做了葱油饼,多的一点面做了面条,做完一点半,但刷手机刷到两点半才睡。

第六天, 早晨九点去做了新冠测试,测试地点只有一个小哥,又要录入信息又要测试,所以等了一会儿才做完。然后我们去了莱顿大学植物园,天气很好,大学里可能有些毕业生活动,咖啡馆的外面桌子上都坐着穿着正式的家长和学生。在植物园里看到很多稀奇的植物,里面还有个日式小花园,在那儿坐了会儿,看了些樱花,听了听鸟叫就要回家了。路上路过了一个正好开门的大教堂,进去转了转。在街边看到一个冰淇淋店,进去吃了一个芒果意式冰淇淋,不贵且细腻,感觉比美国吃到的要好吃。下午去了Valkenburg妹夫的妹妹家看他妈妈,我让妹妹在花店里买了一束花带上。见到了他妈妈,是个很和善的人。他妹妹的两个小孩也特别可爱。晚上到家切了之前的卤牛肉,吃了牛肉面,九点多想要出门散步,出门了却因为太冷又返回。十点跟妹妹在餐桌边坐着聊了一个多小时,说的都是些往事,十二点睡下。

第七天, 要回家了。早晨七点半起床,做了最后的收拾。这一行还是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物品,虽然体积很小,但算数量还是有点多,包括:两个咖啡勺,两个短勺,一个削皮器,两只小兔子; 一把小的圆汤勺,一本乐谱,一件blazer; 两串珍珠手链; 一个米菲兔; 三袋饼干,一个巧克力。九点半早饭吃完了之前在东方行亚洲超市买的印尼饭,三人一起走路去火车站。十点坐上了去机场的大巴,在机场外的iamsterdam那儿拍了个照。值机和安检都很快,边检队伍很长走了很久。十一点半在机场内的商店逛了逛,给女儿买了个米菲小兔。登机也用了很久,飞机上看了一部Old,一部A Star is Born,半部Cruella,然后就到了。

到了美国,入关处人山人海,排了好久好久的队才出关。见到了来接我的家属和孩子,三个人都很疲倦。短暂的自由时光结束了,我又回到了满是责任的中年生活里,回到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做清洁,上班处理堆积起来的工作,在不自由的日子里期盼下一次的短暂放风。

读书

读书丨Dreamers: How Young Indians Are Changing the World

如果只看书名,“改变世界”这几个字眼会让我以为这书讲述是杰出印度青年的故事,讲述他们的成功之类。然而我预判错误,这本书更多讲的是当代印度(男)青年如何在一个变化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功,这份成功的定义很简单,逃不脱权,钱,名三个字,实现成功的途径可以是开新媒体公司,开英语培训机构,做政府服务外包,做鸡汤大师,搞政治,当明星,甚至是搞诈骗。

通过作者的讲述,读者能够了解到这一代的印度年轻人都在想什么,追逐什么,心路历程又是怎样的。他们不少都出身微寒,很多来自印度广大的乡村地区,稍好一点的来自普通中产家庭,他们不甘于平庸且按部就班的生活,他们想要更多的钱,更多的影响力,更多的光环。作者承认她自己也不太理解这群人为什么如此出身却会有这么不切实际的梦想。他们有着野心和对成功的渴望,甚至有一些狂热和极端,有不少没有完成高等教育就加入了追梦的队伍。这个梦可以是很具象的,对那些男青年来说,无非是钱权在手,香车美女,耀眼的物质生活;这个梦也可以是很抽象的,对于热衷于通过政治来实现成功的青年来说,这个梦是让印度教占主导地位并掌握多数权利,又或者是让这个国家更加公平公正,不论什么身份都可以有上升的出路。

第一部分的三章里所描述的几位青年都还属于我能想象的范围之内,第一章讲的是几个年轻人办了一个像BuzzFeed这样的新媒体网站,叫WittyFeed,一群年轻人坐在一起挖掘编写能够带来巨大流量的内容,走的都是些标题党奶头乐的路线,公司的创始人招进来的也都是像他一样出身无名之辈却对成功十分渴望的年轻人。创始人像所有搞企业的一样,很会跟年轻人画大饼灌鸡汤。这个公司一度也挺成功,创造了很多流量。这个路线并不稀奇,很多国家的年轻人可能都走着类似的路。

第二章的英语培训机构让我想到了新东方,不同的的是,去新东方培训的大多是有出国梦的,不少最后也出国获得了高等教育,而去印度这家叫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poken English的大型英语培训机构的学员们,去做培训只是为了获得基础的英语沟通技能,好在当地找一份工作,当地巨大的客服产业对能说英语的雇员需求也十分大。作者采访了这个机构的一位明星培训师,他来自农村,以前一句英语也不会说,曾经也是这个机构的学员,后来学得很好留下来教学成了明星培训师,也算是成功了。他这一类人爬到了这个行业金字塔偏上层的位置成功了,但不知道那些学会了英语去客服公司每天接电话的学员是否也会觉得自己是成功了呢?

第三章的年轻人的生钱之路是靠在村子里设立政府服务外包点,服务包括证件照,代填政府福利申请表,采指纹虹膜之类的行政事务。这类生意让我想到了上海梅龙镇广场美国领事馆签证中心的存包服务,简直一本万利。这类外包服务本身也许有一定利润的,但收入的大头似乎是来自村民的一些小贿赂,比如给这位年轻人多塞点钱以期优先被服务。年轻人对这类贿赂也毫无道德负担,收额外的钱收得心安理得。他搞这类外包搞得风生水起,业务逐步扩大,收入也越来越多,给家里盖了房子买了车子,给两个妹妹出嫁妆,因为钱多话语权也多,家中的大小事务都由他决定。这类成功的风险在于会被人举报,大房大车那么扎眼,村里人举报收受贿赂的行为也是一抓一个准。通过这章我也稍稍了解了印度政府的行政效率如何低下。

第二部分的两章里的年轻人的逐梦之路就有些疯狂了。加入护牛组织的这群年轻人在我看来就是无事生非的小混混,通过政治来消化自己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和愤怒,进一步加剧族群分裂,做出来的事情特别疯狂,比如在情人节这种日子里在街上巡逻,看到有印度教姑娘和穆斯林小伙在一起就要上前强行拆散。这群男青年的政见显然和这部分另一章里出现的唯一女性角色的政见不同,后者呼唤公平平等,希望靠参政带来改变,通过竞选成为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位学生会主席。竞选以及后续的任职期间都是喧嚣与风浪夹杂,甚至有敌对双方在街头的武力对峙。 一位呼唤公平公正的女性的上任似乎也无法改变各种分裂的大潮。

最后一部分里想要当明星的男青年可谓是以自己的经历来了次逐梦演艺圈,然而万般努力,即使在地区选美比赛中获得冠军,也没能让其顺利进入娱乐圈获得他想要的成功,仍然在四处奔波试镜,选美比赛得冠军带来的好处也只是让他成了下一届选美比赛的评委,当一次评委得到的金钱回报可能还不够他上次参赛交出去的参赛费。钱都让组织这些比赛的公司给赚去了,因为每个参赛选手都要交不少钱。第一个男青年还在苦苦追寻中,本章提到的第二个男青年却因为非常会模仿宝莱坞巨星Salman Khan小有名气,他同样是一位出身平凡却不甘于平凡的青年,虽然小有成功,但也没能成为大明星。毕竟宝莱坞已经有一位Salman Khan了不是?

想要当大明星是个很难成的事,然而有的年轻人只是想找一份普通的工作,等待他们的却是诈骗公司,他们交一笔钱给找工中介,中介很快能给他们介绍工作,但都不是什么正经工作,诈骗公司的业务就是搞网络诈骗,行骗手段并不高明,比如装美国国税局工作人员诈骗美国人的钱,又比如骗网络用户说他们的电脑感染了病毒,然后骗对方购买原本就是免费的杀毒软件。进这些诈骗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往往都干不长久,有的干几个月拿钱走人找下一个工作,可是找来找去却发现招人的公司都是诈骗公司,有的干几个月发现了财富密码,拿钱走人自己拉几个人头创业开诈骗公司,从曾经的员工变成老板。作者问他们是否会觉得良心过不去,但他们都能找到各种说服自己的方法让自己心安理得。

作者把当代印度年轻人的期望和绝望,焦虑与失落都展现在读者面前。其实可以隐隐看出作者有她自己的价值取向,比如她知道自己大城市职业女性的身份会让她采访的一些对象不舒服,比如她有点不太理解一些年轻人对政治的狂热和神神叨叨,但她已经算是比较克制,但凡自己有这些价值流露时也大方地说出来,没有遮掩。她也尽量从大环境去理解这些年轻人为何会这样,书中她提了很多次首相莫迪,提到他的政见以及从政风格是如何影响了年轻人;也提到了年轻人之所以找工作屡屡碰壁,是因为国家对基建和教育的投入都远远不够,就业市场很小。

尽管我在美国接触了不少印度人,但能来美国学习工作的印度人在他们本国应该算是比较有特权的一小群人了,和书中提到的大部分普通的印度年轻人应该是两个不同的群体,读这本书可以更全面一点了解印度年轻人这个群体,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未来,他们的梦想和幻灭。在书的结尾,作者形容他们“unsatisfied, unscrupulous, unstoppable,” 她知道他们很可能无法触到自己的梦想,但她也知道他们不会后退回到原来的生活,用作者的话说,他们会永远“悬在现实与梦想之间” (suspended between reality and their dreams)。

It’s like flying into outer space without a return plan: No matter where you end up, the sun still shines brighter and the stars are at your fingertips. 

日常

日常丨生日,春节,情人节,相识纪念日

每年初的节庆都特别多,我的生日,春节,情人节还有我俩的相识纪念日都叠在一起。今年没有什么大动作,像往常一样吃上一顿好的就算过节了。

自从过了35岁,时间在脑子里变得混沌起来,每次临近过生日时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几岁了,数学也不好,要算个一分钟才算明白。今年的生日在一月下旬,我算了半天才算清,哦,今年是过37岁生日,37岁拜拜,要38了,又老了一岁。

一月初就跟自己张罗好了蛋糕,考虑到家属的口味,我订了水果奶油蛋糕和巧克力蛋糕双拼。生日前的某天晚上,家属抱着我问我生日想要什么,说是要送我一双溜冰鞋。我说我什么都不要,给我钱就行。

于是生日那天早晨醒来就收到了家属打来的钱,这钱其实大部分最后也都花在了孩子和家用上。周五上班时带了个大袋子,午饭时间在寒冬里走去糕点店取了八寸蛋糕,放在办公室的公用冰箱里,下班再拎着回家。那天跟妈妈打了电话,简短说了几句,她正在包包子,说是小妹想吃。我说想吃街上到处都可以买到,自己做多麻烦。她说街上买的不放心。我奇怪她怎么会做包子,她从不做面食的。原来她打电话给舅妈,让舅妈问了菜场包子铺老板做包子的步骤。挂了电话她还发了张包子照片给我。不知道她此时不怕麻烦的自我奉献日后是不是又会变成对小妹情感绑架的筹码。

周六中午做了两碗七姊的方便热干面,和家属一起吃了,就当是庆生了。下午等孩子午睡起来,抱着她围着生日蛋糕一起唱了生日歌。家属教了她说“生日快乐”和Happy Birthday,在我生日过完了之后的几天里,孩子每天还是会对我说“妈妈生日快乐!”很是可爱。双拼蛋糕还是水果的那一半更好吃,巧克力那一半对我来说还是腻了些,水果那半就很清爽,以后可以继续买水果奶油口味的,或是试试其他非巧克力的风味。

生日快过完的晚上,家属问下次生日他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我说,你看,我过生日,蛋糕是我自己张罗的,生日吃的面条也是我自己张罗的,你也可以为我张罗点儿什么嘛,做顿饭给我吃也是可以的。

春节

往年还在念书的时候,每年春节还会和同学朋友们聚餐吃一次,出了学校就没有了爱组织活动的朋友,而自己又懒得组织,今年原本台湾朋友说要一起吃火锅,结果临近过节时她们一家都生病,于是火锅没吃成。

除夕那天给家里打了电话。孩子的班里倒是庆祝了一下春节,其他的妈妈准备了红包,ppt,金币,等等,我什么都没有,给孩子套了件红毛衣就当是过节了。某天馋饺子,去上班地点附近一家中餐馆点了饺子包子糯米鸡,饺子还行,包子不行,糯米鸡孩子倒是很爱吃。这些小食在我们这种小地方很难吃到好吃的,得去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吃才行。节前在亚米买了一大箱方便粉丝,尝试了几包也觉得平平无奇,味精太多。改天把每一个品种都写个短评,留着做个参考。

本想着错过了初一,不能错过十五,渴望大餐的胃终于战胜了懒惰,我组织了四个朋友一起去餐馆里吃顿大餐,一切都安排好了,人找齐了,位子定好了,结果前一晚我却生病了,第二天也没有好转,一大早给朋友们发短信取消了聚餐,于是又没吃成。

啊,吃一顿好的太难了。自己做呢,太懒,组织聚餐呢,又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意外。

情人节

然后情人节又到了。孩子的班级在情人节之前发了个食品单,家长自愿报名凑点吃的。我准备了草莓,其他啥也没准备。谁知其他家长都让自己的小孩给别的小孩带了礼物,于是我的小孩带了别的孩子送的一堆小礼物回来,而我这个极简主义懒人老母亲却什么都没给其他孩子准备。为什么要搞礼物这么些个东西啊!被peer pressure到有点烦躁,然后孩子因为收到礼物又产生了一堆垃圾。

因为什么都没给孩子带去心有愧疚,给老师发了邮件问能不能给班级捐点款,老师发了两个卡车玩具的链接,说挑一个买给大家。这样也好,买一个大家能一起玩,只产生一个包装垃圾,如果跟每个小朋友都买一件小礼物,那就会产生一堆包装垃圾。

小孩这才上日托没多久,我已经被这种送礼文化弄烦了。

情人节对我来说也没有很特别,周六那天我俩吃了顿法式brunch外卖,周日晚又吃了顿fine dining外卖,fine dining可真贵。

各种节日过于密集,时时庆祝就弄得人很疲惫,即使只是简单点个外卖回来吃,频率超过一周两次我很快也味觉麻木起来。我可以不过节,但孩子上学了好像会被推着天天过节,看来我是逃不掉了。

日常

日常丨去芝加哥的一天

下次注意:

  1. 出行前查天气,预测行程是否会被天气延误。这次遇到芝加哥下大雪,大巴晚到了将近半小时,因为对此毫无准备,后面赶时间赶得十分忙乱。
  2. 不过从后面看来,比预约时间晚到了5-10分钟好像也没有太大关系。
  3. 签证照片这样的事,能自己准备还是自己准备吧。这次使馆拍照相机出了问题,还耽误了一会儿时间。
  4. 不管去哪儿身上还是得带点现金零钱,万一要坐公车也比较方便。

一月初得知了妹妹的病情后,打算去欧洲看她。在纸上算着假期,看看什么时候出行合适。本来是打算七月去,跟上级打报告时她提醒我三月去也行。一开始我想着如果三月去,签证来不来得及办?后来查了一阵子资料,发现申根签的审理时间是两周,好像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长。所以什么事都不要想当然,多查多问,不要在事情还没办之前就假象难度有多大,把自己劝退了(也许编程学习也不该这么劝退自己)。

1月21号买了机票,机票定下来后找上级报批了假期,接下来的几天都在弄申根签证材料,亲属的邀请信很快弄好了,然后约了签证中心周五的递签,当天凌晨大巴去芝加哥,当天回。这一次行动迅速,不像以往弄签证移民相关的东西时总是产生很多情绪,无比拖延。当然这一次也不是完全没有情绪,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觉得边境这种东西弄出来就是人为设限,然后以此牟利,我弄一次签证花去的时间精力不算,全程下来光是钱就花了几百美元。

使馆签证费$89

签证中心服务费加拍照加邮寄费用$89

旅行保险$22.67

芝加哥交通费:大巴$60.5+网约车$22.99

总计:$284.16

准备的过程中对边境这个东西产生了质疑和怨念,但同时又很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我有工作,有收入,有医保,需要假期出行上级也立马批准了,这已经比以前穷学生时代的生活强了太多。

去芝加哥的前一天,在上班的时候扫描了护照页,因为不太会用单位的扫描仪,前后折腾了快一个小时才弄好。那天晚上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后就早早睡了。准备材料的那一周,每天晚上都觉得很累。

凌晨三点我就起床了,去赶四点去芝加哥的大巴。三点半一切就绪,我装好了家属分装好的几块饼,还有我装满热水的大保温杯。打开网约车app,结果太早了,竟然没有Uber或是Lift的车,城市小了就会这样。坐大巴的地点离我两公里,家里只有一台车要留着接送孩子用。最后一刻我只好把自行车充了气,骑车去了。中西部大冬天的凌晨三点半骑车真是冷得要人老命,路面还有冰,街上空荡荡,没有什么车,更是没有什么人,后来在自行车道上见到一个行人,大冬天的凌晨这是要干嘛去?在冻僵前骑到了地点,大巴已经在街边停着了。上车没多久我就打开保温杯喝起了热水。暖和起来之后包裹好自己又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到了芝加哥远郊,正飘着大雪,进城的交通拥堵,我有些心焦,不停地看时间刷谷歌地图,计算着什么时候能到,到了之后如何准时赶到递签地点。

早晨大巴原定8点05分到芝加哥的车站,离签证中心步行40分钟,我原本打算走过去,结果因为大雪八点半才到。一下车我就赶紧踏着雪飞快地走,走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速度还是没法按时赶到。不得不打了网约车,路边等车时也在不停看表心焦,司机似乎不太认识路,绕了好久才找到我在哪儿。终于上了车,在九点差四分钟时到了。到了大厅之后其实等了十几分钟才轮到我,早知道就不浪费那车钱了,走过来似乎也误不了太大的事,这都是马后炮了。

十点办完了事想去逛逛,毕竟好久没来downtown了,但想去的H&M和牛角都是十一点才开门,时间不够。于是我在谷歌地图上瞎找了附近一家叫Do-rite Donut$Chicken的店,吃了炸鸡薯条甜甜圈(甜甜圈还是太甜了!)食完高热量垃圾食品,裹好衣帽,又踏着马路上的雪水泥水,走了四十分钟回车站。路上稍稍停留拍了些照片,我好像还没怎么见过雪中的芝加哥:通往密歇根湖的河道结冰了,但离的远的河道还没有冻结,路过的树上站满了麻雀。

这些就是我芝加哥城里一小时游的见闻了。

回程大巴又是四小时,在车上跟妹妹聊天,吐槽妈妈说的那些难听的话。想在车上睡一会儿最后也没睡着,但刷着手机四小时似乎也过得很快。三点多大巴到了,正赶上周五学生下学,街上满是人,我又蹬着自行车回家去了。

游记

游记丨重回新奥尔良

平安夜这天,我拖家带口,再次来到了新奥尔良。

上一次独自出行到此和几个朋友会面,感受了一下最后的自由,快乐不已。

然而,这一次从出行前一周就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失序十分烦躁,放假前的最后一周我有一些紧急的工作要完成,神经有点紧绷,然后孩子的nanny生病了,孩子只好呆在家,我需要在家工作好看着孩子,而我并不喜欢在家工作,因为远程工作的桌面用起来不顺畅,家里还有很多家务干扰。这样忙乱了一周后,平安夜前一晚也没能歇息一下,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的出行。平安夜这天到了机场我的烦躁就开始冒头,家属走路走在前面完全每留意我推着孩子走在后面,结果一块挡板弹回来打到了孩子的头,孩子哭了起来,我顿时就被点着,但又克制着,强压心头的火焰。

下午到了家属订的住宿后,我对住宿十分不满意,地点有些偏,要推着孩子走十分钟才到景区,沿路道路不平不方便推车,并且感觉周边有些不安全。空间小,小孩完全无法活动,时不时要担心她磕着碰着。此时我已经无法强压心中的不耐烦和怒气,整张脸都扭曲了,回想起来这可能是近几年来我情绪最糟糕的一次。后来平静下来反思自己的态度,也觉得自己很糟糕,这样情绪失控让周围的人都不好受,对于解决问题也没有任何帮助。家属安排行程订机票订酒店付出了劳动,没做好的地方可以心平气和地商量,下次出行的时候改进。家属说:“你当时的表情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回看有孩子之后的两年,我这样情绪暴躁差不多每一两个月就会爆发一次,大部分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脾气有道理,但在新奥尔良这次我觉得是自己过火了。第二天的时候他提起了这件事,我们好好聊了一下,我道了歉。

这次发火学到的是:

1. 出行前如果工作很忙,在出行前一定要先休息一下再走,沉淀一下才好再次出发。

2. 出行安排行程这种事,如果已经放手让家属去做,要么在前期就给反馈以更好地计划,要么就什么都不要说,后期出了什么问题及时沟通调整,发脾气不解决任何问题。

3. 现在带着小孩出行,小孩的需求一定是要优先考虑的,住宿空间要够大,服务要及时,住宿地点离想去的地方近,或是公共交通方便。

以上就是有孩子后第一次出行的状态。两人交谈完不别扭了之后可以放下不愉快好好度假了。

和上次一样,这次来新奥尔良也并没有做太多的功课,但它是个如此独特的城市,在街上随便走走就有很多惊喜。刚到的那两天是圣诞假期,我俩又起得早,所以头两天的早晨景区都很空旷,没有什么人。第一天是圣诞,这天我八点前就带着她出门了,在密西西比河边走了走,Jackson Square的门口一如既往有人奏爵士乐,旁边的楼上有个泡泡机不停着吹着泡泡,在清晨阳光的映射下显得很梦幻,不少游客都在泡泡下拍游客照,而我只是拍了下泡泡。上午就在French Quarter里一条一条街沿着瞎逛暴走,但很多店都没有开,不过即使开了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想逛的店。太阳当头,很快就热了起来。French Quarter就是那种很典型的非常游客的地方,建筑风格鲜明,但也少不了景区的脏乱,有天早晨我甚至路遇了一团大便,上面粘满了黑色苍蝇,我只是用余光扫到,赶紧用意念擦去脑子里留下的印象。餐馆看着也都很景区很游客,街道的石板路不太平整又窄,推着婴儿车不太顺畅。早晨找了家叫Cafe Maspero的地方吃了Jambalaya,Gumbo和Etouffe这些游客必尝的菜,还好每一份都只有一小碗,尝尝味道就好,都还不错。吃完走去了French Quarter背面的Louis Armstrong公园,在里面瞎转悠,同时等公车。

中午坐了公车去Garden District,也是在里面的街道瞎逛,看看以前种植园里的大房子。伴侣说这些大房子看着心里怪怪的,我说那是不是因为老让你想起Django Unchained里奴隶主住的房子?走在路上,南方老树的巨大树根把sidewalk的石板都掀起来,实在不适合推儿童车。在Garden District逛完后我们沿着St. Charles街一路往回走,穿过了博物馆区,在Canal Street上找了家餐馆吃了烤生蚝(Creole House Restaurant and Oyster Bar),黄油和蒜烤出来香味四溢,入口是很爽,但带黄油带奶油的菜我的胃总是不太能消化,最后那份虾的汤汁没有吃完,也被我打包带回了家,路上买了包意面,在住宿处用烧水壶煮了拌面,又吃了两顿,真是一点儿也没浪费。吃完穿过French Quarter,走了很长一段路,在下午四点回到住宿,天还是亮的,如果没有小孩,那晚上还可以继续出去玩一轮,然而有小孩的话六点多就要陪她睡觉,夜生活夜景什么的就没得看啦。

圣诞之后大多店铺都恢复了营业,整个人立马上就多了起来。著名的Cafe Du Monde早晨7:30开门,我们八点到时门口已经排了长队,好在服务窗口发餐很快,我排了一分钟就买到了油炸面团Beignet,刚出锅时外面酥脆里面软有嚼劲很好吃,很像我小时候在早点摊买的一种油炸的长方形面团,也是要粘糖粉吃。前两天总是关着门的Jackson Square也开了,我们拿着炸面团坐在里面的长椅上吃。

吃够了之后,我们就推着孩子去坐公车,去城北的City Park。这里的公车下车时居然要自己把门推开,推着推车很不方便。公园特别大,里面有小湖可以坐天鹅船,可以租自行车,有儿童博物馆,艺术馆,雕塑园,植物园,游乐园,还有Cafe Du Monde的一家分店,附近还有一个St. Louis墓园三号。公园里其实能玩一整天,但我们只潦草逛了艺术馆,雕塑园,在小湖边看了下乌龟晒太阳。艺术馆比较小,但雕塑园很大很有意思。后来在公园里散步,离开之前又去了Cafe Du Monde。下午去Downtown的日餐烧烤牛角吃了一顿好的,吃肉吃得太开心了!吃完又推着小孩穿过游人如织,过于喧闹的French Quarter,暴走了40多分钟回到住处。

最后一天了去了西郊的大学校园和公园。一大早打了个车去了西边远郊的Audubon Park,公园北面是Tulane University和Loyola University两所大学的校园。这个公园北边是St. Charles街,街沿线有电车,且一路都是那种看着至少有四千尺的大宅子。话说我以前听说美国有gated community,就是那种围起来有门禁的社区,但我从来都没亲眼见过,昨天倒是见到了,公园正北面的Audubon Place就是个带门禁的社区,门口还有个门卫亭。

公园分两部分,北边那块有水有平整的路以及大片的林子,还有两个小孩玩的playground,设施很齐全。路上全是附近居民在散步。水上有很多水鸟可以看,有个湖心鸟岛,上面栖息了几千只鸭子,十分闹腾。公园南边的部分看着就要荒芜多了,道路坑洼感觉很久没修了,靠近密西西比河的部分是一条铁路和大片的球场,没有什么人,最大的看点是一棵长了两百多年的老树。树枝垂到地上又生根长在了土里。树干上有个看着像小门的地方,感觉真的有精灵住在老树里面。

这个公园比昨天去的City Park要小一些,逛完了之后我们就沿着横穿公园的Magazine Street一路往东步行,周边的社区在Uptown,很典型的中产社区风格,整齐干净,沿街有很多商店和餐馆,比如Whole Foods,Lululemon以及不少中东餐馆。

走累了坐了个公车,去商业区的Daisy Mae买了份炸鸡,然后沿着街走去了密西西比河边的Riverwalk,那里在修,所以看着都是杂乱的建筑工地。这回又去了河边商场里的Cafe Du Monde买了些beignet和面粉,算是把城里的几家店逛齐全了。坐在旁边的码头吃完后就往回走。河边游客多,推着儿童车在人群里穿梭并不容易。下午三点的Jackson Square和French Quarter人多到爆,我们赶紧回家收拾东西了。

本来打算一直呆到31号,准备开车去周边的自然区看看,但现在小孩要上日托了,日托要求出行后至少要隔离一周才能上学,所以我们改了行程,28号就回家去隔离。可以逛的地方还剩很多,比如mid-city就没怎么去,留着下次再来。

游记

游记丨在新奥尔良和朋友告别

写于2021/12/23左右

2018年的夏天,朋友小王告诉我,她要离开美国了。收到消息,我们曾经一起念研院的几个朋友决定在她走前聚一聚。大家都还没有去过新奥尔良,机票和住宿也都非常便宜,于是我们就约在了这个非常有特色的南方城市。

晚上到了机场,和小王碰了头,一起打车去酒店。空气里是夏日的湿热,仿佛回到了武汉。酒店就在French Quarter,去周围的景点都很方便,周围有很多餐馆,可能是因为餐馆太多,到了早晨餐馆做清洁时,街道就显得有点油腻腻的。

第一天上午,我和小王去附近的Rubby Slipper Cafe吃了Brunch,餐厅很受欢迎,排了一小会儿队才有位置,我忘了自己点了什么菜,总之分量很足,我吃得撑撑的。饭后我俩沿着街道边散步边消食,看到好看的建筑就停下来拍拍照,标准的游客风格。一路上的建筑色彩鲜明,什么颜色的都有,一条街过去到了博物馆去,我俩去了二战博物馆。本人没有文化,不懂历史,只知道二战发生的大致时间段,具体发生了什么也不太知道,进博物馆补了一下历史,知道了大致的时间线,以及几大战场。不过这篇日记是出游三年半之后写的,博物馆里学的那点儿二战的知识我又都忘光了。

出了博物馆我俩在馆内大厅拍照,跟美国大旗子拍完又跟罗斯福雕像拍,拍够以后,我俩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晃荡,晃到了一条传统与现代交界的街上,一边是当代风格的高楼大厦,一边是传统带镂花铁栏杆的老楼,在一个岔道口还看到了一个大型白色圆盘型体育馆,飓风的时候灾民好像就临时住在那儿。晃回到酒店又该吃晚饭了,这时小章和小汤也到了。之前常聚的五人到了四人,小花回国了来不了,我们四人碰头后,在酒店附近找了家很受欢迎的餐馆Acme吃海鲜,因为在备孕中我不能吃生蚝,也就没尝鲜,用黄油烤熟了的牡蛎也依旧好吃。

和朋友重聚是件高兴的事,但我却有些焦虑,因为我不确定那段时间是不是怀孕了。大家知道后都很兴奋,说要去买验孕棒,然后买酒回来晚上开验孕趴体。那天白天非常热,我们一起吃了brunch,饭后在街上游荡,走马观花看路边的一些店子,最后去了密西西比河附近的博物馆,里面是关于2005年飓风的展览。我急着找洗手间,在河边的一家餐馆借用了卫生间,舒了一口气,没怀孕!还可以再多浪荡几个月。

实在太热了,大家逛得人都蔫了,进一家店喝了点冰饮,然后集体回酒店睡大觉。睡觉起来点了外卖,大家一起啃小龙虾和玉米,辣得够味。那天我们聊了些啥我也不太记得了,提了一些未来的生活,对钱的看法什么的。到了晚上,去了小汤找的一家在CBD的中高端餐馆吃了顿。

最后一天大家都要回去了,我的航班在中午,那天我很早就醒了,在窗前看到了远处的日出。七点多我独自出门,坐着古老的电车去了花园区,那里以前是个种植园,有很多特色老建筑,我沿着街道东逛西逛,还逛进了一处墓园,因为是早晨,墓园里特别安静,我一个人在里面还觉得有点瘆人。这个花园区很明显已经士绅化了,新奥尔良那么多非裔人群,我在这个花园区看到的却寥寥。拍够了照片我回到了酒店,几个朋友才刚起床,收拾了就准备去机场。大家就此告别。

那年的后来,小王去了新加坡,和恋人终于不再异地,结婚了;小章继续念博士,后来念完回国了;小汤和四月才结婚的爱人一起迁居加拿大;我回到博士项目里继续苟延馋喘,怀孕当了妈妈,博士退了学,留在了美国的小城市。自上次的一别,再加上疫情,我们再也没有重聚过,仅仅是通过微信聊过几次视频。

我们的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行不再那么容易,家里有孩子牵着,外面有病毒挡着,那些自由自在的日子在和朋友告别后也慢慢没有了。

明天我又要去新奥尔良,这次是和伴侣和孩子,体验一定会很不一样,希望这次不要拖三年才写日记。

总结 读书

读书丨The Privileged Poor

穷人家的孩子进了精英藤校后是什么样的体验?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大学如何制订更好的政策来更好地支持穷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这本书描绘了两个穷学生群体,一个是高中时通过选拔机制进了精英私立高中,大学也在精英教育体制里的穷学生,作者称为the privileged poor,另一个是从未体验过精英教育,大学却突然进了精英学校的穷学生,作者称为the doubly disadvantaged。作者的学术贡献之一就是区分了这两个群体,并论述了这两个群体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The privileged poor在青少年时期进了精英高中,学校制度行事风格和精英大学大同小异,他们年龄小,适应力强,很快适应了和他们以前所在的社区公立高中完全不同的教育环境,并学会了如何利用学校给的丰富资源更好地发展自己,开拓眼界,这也让他们在接下来精英大学的生活衔接顺利,知道怎么申请海外学习项目,知道如何和富学生们谈论游学经历,同时因为高中时就接触过这些富有的同学,知道如何跟他们打交道,对他们的富有也习以为常。他们也知道如何像富学生一样积极和教授以及行政人员建立关系,最大化使用office hour,以获得推荐信,实习机会,工作机会等等未来的实惠。

The doubly disadvantaged体验就完全不同了,身边学生的富有让他们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贫穷,当富学生谈起他们的海外游学经历,以及日常的高额消费,这群穷学生会深感格格不入。他们从没去过高端的场所,即使通过学校的机会去了那么一次,他们的穿着也会让他们在人群中倍显突兀。他们不知道office hour是干嘛的,也不太愿意主动去接触教授,常常上完课就和教授没有交互,如果没有和课程内容相关的疑问,他们一般也不去office hour,不像其他熟识了规则的学生有事没事就会去找教授吃饭喝咖啡建立关系,留下印象。不仅如此,他们在家受到的道德教育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把作业做好把考试考好就行,和老师套近乎在他们看来是不道德的,他们也没意识到在大学里和老师社交对他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我觉得穷学生的这种道德观很有意思。这种道德观究竟是哪里来的呢?是不是社会上层给下层编织的一个谎言?富人告诉穷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然而他们自己却从不搞努力这一套,把力气花在搞人际上,倒是穷人信了这一点,老老实实啃书考试,然而却并未获得像富人那样的成功。当然这并不是作者要讨论的点,而是另一个研究话题了。

尽管the privileged poor比doubly disadvantaged学生更好地适应了精英大学的生活,有更多的文化资本,然而这两个群体在基本的物质没有得到保障时,受到的限制是一样的。春假里食堂一关门,他们就没有了一顿饱饭可以吃,需要绞尽脑汁喂饱自己,有的走很远的路去便宜些的超市买些廉价食品度日,有的需要提前从学校食堂偷偷囤一点吃的,有的学生甚至只能靠多和男人约会让男人买单才能吃饱饭。学校之所以在春假里关闭食堂,是预设了所有的学生都会离校出行,要么回家,要么出去玩儿,没有考虑到穷学生们有的无法负担回家的机票,有的家在附近却早已和家庭断绝关系,有家不能回,只能呆在学校。

另外,相比富学生,穷学生们在选择学校的提供的个人发展项目时,第一考虑的就是钱,这些项目是要自掏腰包还是会另外发钱?穷学生因为经济限制,不得不选择比如清洁校园这样能发些工资的项目。这让他们的处境十分尴尬,上一分钟和富同学们还同坐一间教室听讲,下一分钟就扛着清洁设备清理这些富学生脏乱不堪的卫生间。

作者提出,穷学生踏进了精英大学的大门,并不意味着学校给了他们足够的归属感。学校有时候想当然地以为所有人都熟知规则,并不了解其实有学生连office hour的功能都不知道。占学生群体比例很高的富有学生让他们很难有归属感,有一些资助项目也常让穷学生显形,在人群里凸显出来,令他们尴尬,这些都是学校可以在政策上改善提高的点。读的过程中,我感到穷学生往往是敏感的,意识到贫穷并感到难堪,当然这并不是他们的错,错在那些生产和制造穷人的机制,以及让穷人对自身贫穷感到羞耻的文化。

最后,作者提出了他的政策建议。他说,更早一些接触到精英高中的教育能帮学生们快速适应精英大学,但这并不是说从贫穷公立高中选几个好苗子放到私立高中就完事儿了,修复贫穷社区破败的公立高中系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好的资源去发展才是正事。我觉得,修复一个系统比选拔几个好苗子要难多了。贫穷带来的问题需要长期的解决办法,也没有什么短效药。如果我是一个贫穷学生,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一个系统变好,短期对我来说最有益的也就只有被选中进私立高中,逃离一个混乱不堪的系统,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日常

日常丨忙碌而平静的感恩节

周四是感恩节,但其实从周一开始,上班的地方就比较安静,每天事情并不多,一上午就能忙完。周一孩子爸爸带了十个小时小孩,周二孩子去了nanny那儿,周三原本也是孩子爸爸带一天,后来我请了假在家远程工作,顺便带下午这一班的孩子。所以感恩节假期实际上从周三下午就开始了。

有孩子后的假期都不是真正的假期,每天两人还是要分摊任务带小孩。感恩节这天,外面特别冷,我窝在家里带了一整天孩子,中午孩子爸爸去取了份tandoori chicken的外卖,两人趁着孩子睡午觉时吃了饭,算是过了节。现在每每过节都是特别简单地弄点吃的,稍稍庆祝一下,不喜欢折腾节庆装饰,简单吃一顿,打扫一下家里,也就算过了节了。下午本打算带着孩子去一趟东边的亚洲超市,抱着孩子都走到车边上了,冷风直吹,觉得太冷了,退回家里窝着了。下午孩子爸爸和他久未联系的好友电话,一讲就是三个半小时,一直讲到天黑。

周五的街上仍然很空,周四在家憋了一天的我实在想要找个由头出去转一圈。早上起床工作了一会儿,然后上午一家人开车去东边的大型亚洲超市买了些东西,中午用买来的西北裤带面做了油泼面两人一起吃。下午和晚上准备周六在家百乐趴要吃的菜,一个麻辣虾球,一个鱼香千页豆腐,倒腾完睡了一觉。这天还趁着黑五结束之前终于买了个扫地机器人。

周六一早去了东边最爱的面包店买了面包,然后去南边的市政垃圾站处理了一些泡沫包装,都是之前买的几件家具的包装,不能直接扔到自家回收桶,要自己去市政垃圾站扔,我把家里大大小小能找得到的泡沫都搜集了起来,一并扔掉,每次扔完垃圾心情都十分舒畅。希望近期不需要再买什么大件了,处理垃圾真是件头疼的事。

丢垃圾回来后带孩子去了一个卖场旁边的西班牙语沉浸项目, 小孩第一次去,认生,一开始哭闹,还有点害怕里面另外一个大几岁的孩子,不过二十多分钟后她就好了很多,和里面的老师一起玩,到四十五分钟的时候我确定她不会再哭闹,就偷偷溜了出去,在一边逛厨具店和超市。后来她在那里独自呆了快一个小时,老师都没有打电话给我,说明她玩得很开心。这样的儿童项目真是很好,开在商场旁边,父母把小孩放在那里两小时,就可以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下午两点前在为百乐趴做最后的准备,清洁边边角角,忙得直冒汗。小孩睡午觉失败,她爸爸只好带她开车出去,好让她在车上睡着。两点半时客人陆陆续续来了,三点多到五点是高峰,来了一屋子人,特别热闹,我也吃到了不少好吃的,有墨西哥炒饭,土豆牛肉,藜麦沙拉,火鸡,土豆泥,韩国紫菜卷,韩式米糕,玉米蛋糕,南瓜派,奶昔。小孩子们性格各异,有的安安静静自己玩自己的,有的好奇心重东摸摸西看看,有的闹腾满屋跑,我自制的纸板滑梯成了几个小孩子的最爱,小孩子胆子也大,滑梯有些陡,却不让大人扶自己爬上滑下。要照顾客人,照顾小孩,我在人群里来回穿梭,请了不少朋友来,但并没有跟每个人都说上太多话,每个都只是草草地聊了几句。就在不久前我还是个社恐,不喜欢社交,现在为了小孩竟然也组织起了这样比较大规模的社交活动,六点多时客人都散去了,留下了很多食物,我竟然没有觉得特别累,反而有点兴奋。剩下的食物吃了好一阵子,也省了我再做饭。

周日需要休整一下,周一就又要上班了,上午带着小孩去了Home Depot,买了一块长的木板,找店员切成了几块,用作储藏间的收纳架,店员是个高个子的年轻小伙,隔着口罩也能感觉长得很帅,切木板十分娴熟,我抱着孩子在一边看着竟然花痴起来。木板拿回家装好之后,我重新归置了里面的杂物,整理完后清爽多了。 

四天假期忙了很多事,充实平静且满足,这种状态很好,如果说今年有什么需要感恩的,那就是感恩自己找到了一份工,虽然钱不算多,但有收入就是好的,我也很知足。希望在这种平和和平稳中慢慢积累力量,然后能往上冲一冲就再冲一下。

日常

日常丨疲惫火鸡

写于2021/12/12

今天清理冰箱,终于扔掉了最后那一小碗无法下咽的火鸡,它在冰箱已经呆了三周多,每次打开冰箱,我的眼神锁定在它身上,下定决心说忍一忍就吃下去了,可最终还是不想委屈自己的舌头和胃。清理掉后,心中一块大石算是卸掉了。

说起这个火鸡,全怪我自己。

在美国呆了快十年,我从未在感恩节烹过火鸡,有一次过节受邀去朋友家吃了一回,心想这又干又柴又没什么味道的玩意儿为什么会成为节日中心?

今年感恩节前夕,我在上班的地方组织了一个百乐趴,作为组织者我想着多出点力,最后脑子一发热,决定烤一只火鸡。这脑子一发热做的决定导致了接下来一个月里的无数麻烦。

首先,这火鸡去哪儿买呢?我,一个本地小农户热心支持者,决定找本地农户。百乐趴前十天,我在网上预付了50美元,订了只火鸡。过了几天,农户发邮件,说火鸡到库了,11月20号那天送货。我傻眼了,20号?可我的活动在19号。等着送货肯定是不行了,我决定亲自上门去取。一看农场地点我又傻眼了,一直以为本地农户再远也不会超过半小时路程吧,结果去这家需要开50分钟的高速,来回差不多要两小时。

要继续脑袋发热开车两小时去取火鸡吗?还是去超市再买一只火鸡算了?我掂量了一下,开车两小时很痛苦,可是去超市再买一只火鸡的话,那我就得费劲做两只火鸡,费劲吃掉这些火鸡,好像更痛苦。然而,我当时并没有考虑到退货的可能。在非此即彼的黑白思维里,我忘了还有第三条第四条甚至第五条路可以走,比如把预订的火鸡退货,比如干脆就不带火鸡去百乐趴了,比如就算买了第二只火鸡把另一只送人。

脑子已经短路的我在周日的午间孩子睡午觉后,迅速出门开车上了高速,拿了驾照这么久,我从未独自开过高速,下了高速后我又在高低起伏的乡间路上开了一会儿,终于到了农场。那天阴冷,我把车停在了农场入口,下车后只听得风呼呼得吹,远处拴着的狗见我一个陌生人,开始狂吠。农场主布莱恩,一个高大结实的大汉,带我走进了仓库,它问我想要多重的火鸡,说12-16磅的都有,毫无常识的我说,那要只大点的吧!他去冷库取出冻的邦邦硬的一只火鸡,有两个篮球那么大,过秤,按计算机,要九十多美元,我咬了咬牙,补了四十多美元,抱着这只冰坨子回到车上,又开了五十多分钟才回到家。

到家后,火鸡太大,冰箱装不下,我又费了一阵子功夫,把冰箱里的东西挪出来,调整了隔板的高度,终于塞下了这个大家伙。这么大,该不会要烤火鸡的那天它都还没解冻完吧?接下来的每一天,一打开冰箱,我就按一按火鸡,看看解冻得怎样了。第一天过完,也就翅膀和腿化冻了一部分,我的老天爷,怎么这么慢!

到了周三晚上,总算是化冻得差不多了,我取出火鸡,从胸腔里抠出了最后一些冰块和冰渣,照着Gordon Ramsay的菜谱开始给火鸡的皮下塞调好味的黄油,用掉了四块黄油,费了好大的劲,然后把火鸡用锡纸裹上,放进冰箱,就等明天开烤了。

周四那天原本准备中午骑车回家一趟,把火鸡放进烤箱再骑车回去上班,等到下班火鸡应该就烤好了。上司准许我周四下午在家工作,同时烤火鸡,毕竟烤这只火鸡其实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我还是自掏腰包,倒贴了不少时间还有精力。

Gordon Ramsay做火鸡的视频我已经看了好几遍,先高火十分钟把火鸡上点色,然后取出,在火鸡上贴上培根肉条,做完最后的处理,我把这只硕大的火鸡放进了借来的大烤盘里,又放进了烤箱,松了口气,我以为,接下来就是等着它在烤箱里呆上四五个小时就好了。然而事情并没有我预想的那样简单。

我在一旁边工作边盯着烤箱里的动静,没过多久飘出了肉香,闻着还很是那么回事儿,我打开看了看,为什么才烤了一个多小时就已经看起来干干的,那么多黄油和培根难道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吗?疑惑之中我想了想菜谱的步骤,并没有漏掉什么啊!在隐隐的不安中,我没有去寻找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让火鸡继续在烤箱里呆了几个小时。期间把图贴上豆瓣,有豆友指出菜谱里说每半个小时要淋一边烤盘里的汁,这时我才又把菜谱视频仔细看了一边,发现自己漏掉了baste it every so often这句。我做了一点最后无谓的挣扎,频繁浇了几遍汁,但已经于事无补,火鸡看着已经干柴得不像样儿,带油脂的皮都已经干得像一片橡胶。

好吧,烤火鸡已经失败了,把火鸡继续晾了一晚上让它入味,晾火鸡的同时我开始做浇汁,又产生了一大堆非常鸡肋不知道怎么办的混合食物渣子。最后我开始拆鸡,切到鸡胸肉时,鸡胸硬如磐石,我心如死灰,拆出嚼起来干柴无味的火鸡肉一大盘子,也不知明天会不会把别人的牙给磕了。

百乐趴活动这天终于来了,由于我几周前就开始到处广播说我要烤火鸡,这天活动之前,大家碰见我时纷纷问我火鸡烤得怎样,我哭丧着脸,诚实地说,哎,烤的不咋滴,又干又柴。同事们纷纷安慰我,说,肯定没那么糟啦!火鸡本来就很容易烤干!然后我又吐了下槽,说不明白为什么感恩节这天要吃火鸡,鸡肉明明更好吃,最后得出结论,可能硕大一只火鸡代表着丰盈丰收吧,寓意吉祥。

中午的时候这只丑媳妇终于要见公婆了,我摆出去,对大家说,这只火鸡,如果你觉得好吃,那功劳归我,如果你觉得不好吃,那怪火鸡。一顿两小时的饭下来,火鸡光景惨淡,我指望着至少吃掉三分之一吧,末了发现好像连五分之一都没吃掉,于是我又扛着这一大盘自己头脑发热弄出来的麻烦回到了家,手臂发酸的同时内心嘲讽着自己的愚蠢,同时又要安慰自己说,哎呀呀好歹在美国呆了这么多年也要亲自体验一下做火鸡嘛!不过体验完这次我估计未来十年都不会再体验一次了。

到家之后继续为这火鸡操心,这么大一盘嚼之无味的玩意儿,到底要怎么消耗完!我煮了一些火鸡粥,炒了一些火鸡饭,只消耗掉了一点儿,又用老卤煮了一些然后炒菜,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还剩下一大碗和包在锡纸里的一小包,被我塞在冰箱的角落,好不容易终于把火鸡粥火鸡炒饭和炒火鸡吃得差不多,打开冰箱发现还有那么多,行吧,那我再煮点火鸡粥,打开盖子一股味道飘来,已经放坏了,一边觉得浪费可耻十分罪过,一边又庆幸终于不用再吃它了。倒进垃圾袋,拴好了,丢进垃圾桶,如释重负。然而火鸡味三日不绝, 冰箱里和垃圾桶里仍然飘着让我已经生厌的火鸡味,时时提醒我自己干出的傻事。

就这么只火鸡,生生把我折腾了一个多月,万分疲惫,以后我是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

日常

日常丨从城东骑到城西

十月的第一天是个周五,有钢琴课。我住城西老师在城东,离我七公里,平时开车去,穿过周五晚高峰需要20-25分钟。过去的这两个周末家里的车被开去旅游了,没车顿时不便了很多。上周五坐公交去,得掐着时间,生怕错过,坐了两路车到地点,去45分钟回45分钟,够我再上两节课了。这周我原准备打个Lyft,上课前30多分钟一查,晚高峰价格竟然要25美元,而且等待加开过去要30分钟,骑自行车也是30分钟。我飞速计算了一下,决定骑车,好在城西到城东有大段的自行车道。

去的路上,天还比较亮,因为赶时间,我蹬车蹬得飞快,秋天傍晚的微风吹在脸上很舒服,没有了夏天的燥热,深秋夜里那种凉也还没有到来,不冷不热刚刚好。经过湖边时,看到粉色的晚霞倒映在水面上,停下来拍了几张照,又继续往前。市中心湖边的观景台下面,倚着不少钓鱼的人,因为骑车才发现了这些人,平时开车去路上也留意不到。骑着骑着天黑了,车子没有前灯,我把手机电筒打开,握在手里当前灯。自行车道上有行人在黑暗中边走边说笑,完全没注意到自行车,一些空旷的草地上也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聚集。空气里飘着大麻味。

我小心地规避着行人,同时又要在岔路看清道路,不能走错。但最后还是走错了一个岔道。这段自行车道我只在几年前骑过几次,那时候刚来,骑着车子探探地形,后来在城西安了家,就很少来城东骑车瞎逛了。

结束了自行车道的那一段,又回到了平时常走的熟悉的公路上,上课时间已经到了,我还没到。最后迟到了5分钟,心慌意乱之下弹琴弹得并不怎么好。老师提醒说早到5分钟让自己进入状态可能会好很多。

上完课本打算乘公车回家,但却错过了,于是全程骑回家。回程不用赶路,加上天黑,我心态更放松一些,慢悠悠地骑着,不再奋力猛蹬。路上发现一片黑暗里亮着的大片白灯,铁路旁的这块空地上不知什么时候建起了一个滑板公园,我绕进去看了看年轻人在里面释放荷尔蒙,瞅了两眼就走了。接下来的路上没有什么新的风景,都是熟悉的路,刻意避开了太黑的地段,在亮堂的大马路上骑回了家。

骑车的时候想起了从前骑车的日子,2005年的远程骑行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2015年一个人在慕尼黑漫无目的地一路骑车到边郊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能独自漫无目的地骑车多么地自由,而那种自由已经早已不在,当下的生活里只剩下成年人的责任。

我羡慕那些周五傍晚能坐在草地上吸大麻的年轻人,羡慕滑板公园里自由玩乐的年轻人,但属于我的玩乐年代已经过去了。

日常

日常丨上班前后

上班之前,每天的工作是带小孩,时间相对自由,可以带着她去这里那里,差不多每天都要去Trader Joe’s逛一逛打发时间,看看出了什么新产品,带她去Target买东西,带她去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带完孩子之外的生活比较随性,想起来就去二手店,石头店,植物店,面包店逛一逛,也在Nextdoor上逛一逛,在路边闲逛时留意身边的事物,花鸟虫蘑菇房子。练琴的时间也会多一些,一周七天能练个四五次。因为时间相对自由,心境上会放松一些,也更有兴致去观察周边,做些记录。

上班的头两周特别忙,回到家再带完两个小时孩子之后脑子都是蒙的,有天下班带着孩子出门险些出了车祸,又一次晚上做完饭忘了关火,早晨家人起来发现食物已经烧焦碳化,还好是小火没引发什么火灾事故。过了这头两周之后又没那么忙碌了,每天竟还有几个小时的空闲,于是我也研究起了摸鱼之道,想着如何更有组织更有效率地上班摸鱼时提升自己,或是更加系统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目前有以下一些想法:

1. 完成Cousera上的一门写作课并持续写作。

2. 完成之前花了30美元买的水彩画课,或是去了解下彩铅课

3. 继续学习编程。

4. 学印地语和韩语。

5. 考个房产经纪 

6. 考个职业整理师 

7. 看之前想看却一直没看的闲书

8. 学习缝纫

9. 研究烹饪

九月底写作小组又重新恢复了见面,我在上班时间里摸鱼完成了本周的写作任务,小组见面时得到了很好的反馈,接下来准备更加积极地写作,最好能每天都写一点,不管是写日志还是写别的什么。

上班之后没有太多闲适的时间了,一切都要有规划和安排,虽然这不是我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但经过两周的适应也很快调整过来了。现在的工作我不能说多么有趣,但有工作能学新东西并且有些收入总归是件好事。工作也强迫我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计划和规律起来,我几十年来都没怎么早起过,现在也是每天七点起床八点上班,晚上十点睡觉。

上班路上我也会留意一些有趣的事,算是给比较机械的上班生活里添一些乐子。有一天我前面有位爸爸骑着车载着女儿,女儿在后座,身体往右倾斜,伸出手够着摸路边的植物,这一幕算是那天上班路上的趣点。每天去办公楼要上一个大坡,是平凡生活里的小挑战,上班一个大坡要骑上去,回家也有一个大坡要骑上去,是否顺利蹬到顶则完全取决于那天的状态和心情。有时候下楼去洗手间,经过楼梯间的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森林,我会留意一个枝条上有多少叶子黄了,什么时候变的色。午饭间如果不那么困,也在楼边的林子里走了几次,多体验一下漫长冬天来临前最后的好天气。

进入了这种规律生活凡事规划的生活状态后,我也开始更积极地和朋友保持联系,约前同事或是系里的同学出来见面,参加妈妈小组的活动,和聊得来的妈妈单独约见,去参加朋友的小提琴音乐会。总之上班以来状态还是很好的,上班好过当全职妈妈好过念文科博士。希望这种良性的状态能持久一点,如果能把锻炼身体这件事提上日程那就更好了。

总结 观影

观影丨英文系主任

多年前知道Sandra Oh时,她是《实习医生格蕾》里干练的医生Christina Yang。当初看《实习医生格蕾》还是因为我一直关注一位出了国的本科同学。那时很羡慕她,因为她出国了我没出成。看到她的日志里提到这部剧我也就看了起来。我不喜欢剧中女主Meredith个人生活里的那些拖泥带水和纠缠,更喜欢Christina Yang,虽然她衣服都没时间洗,屋里乱成一团,但专注事业,且个人生活也不像Meredith那么戏剧化。那时我就想成为Christina Yang这种事业型的人。

十几年之后我终于生活在了国外,Sandra Oh的演艺事业早已起飞,这部《英文系主任》里,她的角色依然是事业性女性,演员演技让人印象深刻,不同场景下的面部表情实在太精准,尤其是她和养女珠珠互动时,眉眼里传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感情不是随便哪个演员就能做到的,她的眉毛为什么那么灵活,到底是怎么控制的?

Sandra Oh的演技自是不必说,这部剧就故事性来说可看性也很强,对学界生活感兴趣的人也都可以来看看。片子只有六集,但揭示了当下学界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人文专业的困境,老白男教授们的傲慢,少数族裔女性教授们受到的隐性歧视,学生和教授观点上的冲突,社交网络对事件的断章取义和病毒式传播等等。学界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一部短剧无法揭示一切,也无法给所有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只能在简短的戏剧冲突中让观众短暂思考一下。

这些问题我虽不敢说有多么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但在学院呆了将近七年,多少也有耳闻,一些也有亲身体会。和家属一起看剧时,他说:“你不觉得这种学院生活很致郁吗?” 致郁是我后来几年才体会到的,但初入圈时,Sandra Oh在片中饰演角色的生活,就是我当时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当时想的是念完博士找教职,做研究,搞定身份,不结婚,收养一个女儿。他问:“真的吗?你真的这么想的吗?你看看这女主工作上的一堆烂摊子!”

当然是真的那么想!入圈的时候眼里只看见光环,根本没去了解另外的一面。

如今我退圈了,没成为Sandra Oh饰演的任何一款事业型女性,刚刚找到了一份非常普通收入较低的工作,但我没有什么怨念,已经接受了现实,能找到份工作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过往

过往丨石头记

最近在豆瓣发现了一个小组,叫“爱捡石头”,一位组员贴了一盒石头的照片,是ta小时候捡的。看到那盒石头,我又想起了小时候。那时我常去江堤外一个预制板厂旁,那里有好几大堆石头,我蹲在石堆上,在里面刨啊刨,每当找到好看的石头就高兴得不得了,那是童年时期仅有的一些快乐。

我住的镇子太小,没有什么丰富的生活。课外娱乐不多,节假日一般去镇北的人民公园,坐坐小火车和旋转飞机就很快乐,但这种快乐要花钱,所以只有在春节这种特殊的时候才会去。平日放学后或是周末,有的孩子去小河沟钓小鱼小虾,有的爬树,有的在街上闲逛,我不爱去水边,大人说水里有血吸虫,我也不敢去。我的童年乐土在江堤外,去那里野炊,放风筝,捡石头。

说起来,我开始捡石头是因为另一个同学,她和她妈妈都是心中有美且手巧的人,她家的阳台上种着花草,她妈妈给她织的毛衣很别致,上面有卡通图案。她捡来的五颜六色的电缆线被妈妈做成了可爱的迷你桌椅,她还给我玩过她妈妈用几块玻璃条做的万花筒。她给我看她捡来的石头,石头放在装了水的玻璃瓶里,看着光滑透亮。

同学告诉我江堤外可以找到好看的石头。于是去堤外找石头就成了我的爱好之一。有时我和同学一起,有时我一个人去,大人似乎也不担心我会走丢。江堤外特别空旷,几座民宅零星散落在空地上,远处有一座小的庙宇,还有一个预制板厂,旁边大堆的鹅卵石就是制板的原材料。平时石头就那样堆在那儿,似乎无人看管。蹲在上面刨石头,似乎也从没有人来轰我走。

石头堆很高,我总是先走到最顶上,那里方便坐下,或是蹲着。随机选一个挖掘点,我就开始用手扒拉来扒拉去。石头那么多,我究竟在找什么样子的呢?那种颜色鲜艳且半透明,上面有着特别花纹的就是我要找的了,我找到过那种层层叠叠带线条花纹的,也找到过带小圈圈花纹的,红色的最漂亮,对着阳光看像宝石一样,但只要是那种半透明状的,什么颜色都好看。这样的石头并不常见,有时扒拉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颗,盯着一堆石头久了也容易眼花,不容易发现目标,这时候我就会换一个地方继续挖,到该回家吃饭前总能找到那么几颗。

正因为稀少,所以每找到一颗漂亮石头我都欣喜万分,小心翼翼放进口袋里,生怕掉了。回家的路上心情雀跃,但同时又担心弄丢石头,所以一回到家就会立马把石头放进玻璃罐。慢慢地,罐子满了起来。我把罐子里装上水,放在有光的地方。这些石头在水里对着光才最好看。水要经常换,不换会发臭,石头上也会生“水锈”,蒙上一层白色的沉淀物。换水的时候,我总把石头捏在手里摩挲,感受一下石头表面的质地。最喜欢的那几粒我会单独挑出来,对着光看了又看。

除了去堤外捡石头,每当我经过建筑工地看到石头堆,都会多看几眼,有时候也趁人不注意去扒拉两下,期待有所收获。看到铺好的鹅卵石路,有时都会仔细端详嵌在里面的石头,看看有没有好看的。有时河道边也会有石头,但扒拉几下就翻出蠕动的不知是什么玩意儿的东西,所以堤外的那几个大石头堆才是我最有收获的宝地。

捡石头的爱好在我父母看来十分怪异,我常常独自去寻找,他们更是认定我是个孤僻的怪人。有时候向旁人提起我的这个爱好,他们带着嘲笑的口吻,“她喜欢捡biebie(方言里“石头”的意思)”,说完便会哈哈大笑。那时的我被嘲讽会有些受伤,当我反抗这种嘲讽,他们更是会讥笑我脆弱敏感,“鼻子尖都挫不得。” 我继续捡着石头,在找到一粒美丽石头的欣喜中忘却他们的嘲讽。

然而我的石头们最终难逃被丢弃的命运。我的妈妈对它们感到厌恶,我的珍宝在她眼里毫无用处,还白白占地方。“看我迟早把你的石头给扔了。”我并没有把这句话当回事儿。有天我回到家正要倒腾石头,却发现它们不见了,问我妈看到没,她说扔了。我又气又急,跑了出去,石头已经被扔在路边,我赶紧捡回来几粒,但大部分却已经找不到,可能被来往的车轮给带走了。我气哭了,却又无法和我妈争辩抗衡。后来我去外地念高中,再没有时间捡石头,仅存的一些石头留在了家里,搬了几次家之后也不见了,估计最后还是被我妈扔了。

很多年以后我在所住的美国小城一家小店,遇到了这些美丽的石头,才发现原来它们的学名叫agate,也就是玛瑙。店里什么石头都有,紫水晶,玛瑙,碧玉等等,被分类放在带方格的小盒子里,经过抛光的石头十分光滑,不像我小时候捡的那些多少有瑕疵。一美元一粒,我挑了两粒博茨瓦纳玛瑙,但好像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稀罕它们,可能是物以稀为贵吧,买来的总是没有自己千辛万苦找来的好。

后来在加州的一些海边,以及苏比列尔湖的一段湖岸边,我又发现了鹅卵石堆,看到它们我兴奋不已,海景湖景也不看了,拎着袋子去捡石头。在苏比列尔的湖边,我挺着怀孕六个月的大肚子,让老公自己去步道上转悠,我找了块木条当板凳,坐在湖边就开始找石头,收获不多,找到了小小的一粒玛瑙,但小小的一粒却带来了大大的快乐。

曾经那样美好的童真被成年人嘲讽和压抑,后来又因为生活东奔西走而无暇被顾及。这么多年以后,我坐在湖边,听着湖水声,拿着找到的那一小粒玛瑙,对着蓝天给了它一张特写,尽管腰酸背疼,心中却满是快乐。

后记:因为写这篇日记,想起了小时候一起捡石头的玩伴,我们已经有二十多年没联系了。这两天通过其他认识的人拿到了这位童年玩伴的联系方式,约了视频聊天。她现在仍然很爱捡石头,不过住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什么地方给她捡了。我以为她妈妈不像我妈妈一样扔掉石头,结果她说她妈也曾经把她的宝贝石头从三楼扔下去,她夜里拿着手电筒去楼下救了回来。

姐妹

姐妹槽丨二手店情谊

从前和妹妹的联络不多,一个月约着视频电话一两次,很多时候都是在跟家人电话后需要找彼此吐槽。现在我俩却因为逛二手店这个共同爱好多了些联系,平日里的随机交流也多了些。

“看我最近看到的好看的盘子。” 我妹把她看到的好东西的照片发给我。

“我最近淘到了这个罐子。” 我也会把买到的好东西的照片发给她。

我们分享二手物品的照片,也分享发现的二手物品背后有趣的故事。

“我最近在garage sale上淘到几本中文故事书,里面还有当年的购书发票。” 我告诉她。

她则写了一篇豆瓣日记,讲她淘到的物品背后的故事,我去读了读,特别有意思。

“哎呀,最近买了太多盘子,不能再买了,家里放不下了!” 我跟她说。

“你需要买个餐具柜!” 她会怂恿我。

“那太不极简了!我还是应该少逛点二手店,不能每周去,应该改成每月去。”

“可是那样就少了很多乐趣!” 她说。

啊哈,还是我妹懂得逛二手店的乐趣,每周在里面花个八块十块钱淘到自己喜欢的,比什么都快乐!

有时候还会有神奇的发现,比如她发给我一件在二手店发现的东西,我发现我竟然有那样东西。她发给我一个蓝色的小碗的照片,我发现我有;后来又发给我一个蓝白花纹的小碟子的照片,我发现我也有。“这个盘子我有!你看看背面,还是民主德国生产的。” 每每遇到这样的巧合我就很激动。我俩地理位置离了十万八千里,在二手店里却会发现同样的东西,说明商品全球化,也说明我俩的品味差不多。

二手店逛多了我俩就开始琢磨创收。

“我朋友建议我在Etsy上开个店。” 我说。

“但其实卖不出什么价钱啊!” 

“是啊,我只想到了一种有利润空间的卖法,就是走量,批量运去海外卖。”

“我还会希望物品在本地交易。本来我们买二手也是出于环保,要是卖去海外,运输啊打包啊又会产生很多垃圾。”

“对吼。” 

所以两个环保小卫士的创收的希望就这么破灭了。

但希望还在!最近我发现美国和荷兰有互惠协议,我若成为公民即可申请去荷兰创业什么的。

“你说我去荷兰搞个什么生意呢?” 我又开始畅想。

“我到时候开个二手店,你去给我的店子当买手,到时候你就只用去各处搜罗好东西就行了。” 希望贫穷二姐妹的美梦成真,早日团聚一起开二手店。

日常

日常丨今天是个好日子

这周依然是非常忙碌,周一面了个试,周二带小孩去一个playgroup的开放日,周三跟孩子约了playdate,周四原本小孩要送nanny,但nanny的孩子病了,所以我带着她去西边的一个公园见了朋友,匆匆聊了几句,有小孩在小孩似乎就成了中心,也没聊几句成年人的话题。周四晚上看到另一份工作的面试官的邮件说要电话聊聊,回了邮件约了周五聊,内心隐约感觉这份工作有戏。晚上和朋友在Chowbus上点了一些中餐,等着周五一起大吃一顿,庆祝当妈妈两周年。

周五孩子送去了nanny那,可以专心处理自己的事了。早上九点面试官在约定时间打来了电话,告知我得到了这份工作。我问了下一些细节,告诉她我下周五前会给她答复。挂了电话立马邮件约了这份工作的人事了解薪资详情,同时约了职业咨询师了解如何谈判要求更高的薪水。九点半跟另一位在学校工作的员工聊她的职业经历,了解了一点新的东西,对方是中国人,有一个刚八个月的女儿,跟她谈完工作的事又商量了有空约playdate的事。

忙完了工作相关的事,出门去买了些水果,为明天孩子的生日会做准备。接着孩子爸爸开车送我去市区取蛋糕,出门前我把小冰箱清理了一番,为蛋糕腾位置。去取蛋糕的路上,我脑子里想着很多事情,但他却不停问我问题,“取蛋糕的时候再买块小蛋糕啊!” 他叮嘱我,其实这事我已经在脑子里想好了,待会儿到了店里就会买;“你得到的这份工作具体要干些啥?” 其实工作内容我之前也跟他说过,估计他又没记住。天很热,他这么不停地问问题弄得我有些烦躁,我回答他时也没好气,很不耐烦。于是他也生气了,说每次他do something nice for me(比如送我去取蛋糕)的时候我态度都很差。我也没什么话好说,只能住嘴生闷气。本来是该开心的一天,却又多了这些不愉快,最后我道了歉,承认是自己态度不好。

拿到蛋糕回家稍微歇了歇,打了那两个上午约好的工作电话,然后就三点了,出门去之前约好的理发预约。 理发时间比我想得要长,花了大约快一小时,出了店门就接到老公的电话,说他的家人都在线上等着庆祝孩子的生日了,问我什么时间到。我加快脚步赶紧回家,拿出先前买好的一块小的巧克力蛋糕,大家对着屏幕给孩子唱生日歌,唱完给孩子喂了几口蛋糕。

后面的几个小时已经不记得发生了什么,大概率是在带孩子。忙了一天,到了晚上七点,朋友来家里,我们一起等在Chowbus点的外卖打算庆祝一下,摆好了桌子,拿出了好看的餐盘,一切就绪,只欠外卖。结果等到九点半都不见踪影,朋友一直在跟客服沟通,但饭却久不见来,最后自己煮了面,烤了Trader Joe’s的一个速食打发了一顿。我等到快十点半撑不住去睡了,睡前跟朋友铺好了床铺,这个鬼外卖害朋友没法回家,只得在我这留宿一晚,最后的最后外卖快十一点半才到,第二天吃时也没有很兴奋,对美食的期待已经被漫长的等待中消耗殆尽。

找到工作是件让人兴奋的事,但我仅仅在接到电话后的那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激动了一下,后面就投入到有孩生活的洪流中去了。

日常

日常丨一个周五的夜晚及周末

这段时间事情很多,从七月底到八月初投了十来份工作,其中五份给了面试。过去一周忙着面试,然后就是和这个老房子斗智斗勇,换掉了前屋主留下的不太灵光的洗衣机和烘干机,放弃了拆机几次觉得没救了的冰箱,约人来检修因为下暴雨渗水的地下室,还有家里的门膨胀变大堵着打不开暂时还没有约人来修。再就是跟孩子约最近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跟她报秋天学期的各种兴趣班以燃烧她旺盛的精力。每天忙着这些很难跟孩子爹联络感情,这个周五难得有新认识的一位妈妈愿意帮忙,在孩子睡后来家里帮忙看着孩子,我和孩子爹这才有机会出门搞搞二人世界。出门前两人一起把家里收拾干净,我换上了平时不怎么穿的裙子,孩子爹也配合我换了件周整的衣服。

周五晚的天气宜人,暑热退散,有一丝风,我俩走出屋子,我深呼吸了一口微凉的空气。孩子爹提议在附近散会儿步再去吃饭,最后还是决定先去吃饭。开车去了两人最爱的越南餐馆,快八点了,店里差不多满座,但还有些座位,所以也无需等座。他点了他最爱的香茅鸡,我点了最爱的火车头汤粉,一切都很熟悉。两人拉些家常,也并没有聊什么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话题,两人难得有这样相处的时间,所以即使话题平淡,我也没有拿出手机分散精力,训练自己专注谈话。

一碗汤粉下去胃舒服极了,两人吃饱决定去走走。开车回家的路上在家附近的公园停下,牵着手在湖边散步,夜有点儿凉了,两人相拥暖了会儿。湖边没有什么人,天上一轮弯月映在湖中,我俩聊了聊孩子,蚊虫开始咬人,我俩也就回家了。

因为本周完成了几轮面试,周末的心态比较放松,周六早早起来,像往常一样,他带孩子去农夫市场附近的公园玩,我在农夫市场火速买菜,在面包摊遇见了跟我差不多同一时间来的博士生,她在面包摊打工,我从她手里接过面包时才认出她,希望她已经顺利念完了学位。今天买得特别多,番茄是一定要的,还买了不少绿叶蔬菜和蘑菇。买完菜接着去很久没去的一条湖边trail那儿约见了朋友,试用了新买来背孩子的Deuter Kid Comfort Pro。回家睡了个舒服的午觉,跟妹妹讲了很久的电话,然后带小孩去社区的block party玩了下粉笔和泡泡,晚上孩子睡后我做了饭,之前每天糊弄吃饭实在糊弄不下去了,正儿八经做了饭,炒了鱼香茄子和虎皮青椒,烤了罗勒番茄鸡腿,第二天还炖了一锅台湾牛肉面的汤头。

做完饭练了琴,最近练琴的状态也不错,不过识谱能力可以再提高提高。睡前看了一点书。

世界纷纷扰扰,糟心的新闻特别多,记下这些生活里令人愉快的琐碎也是为了平衡那些担忧。我担心国家朝鲜化再也见不到家人,也担心气候变化在不久的未来要频频面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除了这些大的忧心事,日常婚姻生活里也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有一些让人崩溃的瞬间,但我现在很少被情绪裹挟了,因为知道对我的心理健康没有任何好处,有情绪就会快点找方法消化,然后着眼需要解决的问题,能解决一点是一点,生活还是要继续,能保住一点快乐和乐观就保住一点。

日常

日常丨一个夏日

周四一早孩子被她爸爸送去了nanny那儿,我睡到九点半才醒,醒来懒洋洋的,洗了个澡,去了趟Trader Joe’s。我俩分别约了朋友一起午饭,在校园附近,于是一同步行往学校走。

已经不记得上一次穿过校园是什么时候,可能有一年多了,疫情外加离开系里,也没有什么去学校的理由。经过学校主道,不少地方都在修建,冒出了好几栋新楼。

街上的人比我想象得多,大部分是学生,很少有人戴口罩了,大家打完疫苗后会放松一阵子,对病毒也没那么警惕。经过系楼瞄了两眼,没什么动静,不知谁在里面,与我也没有太大关系了。

天有点热,和约见的朋友同一时间到了碰头点,商量了一下决定去吃石锅鱼,走进那家中餐馆,里面顾客寥寥,有点热,好像没开空调,立马出门换了另一家中餐馆,两人点了一鱼一肉一青菜,慢慢吃着聊着,朋友说对学界也很幻灭,觉得教授终身制这个体制选拔过于严苛,压力大,然后又提到跟导师的合作关系,说是也不怎么样。朋友这么说我倒是有点吃惊,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他很踏实,跟导师好像也相处得不错,非常适合做学术。在学术圈里的人,可能在某个时刻都会幻灭一下吧。聊完学术生活又聊了些个人生活近况的东东西西。

吃饱了走在路上继续聊,在商业主街发现不少新店,多了一家亚超,一家兰州拉面馆,一家亚洲糕点店,疫情之下是不是只有亚洲店还坚挺不倒?进去买了一个奶油蛋糕卷,心想我盼了那么久的亚洲糕点店总算是有了一家。

太阳很大,我俩沿着湖边的林子继续散步,湖边人很多,一切仿佛恢复了正常。我很久没来湖边散步,有些想念。走累了该回家了,到处在修有点失了方向,老体育馆拆了,对面的停车场也拆了,不知道这两块大空地上会建什么。在这儿已经六个年头有余,每年事物都在变化,然而处在其中却难觉察,但一回头隔着六年望去,发现那时的朋友们早已飞到四处,联系也寥寥,当时的我怀着的一些希望和一些理想也被现实击散了。

我留在了这儿,旧友们走了,我的生活还是要继续,要走出去,认识新的人,结交新的朋友,重塑新的我。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在这样一个夏日里去校园走一遭,心中生出了些难以捕捉的情绪,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那就先这样吧。

日常

日常丨一场追思会

和Q君仅有短暂的交集,那时我们在同一所学校,因为共同的朋友见过几面。后来他去了另一个城市工作生活,常在朋友圈更新一些生活片段,不常刷朋友圈的我,对他的生活只知一些皮毛。

上周得知Q君去世的消息,十分震惊。向共同认识的朋友确认后,才知道他在2020年初确诊,一年多的治疗里,曾有好转,但后来又恶化,最终不治。

共同的朋友邀请我参加了Q君线上的追思会。

线上追思会的房间里来了一百多人,有他父母的亲朋,他的同学朋友。等人到齐的间隙,屏幕上展示着他生前的一些留影,以及他四处出行留下的摄影作品。

人来得差不多了,电脑屏幕的一个个小格子里,大家的表情十分凝重。追思会的现场部分,来宾安静地坐着,他的父母坐在一边,背景里是他钟爱的钢琴,上面盖着黑布,钢琴上放着两束花。我记得这家琴他才买没多久,追思会时从他母亲那里了解到,他因为化疗双臂发麻,所以也没什么机会弹这琴。

两个多小时的追思会里,我从Q君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的分享里,知道了他更多成长和生活的细节,大家用美好的字眼描述这他,善良,开朗,乐观,坚强,优秀,上进,懂事,爱思考等等。我知道了他姓名的由来,看到了他小时候的照片,和家人在一起的点滴,求学工作中的片段,他打球,写字,写诗,弹琴,钻研音乐和摄影,深夜对着天花板唱歌,这是多么丰富的一个人。同时也了解到了他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故事,肚子疼以为是消化道出了问题去检查,却被告知是另一个器官的癌症晚期,确诊后积极配合治疗,稍有好转的时候抓紧时间陪父母出游,摆弄他喜爱的摄影和钢琴。同时我看到了他生命最后一段时间里身体的巨变,整个人消瘦不已,化疗之后没了头发和眉毛,面相都变了。命运待他实在太不公了,让他承受这样大的病痛,早早消逝,但听了大家的分享又觉得他没白来人世一趟,有亲情围绕,有丰富的人生体验。

主持人最后问还有没有人要分享,我有那么一点点冲动,想要说两句,但最后没有说。我感受到的A君和大家说的有所不同,大家描述的那一面是真实的,我相信我所看到的也是真实的。我记得的是他看到喜欢的人时眼中泛着的光和脸上的羞涩,是他那些看起来有些疯癫的文字后藏着的类似艺术家和哲学家的那种孤独。虽然他好像拥有了一切,殷实的家境,充满爱的父母,非常好的工作,丰富的业余生活,但他似乎一直在追寻一样东西,也许是人生的真谛,也许是知己,也许是别的什么,然而上天给他的时间太短,希望他在天堂里能够找到,不再孤独。

A君的母亲做了最后的发言,她说A君的出生给他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看得出他们真的是很爱孩子的父母。她过程中多次流泪,无不让人动容,我在屏幕前也跟着哭起来,为Q君哭,也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他父母哭,如今我也是位母亲,没有什么比失去孩子更令母亲心痛的了。

人走了,大家对他的记忆还在,A君是个很特别的人,大家应该会一直记得他。

Rest in peace, Q!

日常

日常丨两个逝去的年轻人

有两个年轻人离世了,一个不到30岁,另一个30刚出头,为他们感到惋惜。

我和第一位其实没有什么交集,只是在同一个网络小组里,曾看到过她在组里发的对生活感到气馁的帖子,五月底时,看到一个友邻转了她一条轻生的广播,转发评论是”RIP”, 点开看下面的评论,看到她线下的朋友回复确认她已经离世。我睡前转了这条她生前最后一条广播,去看了她在网上留下的一些足迹,试图拼凑出一点什么。

感觉她是个很爱读书也很爱思考的人,某篇日记里她谈到对能动性的看法,提到了对资本主义的反抗。她是个从小城走出去的姑娘,硕士念了名校,去香港念文科博士,没念下去退学了,在大城市找工作不顺利,最后回到了家乡小城的学校工作。作为旁观者,我没法知道这其中的具体的纠结和绝望,是什么让她陷入了死胡同?让她丧失了活着的希望?

她的个人主页里有她一张照片,穿着学士服,看着那样年轻,本来后面的人生路还有很长,但她却看不到前路,选择了结束。第二天早晨我发现原广播及转发已经被平台删除。

平台能删掉她最后的广播,却删不掉网友们对她的记忆,我看到不少网友给她留了言,有的把最后广播下的评论截了屏。姑娘一路走好,愿你在天堂不再忧愁。

后续:这两天逛小组,又点开了之前这位姑娘发的帖子,下面有人说姑娘还活着,我点开她的主页,发现6月14号她发了一条“无良媒体都滚开”的广播,所以她还活着,太好了。

我和第二位离世的年轻人不算特别熟,但生活中有过短暂的交集。那时他才二十四五岁,和同学的一次小型聚会上见到了他。那天我的室友喝得小醉,拉起了小提琴,他看着她,眼里闪着光,后来有次他约我室友一起在校园闲逛,室友硬拉上我一起,我还记得他言谈间的羞涩。

这场追求没有结果,后来他去了西岸的城市,我有他的微信,他常发很长的朋友圈,虽然做着技术类的工种,骨子里却很有文艺情调,喜欢下厨,常弹钢琴,发外出摄影采风的图片,又或是一些对生活和人生的哲思。我微信用得不多,有几次因为他朋友圈发了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还私下聊过一些。2017年我去西边城市玩,跟之前的同学见面吃饭,同学也叫上了他。再后来2020年9月,同学弄了次视频聊天,几个从前认识的人聊了聊,他也在。前几天同学告诉我,那次聊天时他已经确诊,戴着帽子,但没有告诉大家。

上个周五的晚上我刷着朋友圈,看到他的朋友圈更新,是他的父母告知他过世的消息,一开始我还有点怀疑,以为是他弄出来的恶作剧,问了和他一个城市的同学后才知道是真的。回头再细看他过去一年的朋友圈才看出征兆,比如他说2020年对他来说来特别了,比如他写“必须为了爱他的人活下去”,比如他照片里明显的消瘦。其实之前看到他发的那些似乎有深意的朋友圈,我是有点怀疑他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但因为跟他也不算是特别熟,所以也没上前问。

癌症竟然能如此快速地夺去一个人的生命,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一个鲜活的人就消亡了。过去的几个晚上,不知为何,我总是想到他,他是那样特别的一个人。

看到第一个年轻人离世时,我想到了自己,因为我也曾有过她的困境,那天我很难受,哭了一会儿。看到第二个年轻人离世时,我想到的是人生和生命,命运那样深不可测,人生还没展开,死神却已经来敲门,他还没来得及去爱,还没来得及看更多的风景,还没来得及在才买没多久的新钢琴上弹上几曲,一团疯狂繁殖的细胞就已经将他带走。

过去的五年里,身边离世的人很多,我已进入频频和死亡打交道的中年,但逝去的这两位,他们太年轻了,太年轻了。

日常

日常丨回归

凌晨四点把熟睡的孩子从床上抱起来,要去机场了。

一家三口从墨尔本飞悉尼,从悉尼飞旧金山,从旧金山飞芝加哥,又从芝加哥飞到小城,在旧金山飞芝加哥的航班上,孩子累得失控大哭,怎么哄都哄不住,我也急得掉了眼泪。一路折腾了三十多个小时,终于在小城机场落地了,取行李发现航空公司弄丢了一件,沟通交涉又耽误了一些时间,傍晚七点多时终于坐上车往家开。

空气里夹着湿气,是夏夜炎热的味道,耳边是远处沼泽地里熟悉的红翅黑鸟的叫声,澳洲的凤冠鹦鹉的聒噪喊声已经留在了十几个小时的时差之外。

不知道五个月都没人住的房子会变成什么样?

到家了,推开后院的门,院子里杂草丛生,地面上还留着去年秋冬的凋零残叶。薄荷在园子里毫无束缚地疯长,占了很大一片地;葱在角落里长得粗壮,开了一簇簇球状的花,去年自己育苗长出来细细的韭菜现在也茂盛了起来。推开房子的后门进家里,屋子里很久没住人,空气仿佛停滞了,不流动的空气带着陈旧的气息,家具上落了一层灰,在屋里转了一圈,身上挂了几根蛛丝,要是在澳洲再多呆一段时间,家里可能就要变成盘丝洞了。

离开了五个月再回来,仿佛重新搬了一次家,接下来的两三周里我都在重新整理,不再需要的东西理出来,从前没有合理收纳的物件重新摆放,很是忙了一阵。

除了收拾物件,也要收拾心情。这次离开那么久,初衷是休息,缓解一下疫情之下的疲惫不堪。他的行动力很强,在疫情中意识到了职业危机,立马行动了起来并做出了改变。我的工作还没有着落,仍然在迷茫和犹豫不决中,行动力也不强,未来不知何去何从。回来之后一直在忙着眼前的事,忙着收拾家里,采购需要的物品,忙得脚不沾地,没有去想长远的计划,不想反倒没有什么焦虑。每天晚上孩子睡后,他会问我今天一天过得怎么样,我一般会回答“很好啊!”具体一点说,不是那种每天欢呼雀跃的好,也没有心情触底的坏,就是很平静很平淡没有太多波澜,大多数时候很满足,一天早八晚四带八小时的孩子也带得很顺手了。相比以前的大起大伏,这已经是很好的一种状态。

不过还是不能安于此,人回归了,心情回归了平静,但还是要有远方的目标,人生还有五十年要走呢。

日常

日常丨结婚四年纪念

5月20日从墨尔本回到美国的家后就一直在忙,他忙着为孩子联系日托,我忙着收拾凌乱的家,每天收拾不完。到五月底,有天他说:“哎呀,我们把结婚纪念日都给忘了!”

我:“对哦,我俩都给忙忘记了。”

“四周年快乐!” 他走上来给我一个拥抱。

“我还得在这个婚姻里呆多久啊?” 我开玩笑说。

“你想怎么庆祝?”他问。

还能怎么庆祝,疫情之下,疫苗第二针还没打,也不能出远门玩,就只能吃一顿好的来庆祝了。在中餐馆点了大盘鸡,回锅肉,孜然羊肉,他去取餐。等到晚八点孩子终于睡了,我俩才能坐下来一起吃顿庆祝餐,菜都已经放凉了。又有一阵子没有这样坐下一起吃饭了。三个菜每个都很不错,但如果大盘鸡更入味一点就好了。

吃完他问要不要一起看部电影,我俩窝在沙发上,我吃着洗好的樱桃,两人在网飞上找片子,决定看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乍一看是一部严肃的片子,但电影里呈现的Abbie Hoffman很有幽默感,制造了片子大部分荒诞的笑点,结尾处老法官气急败坏用锤子敲桌维持法庭秩序也很滑稽。

结婚四年了,生活里有不少温情,两人相处融洽,孩子也很可爱,但在内心最最最深处仍然有“我竟然结婚生育了没过上我当初想象的独立单身女性生活我好失败”这样的灰暗想法,当我看到那些有事业的独身女性,心里还是羡慕的。所以说我还是没太能自洽,活得有些矛盾。

总结

总结丨荒废的四月五月

回到家收拾忙碌的十几天里,五月就这么结束了,六月就这样来临,一年的一半又要过完。回望四月和五月,日常事项打卡频次断崖式下跌,四月时做得不好,设定的计划大部分没完成,于是五月干脆就撒手没设目标和计划。四月的借口是电脑键盘出问题于是没继续学习编程,锻炼伤到脖子所以没有继续锻炼,五月的借口是要走了得抓紧时间多吃多逛多玩,唯一坚持得不错的是钢琴,主要是对学琴的兴趣始终高于其他,并且因为每周上课要给老师交差,所以也保持至少每天练琴半小时的频次。总之人要是不求上进不努力,借口总是随手拈来。

六月不能再这样废下去,得建立新的routine,固定起床和睡觉的时间,重回锻炼,编程学习,找工作,写作,看书,继续保持练琴热度。

具体如下:

作息:七点起床,锻炼;十一点前睡觉,睡前读半小时书。

锻炼:重回锻炼,可以从每天30分钟的普拉提开始。

编程:继续Angela Yu的课。

工作:六月至少新投三份简历,探索一些做零工和做志愿者的机会。

写作:推进coursera上写回忆录的网课,继续读如何写回忆录的书。

看书:每天读书半小时,慢慢读完房间里书架上已有的书。

练琴:在现有练琴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读那本音乐理论的书。

行动起来!

日常

日常丨第三个母亲节

这是我过的第三个母亲节,第一个母亲节时我还大着肚子,第二个母亲节在疫情中度过,已经不记得头两次节日具体怎么庆祝的。问了伴侣,他回忆说并没有什么大动作,可能就是出去吃了顿好吃的,去年母亲节他独自带了一天孩子,让我休息了一整天(平时我俩育儿差不多是四六开)。日子过得寻常普通,记性也不如以前好,如果不记录一下,真的留不下什么痕迹。

我的伴侣比我更重视各种特殊的日子。这周日才是母亲节,周五的时候他就问我想怎么过,说可以像去年那样,孩子交给他,我自己想干嘛都行。周五这天我已独自出门在外浪了一天,所以这次母亲节我想和家人孩子一起过。几个人在周五晚商量了下,决定第二天去墨尔本东郊的Dandenong Market。

周六天气比预期的好,本以为要下雨,但老天开恩继续晴了一上午。孩子也很配合,没有耍性子,比较好带。四年前来墨尔本时逛过这个市场,除了记得吃了果酱甜甜圈,其他的都不太记得。这次来逛更加留心些,心与身同在,用心观察,仔细记录。

恰逢周末,来赶集的人很多,人群也比靠近市中心的其他几个市场的人群更多样化,有更多的少数族裔面孔。入口的一大片是个巴扎,货品摊上卖的是非食品类的生活类小商品,衣鞋帽包,一次性餐具,玩具,手机壳。商品看起来应该都是从义乌来的。上次婆婆带我来买了双ugg的雪地靴送我,那双靴子后来粘了雪水,干了之后表皮变皱缩水穿不下,我只好舍弃,这次也没想着再买。巴扎区没有什么需要买的,我速速穿过直奔最爱的食品区。

食品区有小吃摊,蔬果区,肉类海鲜区。一进去我就立马被小吃摊吸引了,先去果酱甜甜圈小摊买了三个甜甜圈,上次吃觉得很不错,这次却觉得太甜了,糖粉撒太多。接着我在一排小吃摊前左看看右看看,有土耳其,越南,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小吃,我晃了一圈,决定吃之前吃过一次的土耳其带馅煎饼,叫gozelme, 跟我们的韭菜盒子很像,不过里面夹的是蘑菇和鸡肉,或是菠菜和奶酪之类的,我让摊主给馅料里多加了些辣椒面。薄薄的方形面饼口袋在油锅上一煎,趁热吃,外脆里软,馅料味道层次丰富,这个饼我已经是第三次吃,还没有吃腻,有机会也想自己在家复制一下。

然后我又买了一串菲律宾烤鸡串尝了尝,口味偏甜,但并未甜到爆炸,边角焦脆,中间很嫩,好吃!吃了一串还不够,我又去买了越南烤鸡串,咸口的,也好吃!一堆美食下肚,我的胃满意及了,本还想尝尝菲律宾甜点芋头饼,后来逛了一圈回来忘了就没买。

吃饱了我继续在市场里晃悠消食,蔬果区人最多,看了下价格,确实比去过的其他几个市场便宜一些,买了孩子爱吃的几盒草莓,几个牛油果。不需要买肉所以也没看生鲜区。

吃饱逛足后我们离开了市场,我问公公一个商厦上的Daiso是什么店?我隐约在网上看一位象友提过这个店,但是记不太清了。公公说是日本的一家连锁店,我一听是日系店,就想进去看看。把孩子交给家人,我进去逛了15分钟,里面小件商品特别多,大多是生活用品,也有我喜欢的碗,在碗架前流连了很久,什么都想要,最后挑了一个碗,3.8澳元。

这个母亲节就在逛吃逛中过完啦,当妈妈两年了,我还是很喜欢当妈妈这件事的,虽说要操心的事情很多也很繁琐,但能通过小孩的眼睛重新感受世界的新奇,和小孩建立亲密的联结,这于我都是很珍贵的。

读书

读书丨All You Can Ever Know by Nicole Chung

亚特兰大枪击案发生之后,我读到了Nicole Chung写的一篇文章https://time.com/5948949/anti-asian-racism-white-adoptive-family/

讲的是她的白人养父母和的她亚裔身份,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仇恨亚裔的思考。文章里提到了她自己写的一本自传,讲她被收养以及寻找亲生父母的过程。因为一直对收养这个话题有兴趣,我立马去图书馆借了来看。

我一直关注的是国际收养,看过不少中国被弃女婴被收养到美国的故事,谷歌和油管上搜一搜就能找到很多这类故事。作者是从美国国内收养的,亲生父母是从韩国来的第一代移民,经营一家小店。她被收养的经历和国际收养不太一样,手续看起来要简单很多,养父母似乎也没有付高额的费用。尽管国内国际收养的流程和复杂程度不同,但被收养的孩子成长经历中的挣扎却大同小异。人们普遍认为被收养的孩子很幸运,但作者却写了她的挣扎,让人们真正去了解被收养的儿童所经历的痛苦。

第一重挣扎:我的亲生父母为何不要我?

这个应该是所有被收养的孩子会问的问题。被遗弃是令人痛苦的残酷真相,养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伤心,都会告诉孩子她们的亲生父母其实很爱他们,但他们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不得不放弃他们。作者也是听着这样的叙述长大的。当她去研究自己的身世,找到当初的各方时,发现的是几个不同版本的说法。据当初负责联系她亲生父母的社工猜测,她的生父母已经有两个女儿,可能是想要一个男孩,所以才把又是女孩且早产带病的她放弃了;而作者的生母又是一个说法,说她自己是非常想留下孩子的,但作者的生父要把孩子送走,但她并未解释生父为何要送走她,并且作者似乎不太情愿和生母通话,也没有继续追问;作者的生父的说法是她妈妈脾气差,总是打孩子,他觉得这个刚出生的女儿不能给这样的母亲养大。最后作者似乎是相信了生父这边的说辞,她跟生父达成了和解,并和生父因为对文字和知识的爱好建立了很多联系,同时和与在生父身边长大的二姐来往密切。

作者后来和生母完全没有联系,对生母的了解也都来自同父异母的大姐和亲生二姐的二手资料,她并没有说太多为何不想联系生母。我作为旁观的读者,会觉得作者这样对生母不太公平,完全没有给她一个解释的机会。当然我不是作者,无法代入她的感受,她不联系生母肯定有她不太方便说的理由。

第二重挣扎:我是韩国人还是白人?

少数族裔的孩子被白人养父母收养,生活在白人占大多数的社区,多少会有身份危机。作者说到她小时候很希望能在学校在社区认识其他亚裔,希望看到和她长她像的人群,那样她的存在才不会太突兀。生活在一个很白的社区,她在学校里遭受了不少欺凌,有白人女孩跑上来问她的阴道是不是真的长得不一样,这样的问题即使是无心,也充满了恶意。这些问题全都是microagression,专门针对少数族裔,大多时候人们默默忍受这类问题带来的不适,但好在现在少数族裔也知道要反击,要怼回去。我想了想可以怼回去的答案,比如:

“比一比才知道是不是不一样嘛!先给我看看你俩的长啥样,然后我再告诉你们我的是不是不一样。”

尽管挣扎很多,作者的结局算是好的,跟原生家庭的几个成员重新建立了联系,重塑了那部分充满疑问的自我。

可能因为我对收养的话题比较熟悉了,所以这本书并未让我觉得惊艳,大部分笔墨在个人经历,把前因后果讲清楚了,算是一个合格的故事。本书还稍微涉及了一点收养这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摘录了一些被收养的孩子对收养这件事的看法,想深度了解收养话题可以去看学术论文,相关研究现在也很多了。

成长

成长日记丨学说话的小孩 (02)

因为美国的疫情,小孩在2020年的一年都闷在家里,没有什么社交刺激,语言输入主要靠我跟她读童书,以及我和她爸爸的对话。在澳洲的这几个月里,家里多了爷爷奶奶跟她说话,孩子每天能出门玩,见到其他的孩子,接触新的环境。现在还有几个月满两岁,这段时间她的语言飞速发展。

因为疫情一直呆在家,我也没怎么见过别的同龄的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在澳洲这段时间带孩子出去玩,观察其他同龄孩子时,发现她的语言能力确实相对发展得很快。她非常爱讲话,一天到晚嘴里都念念叨叨的,在儿童游乐场玩时,别的父母见到她,首先注意到的也是她的语言能力,总是评价说:“这个孩子好爱讲话!” 我和孩子爸爸一致认为小孩遗传了她奶奶爱讲话的特性。某天我在家随机测量了一下,发现她在一分钟里能说40多个词,还是很惊人的。

之前她已经能够指出物品并叫出对应的名字,现在接触了更多的人,事,和物,词汇量又扩展了一些,并且能开始说短语和简短的句子。

字母:能识别并说出A-Z的26个字母,之前E和F分不太清,现在能弄清楚了。

数字:能识别并说出0-9的数字。

食物:plum, kiwi, pear, papaya, mellon, apple, banana, blueberry, strawberry, mandarin, grapes; 

rice, millet, oats, Weet-bix, bread, noodles, pizza;

water, milk, soy milk, tea, yogurt, butter;

tofu, chicken, meat, egg;

corn, mushroom, cauliflower, broccoli, tomato, potato, avocado;

pistachio, cashew, sultana, cookies, lollipop;

动物:bird, magpie, peacock, turkey, ostrich, quail, duck, flamingo, cockatoo, kookaburra, parrot, owl;

cat, dog, rabbit, bunny, sheep, fox, horse, mouse, teddy bear, hippo, monkey, lion, tiger,unicorn, leopard, panda;

seal, starfish, frog, turtle, fish, shark, dolphin;

bee, worm, ant, beetle, butterfly;

kangaroo, wombat, bilby, stingray, koala, cassowary, echidna, emu, lizard;

植物:flower, dandelion, daisy, tree, leaves

其他名词:piano, music, phone, pen, paper, books, ball, piece, sock, pants, shoe, jacket, clothes, nappy, box, letters, moon, eyes, nose, foot, man, door, towel, shadow, light, window, home, bottle, hat, spoon, Kindle, night, hairband, bib, riser, monster, potty, poop, pee, dada, mama, baby, shampoo, helicopter, noise, bye;

动词:hug, cuddle, walk, run, eat, read, drink, kiss, hurt, kick;

形容词:prickly, hot, tight, withered, easy, dirty 

会说两三个词的短语,比如:eat butter, drink water, kiss mama, open door, do poo poo, shoes on/off, water down, pink cat, mama shoes, dada shoes, tennis shoes, the other shoe, monkey song, humpty dumpty, head shoulders, give me the x, I know.  

能听懂简短的问题并回答,并能自问自答,比如:

Where are we? Home./We are home. 

How many?

What happened?

一些单词比以前说得更完整和清楚了,比如dolphin这个词,她以前只会说phin这一部分,而且会说成hin,但现在能说dolphin;music这个词她以前一直用ish来指代,现在也知道说music了。r这个音仍然发不太准,发出来是w的音,所以rabbit是wabbit,run是wun,但是read里面的r却能发得清楚。

读过的童书她能重复一两句里面的内容,读的最多的是Dr. Seuss, 不少熟悉的词汇都来自他的书。她会说hop on pop, ten apples, the shape of me, 等等。

中文的进展要慢一些,我在她一岁多的时候才决定和她多讲中文,她现在能听懂我用中文说的大部分内容,能说一些简单的词,但发音还不是太标准。

能说的中文词包括:桔子,豆腐,玉米,蘑菇,木瓜,西瓜,青菜,面包,大象,猫,衣服,皮球,太阳,牙刷,袜子,裤子,鞋子,妈妈爱你,抱一下妈妈,抱一下爸爸,吃饭。

中文的输入还是不太够,我还是得坚持跟她讲中文,并搜集更多好的中文童书读给她听,以后至少要能听懂能说,至于中文读写,就看之后她和我有没有时间投入了。

最后,因为孩子跟爷爷奶奶在一起,还学会了一点点爷爷奶奶的母语,这一点点输入应该长久不了,如果爷爷奶奶能坚持跟她用母语讲话,说不定也能多学那么一点儿。

Uncategorized 读书

读书丨Permanent Record

棱镜计划被斯诺登抖出来的时候,我并没有跟进细节,但斯诺登的那张脸想必大家都熟悉了。他长着一张挺典型的宅男极客脸,此书中他对自己的刻画也部分符合极客刻板印象:电脑技术高超,爱电玩,爱日本文化,等等。

不过他可不是普普通通埋头搞技术不关心世事的极客,从书中描述来看他心中还有一些理想主义,有很多不可破坏的原则。这本回忆录描画了一个更丰富立体的人,看点很多:小时候在父亲的引导下爱上计算机并痴迷,在学校找系统漏洞为自己减轻无聊没必要的学业任务,因爱国之心参军又跑出来,年纪轻轻就为CIA和NSA这样的机密部门工作,以及后来走上吹哨人的道路。

他花了很多笔墨写自己对一些大问题的思考,包括公民基础技术知识的缺乏,公民的数据隐私,数据的归属权,政府的角色,“泄密”这个词的定义以及法条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吹哨人。这些思考,外加他个人的成长背景,能很好地帮读者理解他为什么走上了“泄露国家政府机密”这条路,又是如何在技术上实施“窃取”数据并将它交到可信的记者手上。中间的曲折过程,可能比那些好莱坞谍战片还要刺激,比如他把藏着数据的微型储存卡藏在嘴里避过安检,在夏威夷岛每天开着车出去黑别人的无线网络来用,以防追踪。现实里美国政府干的那些烂事也比好莱坞电影里要糟无数倍,电影不管怎么样那都只是电影,现实里政府大规模侵犯公民的权利,后果那是实实在在可预见的。这个决定对他来说并不容易,他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甚至因为思想斗争的负荷出现了躯体化反应,不得不减少工作量休养身体。

本书整套叙述看下来,我甚至觉得斯诺登有点像被命运拣选出来的吹哨人,因为他具备了一切条件:足够聪明,快速了解了机密政府部门的运作机制;计算机水平够高超,能在技术层面实现数据“窃取”;够年轻还没有被生活锤到很犬儒;以及家人尤其是女朋友对他的不离不弃。

吹哨这么多年后,他还活着,创办了非营利性组织,他提出的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加密技术也大大普及了。这真的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全球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感谢他。想想我们的吹哨人李文亮,命运和斯诺登完全不同,希望全球的人们也能记得他。

书中其他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

  1. 政府部门很多工作其实都已经外包了,因为外包的话政府就不用支出医保和福利。(但这其实是一种变相压榨吧?)
  2. 机密部门内部级别高的技术人员能查到任何普通人的数据,于是有(男)技术人员秘密cyberstalk自己感兴趣的女性,并在内部分享和流传她们的私密照片。(恶臭男们聚在一起就干这种龌龊的事情)
  3. 08年一波经济危机过后贫富分化更严重了,斯诺登说每一次大的世界危机后有钱人都能从中获益变得更有钱。(于是我想到了新冠,不知道又让有钱人的钱包鼓了多少倍,让穷人更没法活下去)。
游记

游记丨Grampians National Park三日游

出游时间:3/29-3/31, 2021

托公婆的福,赶在复活节周末假期高峰之前,我们去了维州西北部的国家公园Grampians National Park。周一一大早我六点多就起来了,练了钢琴做了下锻炼,收拾完最后一点东西,用胃清空了冰箱里剩的一点食物,原定八点半出发,最后八点五十启动。

车程四个多小时,车太小,全家挤着坐四个小时太难受,公公一早自己坐火车去国家公园附近的小城Ararat。车开出墨尔本市区,开出跨海大桥后,城市的痕迹慢慢没了,公路两边是大片的牧场,成群的绵羊和奶牛安静地埋头啃草。大片平地中间有些树点缀,远处有起伏的小山丘,给平缓的天际线添了些弧线。

开了两个多小时到小城Ararat和公公接头,短暂休息,活动了下手脚,安抚了小孩,于是继续出发。公路两边有很多桉树,两边的树冠相接,形成一条树隧道,遮掉了大太阳。下午快两点时到了Halls Gap旁边一个度假村,安置好了小孩睡午觉。等她起床后,我们扛着她,去镇中心的游客中心了解了步道信息,挑了一条两公里多容易的路线,去看Venus Bath。

尽管这是个国家公园,但规模并不像美国西部的那些国家公园那样大。可能是地貌和地形的差别,这个国家公园的山都被绿树覆盖,不像美国西部的那些光秃秃的山头。山脚的入口有不少野生动物,一群袋鼠在树林间,远处还有几头鹿,鸟就更多了,cockatoo成群地飞来飞去,呱呱地叫,山林的灌木里藏着不少小型鸟类,我时不时停下,用望远镜观察一下。步道起伏并不大,背着孩子走,一开始有点儿喘,很快进入状态就没事了。没走多久,踏过溪上一座小桥就到了Venus Bath。这个名字取得特别且合适,步道的尽头是平缓而光秃的一片红色岩石,是山体的一部分,岩石上有大大小小的盆状凹陷,山上的水流进来,看着就像一个个浴池。

水在岩石上流淌,小孩爱玩水,我们托着她,让她把脚放进水流,水流下的岩石表面很滑,我们小心翼翼地,担心她滑倒被水冲走。她玩水玩得开心极了,咯咯笑。公公也脱了鞋子,爬上一个大水池上的一根枯树干,把脚放进去泡了起来,后来喊了婆婆一起。玩了半小时的样子,天色暗了些,我们收拾好孩子,给她换了尿布,扛着她往回走到了山脚下的植物园,在那里又让孩子撒欢玩了一会儿。他们几个看着孩子,给了我一点儿自由活动时间,我在园子里转悠观鸟,看到很多fairywren,在灌木和草地上快速跳动,一靠近它们就跑了。

有了小孩后一切安排都围绕着她的作息。晚上六点多我们就回到家安排她睡觉。累了一天我们也早早躺下,八点多就睡了。

第二天上午公婆留下住所看孩子,我俩八点多出发,在镇上的烘焙店买了点吃的,从Halls Gap出发去山顶,走的是一条3.4公里的步道,前面一大部分都在树林间不断上台阶,有的地方台阶很陡,走了一个多小时出了一身汗,膝盖沙沙响,仍然没有到山顶,大部分时候在林间,不太能看到山的全貌。后来台阶做成的步道不见了,我们跟着岩石上贴着的橙色和黄色的指向标在岩石阵上走,这时已经能看到周边山的样子,在山脚下的时候以为只有一小片山,接近山顶时才发现山绵延不绝一大片,山间有个湖,在阳光下泛着蓝色。在山顶的观景台的岩石上坐下吃了点儿东西,旁边的黑色大鸟立马靠近我们,盯着我们手中的食物。担心它飞上来啄我们,我让家属向远处丢了几粒坚果引开它。

在山顶补充了能量且看够了风景,我俩便开始往回走。下山有几条路,我俩问了路遇的另一对游客,选了一条容易的步道,通往半山腰的Sundail Carpark。步道非常平缓,不像上山的那条陡坡很多。路上还碰到一只袋鼠堵在那儿,半个身子立在旁边的树林里观望行人,我们保持距离和袋鼠对视,袋鼠犹豫了一会儿横穿过步道钻进了另一侧的林子。在自然间徒步,最大的惊喜就是这些野生动物了。

上山用了两小时,而下山只用了大概四十分钟。出行在外没时间正儿八经地锻炼,爬山徒步就当是完成了今日的运动量吧!

最后一天没有太多安排,我们开着车去了几个观景台,不用走太多路。早晨车子开在被密林环绕的山路上,远处的山隐在一层薄雾之中,薄云挡不住九点的太阳光,整个山间是一片银光。在另一个观景点,在步道上走时,我们听见远处一群kukaburoo独特的叫声,像在聚众大笑。最后离开前开去了山间的那个叫Bellfield的湖,从远处开很美,靠近时才发现它有点荒芜,湖岸边光秃秃的没有太多植被, 沙石地面裸露着。水边和水中有很多枯树,光秃秃随机站立,像是大自然设下的某种艺术装置。我俩沿着湖边走了一会儿,岸边的淤泥味道不太好闻,走了一会儿我们就回到湖岸附近的林子里。地上有很多cockatoo的鸟毛,我拾起一片,然后松开手,说“fly away,” 轻盈的毛就飘在空中呢飞走了,我就这么用鸟毛逗小孩玩都玩了好一会儿。

玩够了,在外面呆了三天也累了,该回家休整一下了。

总结

总结丨2021年03月

二月订的三月目标:

找工作:将找工作列入每日必做事项,查信息,递简历,联系人network。(1.5小时)

编程:每日完成30分钟内容,并复习之前的两项内容,做两道题。(2小时)

锻炼:按一天力量一天有氧更系统地锻炼,同时注意饮食,开始尝试meal plan。

钢琴:继续每日练习,每天加入a dozen a day那本书的技术练习,加深理论学习,完成coursera上的爱丁堡大学的音乐理论课。

读书:至少读三本书,将社交网络时间控制在三小时以下。

写作:三篇书评,两篇博客,每周两次的memoir写作。

3月有31天,上面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如下:

找工作:8/31,做了七个informational interview, 投了两份简历。心态上对于找工作已经进入倦怠期,不太有动力去搜集信息,对于在高等教育行业工作的兴趣也少了一些,更倾向于一次到位转码,但转码学习进程又非常慢,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编程:12/31,二月已经出现了退步,三月学到javascript最后做小游戏那一部分时彻底卡住,卡了很多天都没有进展,跟学伴小于通了电话聊了聊,后面依然没有进展,于是干脆跳过了卡住的地方,往后面学了一点点。另外之前说三月决定是不是继续去念CS的学位,想了一下之后打算还是不念了。一来没有那个钱念,二来我对回学校继续念书实在是厌倦了,想要开拓自学之路。

锻炼:28/31,锻炼完成度比上个月有进步,一个月里只有三天没练,基本上做到了一天有氧一天普拉提交替,普拉提除了继续跟着Dansique Fitness和Move With Nicole练45-60min,又发现了Gymra里的普拉提,每个动作重复的次数更多,难度更大,现阶段并不能完全跟下来,属于有点儿挑战但又不至于完全让人感到挫败的难度。饮食上更注意了一些,每顿里加入了青菜。

钢琴:28/31,比上个月完成次数多,有进步!对钢琴的热情依然不减,本月还和婆婆一起去听了场小型家庭钢琴独奏。现在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视奏太慢,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读书:22/31,每天都读了一点,但没有达到将社交网络时间控制在三小时以下的目标,本月花了不少时间看亚特兰大针对亚裔女性的枪击案的相关新闻,以及国内支持新疆棉花的新闻。也没有达到看三本书的目标,完成了1.67,看完了Atomic Habits和Permanent Record的三分之二。看书还是太随意,应该跟自己订每日看完一本书20%的目标。

写作:7/31,书评0/3,博客1/2,memoir0/0,参加了两次写作活动。列了很多需要写的条目,但没有行动。

四月目标:

找工作:每隔一天搜索一次工作相关信息,跟进三月informational interview的后续联系人,发邮件定下新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的时间,开始关注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信息,尤其是environmental justice和food waste相关的组织。至少投三份新的工作。

编程:回到每天学习至少半小时内容的进度,用In Session来自我监督学习时长。做编程学习的长期规划,什么时候刷题?刷多少?什么时候申实习?

锻炼:继续保持当下的势头,一天有氧一天力量,加入上肢的力量训练。饮食上更加注意控制食量,八分饱即停下,晚上睡觉前肚子应该时微微饿的;减少精碳水的摄入。制造热量缺口,一周减一磅。

钢琴:完成既定曲目之外加强基本功的练习,重新复习Adult Adventure All-in-One第一册的technique部分,并看完讲和弦的那本理论书籍。

读书:看完Permanent Record,并完成另外三本,每日读20%,五天读一本。

写作:书评三篇,博客两篇,memoir推进1000字。

日常

日常丨院子里的无花果树

上次来澳洲是2017年1月,只呆了十天,每天忙着外出看风景,并没有留意后院里的这棵无花果树。这次逗留的时间更长,才来了没多久,我就盯上了挂满果子的无花果树,问婆婆这次能不能等到果子成熟,婆婆说能等到,我大喜,心里盼啊盼。

儿时不知道无花果是何物,也没有见过。那时吃过一种叫无花果干的零食,丝状物品上面有一层白色粉末,味道有点酸,放一小段在嘴里能抿很久,特别耐吃。长大后才知道那并不是无花果,而是萝卜丝做的。

念大学的时候有门课要读圣经,自然要读到亚当夏娃,伊甸园里夏娃吃了苹果后意识到自己裸身,感到羞愧,拿无花果叶子蔽体。这时的我依然没有见过无花果树,所以也想象不出无花果叶子蔽体是什么样子。现在摸到了无花果的叶子,我想,这叶子表面这么粗糙,直接接触皮肤不会痒痒吗?

有次去青岛,在一个社区里瞎逛时看到了路边的一小株无花果,上面挂了一个果子,很神奇的是,那时候我并没有见过无花果,看到那株植物时却知道那是无花果,也不知道是怎么知道的。我竟然没有好奇想要尝尝它是什么味道,大概是小时候吃的萝卜丝版无花果零食并没有勾起我强烈的欲望吧。

出国后在系里的一次聚会上吃到了无花果糕,棕色的,里面嵌着芝麻粒大的籽;在超市里买到了真正的无花果干,是一整颗无花果风干做成的零食,也买到了无花果酱。不管是糕,还是干,还是酱,吃起来都有点太甜了。

真正吃到新鲜无花果并爱上它还是去年的时候,那之前我偶尔在超市见过新鲜无花果,但因为太贵了买得很少,第一次买回来时没有立马趁新鲜吃掉,囤着要吃的时候不少已经坏掉,能吃的几个味道也并没有很好。去年在trader joe’s看到有加州来的紫皮无花果,一盒三美元多,不贵,买了好几次。果子软软的,吃的时候从中间掰开成两半,一口啃下去把果肉吃掉,绵软甜蜜,满口细籽嚼起来脆脆的,吃完非常满足。

这次能从树上现摘新鲜的果子吃,想想就激动。这棵树在院子里长了几十年,枝叶繁茂,树冠特别大,十几年前才开始丰产,每年多到吃不完。婆婆会送给朋友,或是熬果酱。二月中的时候,我隔一两天就去后院观察一下,看果子熟了没。春江水暖鸭先知,果子熟了鸟先吃。当我发现开始有鸟飞来枝头啄果子的时候,就知道离熟不远啦。

没有熟的果子果皮是深绿色,捏起来硬硬的,随着日子推移果皮慢慢转为浅绿,底部的洞周围开始变红,发紫,紫色逐渐向果子中部扩散。婆婆告诉我还可以闻味道来判断,如果果香很浓那就差不多了,或是可以捏捏果子,发软也就可以摘了。我像那馋人参果的猪八戒,每天都去树下张望,还动用了望远镜,观察枝头的果子都紫了没有。而实际上果子都从底部的枝条上先熟起来。摘果子时,我先把底部好摘的取下来,然后拿一个耙子把高一点的树枝拉下来摘,再高一点的我就搭个高凳子踩上去够果子。为了防蚊子,我每次都裹得严严实实,摘的时候也避免皮肤接触树叶,防止事后痒痒。为了吃我可是使出了浑身力气。

果子差不多紫到一半时我就摘了,不摘就被鸟先啃了。二月底是黑头矿鸟(noisy miner)三三两两来吃,人类一靠近它们就飞走,破坏力没那么强。最近三月底彩虹鹦鹉(rainbow lorikeet)成群结队来吃,出去一看,总有那么五个八个被啃了一半的果子,而且它们不像黑头矿鸟那样怕人,你站在树下,它们若无其事继续吃,一副“我长这么美你能拿我咋滴”的样子。婆婆告诉我,她曾用网上搜来的方法来驱鸟,把废旧CD挂在树上,结果鸟照来,还把CD当餐桌,蹲在上面吃得欢。我听了哈哈哈大笑,鸟可真是天不怕地不怕。

其实院子的另一角还有一株不同品种的无花果,长得很高,也结满了果子,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角落里光照不足,果子看起来吃起来都不如院子中间那棵,所以我也懒得费劲,摘得不勤,就留给鸟吃个够吧。

摘下来的果子要放个一两天,一开始我心急,摘下来就吃,皮也不剥,半熟的果子有点涩,吃多了舌尖都是麻的。后来我就没那么心急啦,果子有的是,急什么?慢慢吃!上周果子成熟达到了一个巅峰,每天都能摘下来十几个,放熟后我就一个一个把皮去掉,放在盒子里,送进冰箱冷藏,天热的时候拿出来吃,一口一个,软软甜甜凉凉,舌尖和胃里都是幸福。

奉献完几轮果子后,无花果树的叶子开始慢慢变黄,脱落,秋天慢慢来了。婆婆说:“谢谢你每天摘果子啊,这样我就不用操心了!” 再过两周这树就该全黄了,不久后我们也该回家了。

总结

总结丨2021年02月

在新年想要改变的劲头下,一月所列事项完成度很高。

而我一看完成度不错,就给二月立了更高的目标,而实际上二月做事的劲头相对减弱了一些。用弱下来的劲头去应对比上月更高的目标,结果就是完成度比较难看。

二月数据如下:编程18/28,锻炼23/28,钢琴24/28,读书6/28,写作11/28。

找工作停滞了,设定目标新投6-8份简历,实际一份都没投,做了一点点西海岸工作相关的信息搜集,然后没了后续。二月中旬有个工作进行了一面,面完后感觉也还行,觉得进二面应该没问题,毕竟我恰巧跟面试官在几个月前network过,然而事与愿违,下旬时收到被拒的消息。伴侣问我感受如何,我嘴上说无所谓,心理上还是受了挫,反应在行动上就是不仅几天没看新工作的信息,连编程课都搁置了快一周。

编程课的目标是每天完成45分钟的课程内容,现在仍然在20分钟徘徊,也许是目标定高了,三月我打算调整到30分钟。我还搜集了一些javascript做练习的网站,得多练一下。编程还处于被动学习的阶段,只是在被动吸收内容,没有主动去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或是主动找题来做,这两方面可以多留意一下。三月还需要做一个决定:就是要不要去申请CS相关的硕士项目?这个要当成一个调研项目来进行。

锻炼完成度不错,把之前每天30分钟的锻炼加到了45分钟,做的最多的依然是普拉提,同时对有芭蕾元素的锻炼产生了兴趣。之前说要加入柔韧性和有氧锻炼只是零星实施了下,不够系统。吃饭方面有点失控,有天外食撑爆了,缓了几天胃才舒服回来,三月不能再让这样的事发生了。

本月钢琴的练习表现特别突出,因为碰到了《溜冰圆舞曲》这首跟童年快乐回忆有关的曲子,练习时格外投入,不顺的时候就去找视频模仿,粘着琴反复练,因为练熟了弹得不错,被老师表扬后心情愉悦之下更愿意花更多时间去练习。这么一来我又是在重复从前学习里的偏科模式,喜欢学的和学的好的更愿意投入,进入良性循环越学越好。希望不久之后编程也能够进入这样的良性循环。

读书彻底搁置,没有看完一本书,二月初翻开了Invisible Women这本比较学术的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学术书籍彻底厌倦,尽管我对话题很感兴趣,也终究没看下去。读书少的另一个原因是本月的屏幕时间又反弹回了4个多小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刷社交网络,而且又重回到一起床就刷社交网络的坏习惯。

写作没有达到隔天写memoir的目标,但因为加入了写作小组,终于把一本想写的书开了头,并得到了很多反馈。立的两篇博客的目标超额完成,写了三篇。立的三篇书评的目标倒了,下月继续。

总的来说,二月有所倦怠,三月得跟自己加加油鼓鼓劲。

三月目标:

找工作:将找工作列入每日必做事项,查信息,递简历,联系人network。(1.5小时)

编程:每日完成30分钟内容,并复习之前的两项内容,做两道题。(2小时)

锻炼:按一天力量一天有氧更系统地锻炼,同时注意饮食,开始尝试meal plan。

钢琴:继续每日练习,每天加入a dozen a day那本书的技术练习,加深理论学习,完成coursera上的爱丁堡大学的音乐理论课。

读书:至少读三本书,将社交网络时间控制在三小时以下。

写作:三篇书评,两篇博客,每周两次的memoir写作。

过往

过往丨音乐教育

前天晚上练一个曲子,去油管上找弹奏示范,在算法的“诱惑”下,我先是听了Eva Cassidy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后来一通点击听了不少歌剧,反复听了莫扎特《费加罗婚礼》里的唱段Voi Che Sapete,心中赞叹了音乐对情感的表现力,又赞叹了一下能演绎这些经典的好嗓子。我没接受过什么音乐教育,在油管上粗浅接触了一下之后,觉得成长环境让我长久以来都无缘音乐这样美好的事物。

在我成长的小镇上,钢琴是稀有物件。上幼儿园时老师弹的是风琴,小学的兴趣班里学生只有电子琴,直到后来上初中时,我才在学校的高中部见到音乐生在仅有的几个琴房里弹钢琴。音乐教育也是匮乏的。音乐是副课,并不受重视,小学时还能一周上一节,识的是简谱,每堂课学唱音乐课本里的一首歌,大家能齐整唱下来不跑调就算过关。到了初中,音乐作为副课完全丧失了地位,常常被主课老师用来上语数外,或是被班主任改成自习课做语数外的题。音体美这三科变成了主科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无奈选择。在课外,大家听一些流行歌曲,买漂亮的本子和贴纸倒腾自己的抄歌本,但要是被老师发现在自习课上“不务正业”抄歌词,本子是要被没收的。

在社会主义农场下的小镇里,我能学到为数不多的歌曲里充满了意识形态的印记。这么多年过去了,想到小学的音乐课,脑子里记得的是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的前胸。” 另外一首不记得歌名了,歌里唱到,“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春风吹拂五星红旗,彩霞染红万里山河。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家家的孩子都去上学。” 那时我还是什么都不太懂的儿童,只是跟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简单重复歌词,然而那时我们的生活真的幸福吗?我们的学习真的快乐吗?家家的孩子真的都去上学了吗?不仅那时没有,其实现在也没有。

在家里,我爸不是什么音乐粉丝,却赶时髦买了组合音响,放的磁带里不少都在歌颂党,毛主席,还有解放军,同时批判旧社会和地主,《东方红》就不必说了,还有“我把党来当母亲,” “万丈高楼平地起。。。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啊毛泽东,” “是谁帮咱们翻了身呃,是谁帮咱们得解放呃,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  很多年后在研院读到Althusser,再回看小学时代里的音乐教育,才稍微明白那样的音乐教育想要干什么,意味着什么。不过我爸的磁带也不全是毛主席,也有《粉红色的回忆》,有《十八的姑娘一朵花》。

在当时那样的成长环境下,我自然和古典音乐和钢琴没发生太多联系。但那时没机会接触到的东西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生活里,只是我当时不知道罢了。赶时髦的我爸在也爱赶时髦的我姐的要求下买了小霸王学习机。我姐是社交达人,交友广泛,暑假经常从同学那里借来一堆游戏插卡,炎热的夏天下午,我们就坐在电视前凉凉的地板上打游戏。《马戏团》每一关的背景音乐我都很熟悉,那个音乐一响起,我脑子里就会浮现小丑骑着狮子跳火圈的画面,前两年我才知道那个音乐是《美国巡逻兵》。还有南极大冒险,一只企鹅在浮冰上跳来跳去,背景音乐是《溜冰圆舞曲》。更多游戏里的世界名曲我是看了YouTube视频才知道。

学校里的那些歌曲和集体联系在一起,那些歌不太会有个人独唱,课堂上总是大家齐声唱,学校里的音乐活动也都是合唱,集体舞,集体操,营造一种宏大的集体气势,个体和个人情感淹没在其中。我把游戏里那些背景音乐和快乐联系在一起,那是小孩子在暑假里玩乐的愉悦,是又打过了一关的激动。原来我那时就已经被资本主义世界的“腐朽文明”腐化了。

这么多年过去,在奔四的年纪终于安排上了儿时想学而不得的钢琴,并通过钢琴学习学一些音乐理论,算是开始了比较系统的音乐教育。前天晚上我要练的曲子就是游戏《南极大冒险》背景音乐《溜冰圆舞曲》,一弹起来脑子里就浮现了那只在浮冰上跳的小企鹅,越弹越带劲,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都沉浸在其中,粘着钢琴不想干其他的,这大概就是音乐施加在人身上的魔法吧。

日常

日常丨鼠尾牛头

出国很多年,住在中国人不太多的小城市,农历新年没有什么气氛,每年的年味需要自己制造,主要活动是找一群朋友来聚餐。

今年没有太多条件制造仪式感,因为在公婆家做饭很费劲,厨具刀具不顺手。之前做了几次饭,每次都很挫败,费力做出来的菜,味道平平甚至是难吃,心情沮丧,工具完全限制了我的水平发挥。

除夕这天早上,早起弄完了一个工作面试,感觉还行。快中午的时候跟家里打了电话,那头一家人正在忙着准备年夜饭。今年回去过年的人不多,爸妈心里可能会难受吧,一堆儿女最后只有一个回去过年。

虽然不打算自己做饭,下午还是去了家附近的亚洲超市,指望买点什么特别的食物,但逛了一圈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好买。路上一路上思绪飞涌,想的是关于爱,关于自由,关于金钱这样的大问题,以及工作这样现实的问题。回到家脑子依然一团乱。用嫩豆腐和平菇做了一个简易的汤,刚买来的食材做出来很新鲜。

晚上躺在床上因为没吃上满意的饭有点遗憾,和家属约好了周五(大年初一)晚上去博士山吃饭。周五早上来了消息,墨尔本新出几个新冠感染病人,政府要锁城五天。于是我们改了计划,下午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大购物袋和六七个打包盒,坐地铁去博士山点外卖。

要去的新疆餐馆下午歇业,四点半才重开。我在附近晃荡,等着饭馆开门。博士山已经逛得比较熟了,这次一个人来,晃了一圈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想买的,进了一家叫“天下笼”的餐馆,点了份肥肠盖饭,老板把我的堂食打包成了外卖,来来回回给我道了三次歉,还送了一罐王老吉给我。肥肠很入味,配菜杏鲍菇也不错,米饭颗粒分明,特别香。我好久没吃米饭了,一个人在没什么人的店子里吃得很满足。

待到新疆饭馆开门前一刻钟,我提前等在了门口,本以为今天各个饭馆会爆满,但实际上没有太多人。一开门我就立马点上了菜,点的都是平时不太能吃着的,孜然羊肉,红烧带鱼,辣皮子拌面,爆炒牛舌。四个菜一共花了45分钟上齐。等菜的间隙,老板的两个孩子坐在另一桌玩iPad,十来岁的样子,小女孩长得很机灵。老板出来交待服务员不要让两个孩子喝冰柜里的饮料,小女孩鬼头鬼脑跟她爸爸争辩,我在一边看着觉得有趣。希望这些人的家人都已经逃离,生活安稳。

菜上来我自己装盒打包,去车站没仔细看信息,路径依赖坐在那里傻等,该上去的班次从我身旁过了好几趟,感觉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多这种路径依赖做错误决定的时刻。晚了半小时才到家,傍晚哄睡了孩子,好好吃了一顿,喝了一小杯啤酒,稍微享受了下不用再母乳喂养的自由。

鼠年终于过去了,世界可能没法再回到疫情前的样子,不受疫情影响的生活不知什么时候能到来。牛年还是要积极一点活下去,怀着希望,有一点是一点。

日常

日常丨生日周

12月在隔离中已经庆祝过一次生日。现在快过年了,农历生日到了,为了吃些好的,又庆祝了一次。和家属在一起之后,生日都是按周来庆祝,生日周里每天都安排点儿特别的活动。

这次的庆祝从上周六就开始了,和全家一起去之前去过觉得很不错的新疆饭馆,点了带肉馅的烤馕,拌面,大盘鸡,炒茄子,酸奶。吃饭时孩子有点儿闹,总体还是吃得很开心的。每份菜分量都很足,吃得饱饱的,大盘鸡打包回家又吃了两顿。

周日去公婆的朋友家社交,食物很丰富,但这回我没有放开肚子吃,而是很克制,每样菜只拿了一点点,吃完一盘并没有回去再来一轮,同时菜很爽口,吃下去不会觉得特别撑。

周一下午去附近的商业街的日本超市买了不同口味的蛋糕甜点,香草奶油卷,抹茶奶油卷,奶油方块,麻薯,抹茶芝士,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切一点点吃,现在不喜欢买一个大的生日蛋糕,而是喜欢每种口味都来一点儿,每天吃一点,心里美滋滋,日式糕点实在是我的最爱,奶油滑而不甜腻,吃下去胃不会有太重的负担。

周一晚上把孩子弄睡以后,跟公婆还有家属围在桌前,吃了顿正儿八经的饭,来这里一个月了,能在家坐下来一起吃一顿的机会并没有太多,孩子的存在把所有人的时间打碎,只有等她睡了我们大人才能坐下来正经吃饭。婆婆做了一种饼,素馅的,风味足,我吃了两个,怕吃撑了不舒服,觉得饱了就停下了。

周二自己做了一些菜,把一周前买的一大块香干分了两份炒,一份是常规的蒜苔香干,另一份用香茅酱做实验炒了盘,并不是太好吃。看来这个酱只适合腌肉。

周三临近中午时去家附近的商业街吃了顿brunch,我和家属分食一份卷饼,外面的饼皮烤过,脆脆的,里面是鸡蛋白和蘑菇,内容很简单,但味道调得恰到好处,我额外点了几片培根,吃完也没有太撑。饭后去这条街的童装店和玩具店逛了逛,心动的物件很多,但最后一样也没有买。

周四上午背着孩子去家附近的亚超买了一些蔬菜和鸡肉,回来做了炒粉,清炒青菜。也没几个菜,但厨房小,刀具厨具都不好用,所以做这么几个简单的菜也很是折腾了一番。

周五是庆祝的最后一天了,不知道明天会去哪里吃饭呢?实际上周五大家情绪不太好,哪儿也没去,到傍晚平复之后决定周六去附近中餐馆片区吃云南菜。

周六下午去南边的海滩玩了一下,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有太阳但没有特别晒,海风吹着很舒服。我穿着拖鞋在海水里踩着沙子捡捡贝壳,孩子跟爷爷奶奶玩得很开心,一开始她有点怕海水和浪,要走的时候突然不怕了,把她的腿浸在水里她格格大笑。

傍晚回到家哄睡了孩子,然后和家属出门去彩色云南吃饭,点菜时纠结了一番,我更想点过桥米线,但想到家属可能会觉得口味太淡,于是点了辣一些的红烧排骨米线;而家属觉得我生日就应该只管点我自己爱吃的;而我因为失业没有收入心理觉得矮人一头,连点自己爱吃的东西都很没有底气。最后红烧排骨米线上来了,我俩都认为没有特别好吃,有点儿失望。

吃完后在商业区晃荡了一会儿,傍晚天气有点儿凉了,我衣服没穿够,所以也没久留,晃了一会儿我就提议回家。路上我俩聊起了一起追过的美剧《广告狂人》,到家后没进门,坐在车里继续聊了一会儿。进屋后就着冰淇淋吃完了最后一点儿巧克力蛋糕。

今年的生日周就这么过完了。有很微妙的情绪和波动,但大部分时候是平和且开心的,这就够了。

南半球的一月
总结

总结丨2021年01月

新的一年里,我想把生活变得更有目的和计划,于是重新开始用子弹笔记法来规划生活。这个方法很久前就知道,之前我尝试用过一次Franklin Covey出的日程本,皮质外壳,很大很厚,当时没坚持下去,现在回头看有两点原因,一是本子设计过于细化,把很多东西框死了,不太适合个性化;另一个原因是我设定了计划却总是做不完,翻看本子一看有那么多没做完就很气馁,于是渐渐不想用了,也没去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执行失败,如何灵活调整。

看了一个豆友的推荐视频后,我买了Leuchtturm1917的小本子,很轻便,页面是点状格子,可以按自己需求来灵活设计。在油管上看了一两个视频后,我照着弄了个很简单的设计,跟子弹笔记法发明人的差不多,唯一的不同是加了个habit tracker页面,包括如下项目:起床时间,睡觉时间,学码/练琴/锻炼/读书/写作的打卡。每天晚上我会花一点时间计划一下明天,并写一两句当日的总结。每周会回顾一下,写一小段的总结并计划下一周。每月写长一些的总结

一月的31天里,打卡记录如下:学码23天,锻炼24天,练琴24天,读书23天,写作远未达标,写了2天。

编程网课上的是Udemy上Angela Yu的网页开发Bootcamp。我学得有点慢,现在在Section 7,二月需要调整进度,每天多推一点进度,并在网课之外多找些练习来做。

一月头一个星期把油管上各种健身视频都试了一轮,最后最喜欢的是普拉提,常看的是Move With Nicole这个博主。她的节奏慢一些,能跟得上,强度适中,做完不会大汗淋漓,也不会觉得完全没锻炼到,一个30分钟的练习跟着做完还是很酸的。另外Lottie Murphy和Dansique Fitness这两个频道我也跟着练过,前一个二十几分钟的视频比较多,后一个有不少45分钟到1小时的练习可以选。一个月锻炼下来腰腿都紧实了很多。二月的目标是继续做普拉提,同时多一些柔韧性训练和专门针对肩膀和手臂的训练。

练琴倒是有练,但还没有掌握正确的练琴方法,在油管上看了台湾小哥的科学钢琴频道后做了一些方法上的改进。另外这个月在油管上看完了郎朗和知乎合作的郎朗钢琴课系列,两倍速过完的,没有做笔记,所以只有粗浅印象。郎朗把概念解释得很清楚,还经常用很搞笑的类比,蛮好玩的。

书读了以下几本(把2020年12月读的也算上了):

White Fragility 

Returning to Reims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Dear Ijeawele, or A Feminist Manifesto in Fifteen Suggestions (Audio Book)

Educated

Born a Crime

The Handmaid’s Tale

Dress Your Family in Corduroy and Denim

大部分是在手机Kindle App和我的古老Kindle上读完的。每天见缝插针地读,外出坐在车上时读一读,白天没有动力干别的时候读一读,想刷社交网络的时候读一读,晚上睡前读一读。我读书很慢,一本250-300页的英文书差不多都得7-9小时,一本书差不多一周读完。去看过一些如何快速阅读的视频,但还没有怎么认真实践。二月的目标是保持这个读书速度,如果能提速那更好,同时读完的书要写读书笔记。

写作完全没达标的主要原因是目标不明确。二月的具体写作目标是:1. 每两天写至少一页的memoir;2. 写1月读的7本书的读书笔记,最低要求是三篇;3. 写两篇博客,什么主题都行。4.写2月的月总结。

1月的另一个进步是吃饭更认真更有意识了,这样大大减少了吃撑的次数和因为吃撑带来的困意。

一月做得还不错,二月继续朝制定的目标前进。

总结

总结丨2020及以前,2021及以后

这篇总结可以写得很积极,也可以写得很消极,是前者还是后者取决于用什么样的语言去描述发生的事情。之前我很丧,躺平了两年,2020年慢慢爬起来了。2021年我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调整心态,做一个正向的人,所以这篇我也尽量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写。

2020年的世界大事件是疫情,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冲击,而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做了一个重大的人生决定——从呆了五年的文科博士项目休了学。2020年春季学期末时跟导师说明了情况,然后在秋季学期开始时向系里提交了休学申请。不少朋友劝我不要离开,觉得我历尽周折才申请到的项目就这么放弃未免可惜,但我去意已决,博士论文已经完全没有什么动力继续下去,未来也不打算呆在学界,继续拖下去的意义已经不大。五年的时间看着像是浪费了,但我用五年弄清了我不喜欢什么以及什么样的环境会让我崩溃,也算是有所收获。提交完申请的那一刻我心理上轻松了很多。尽管在疫情里没有做好下一步就选择休学是一个高危行为,但我也实在不想再拖了,做了决定才能继续向前走。

休学后的计划并不明朗,思考一番后我决定先找高等教育里的非学术岗位,我并不是非得去工作,但我无法过全职主妇的生活,有一份收入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当主妇没收入这件事让我很有压力且没有安全感,我没法在这种压力下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了找工作的决定后,我约了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的职业咨询师,帮自己理清头绪,看看能找什么样的工作。接下来就是跟不同的人约informational interview,看学校放出了什么岗位并去申请。

从十月到一月约了三十来人做informational interview,提交了大约15份工作申请,不算多,其中大部分被拒,有两份进了一面,一份进了二面。中间不断收拒信时士气受到打击,但除了继续申下一份工作似乎也干不了其他的。进了二面的那份工作我自认准备得认真充分,面试后感觉也还不错。但过了两周后再回头细想当时的表现,又觉得这里那里没做好,现在能做的就是总结当初没做好的部分,争取在下一次的时候表现得更好。悔恨纠结和懊恼是没用的,只会消耗自己且阻碍行动这是我以前常有的情绪反应和思维模式,以后得专攻这一块儿进行改进:少想一些,多行动一些;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想东西,最后这些想法得尽量化成行动。

找教育行业工作的同时也稍微琢磨了下转码。转码差不多是北美文科生转行的默认设置,一开始我在freecodecamp上跟着html一关一关过,结果学到某个码时卡住了,怎么debug都不成功,放弃了。后来又尝试了The Odin Project,一上来就是一堆unix的这这那那要记,结果我没记住,没多久也放弃了。感恩节趁着打折买了几个udemy的课,一月以来每天上一点点,已经坚持了快一个月。现在遇到的问题是要不要破釜沉舟全力转码,回顾过往,我好像从未有过破釜沉舟的勇气。我对计算机编程有兴趣和热情吗?能坚持下来所有的课程吗?现阶段我的转码动机还是因为这个行业好找工作,且收入不错,能够做数字游民。准备给自己一周的时间想清这些问题并列出行动计划。说到热情,其实我最有热情的是社会正义,教育公平,环保这些,但这些都是需要用爱发电的行业,而我有养孩子和给父母养老这样的现实要考虑,最需要考虑的是钱。

2020年是我的本命年,它不是一个好年头,大家都过得糟心,但也有好事发生,比如我在后院倒腾了一个菜园并有很多收成,终于有了从小就想要的钢琴并开始学习,建了一个博客,在她乡上组织了几次活动。最重要的是我和家人都还健康地活着,在2016-2018年经历过那种不想活的抑郁情绪后,现在觉得活着就是目标。2021年我的人生要重新开始,充满了不确定但也充满了无限可能。大方向上我有如下目标:

1. 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行动力,多行动少纠结。

2. 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

3. 锻炼身体,早睡早起

4. 多读书多练琴多写东西少刷社交网络

思考

思考丨Diversity, Equity & Inclusion & 反思特权

贴一篇豆瓣旧文,原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780092063/

Context:因为工作原因,我关注了一些机构在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方面做出的努力。这几年,高校,政府以及企业都开始雇佣专人专攻机构雇员的多样性和机构的包容性,改善的第一步常常是开工作坊教育大家。工作坊的活动常包括思考自身身份如何影响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反思自身身份附带的特权以及它和权力的关系;讨论建构更包容的环境所能采取的措施。

以下内容知识层面都出自我最近参加的一个关于Diversity & Inclusion的工作坊,描述和叙事层面则是我自己写的。这篇主要是我对这类工作坊里“反思特权”这一活动的一点想法。

工作坊的开头,主讲人介绍了多样性,平等,包容性和社会正义这几个重要概念,接着,主讲人讲了身份这个概念,范畴包括:种族,族群,性与性别,性取向,阶级,宗教,身体机能,国籍,年龄,体型,受教育程度等等。社会群体以分类并排序的机制将每个身份类别分出了边缘人群和主流人群(又叫特权人群)。特权人群定义如下:a social identity group whose members are privileged by birth or acquisition who knowingly or unknowingly exploit and benefit from unfair advantage over members of marginalized groups.

以上身份范畴都是美国语境下的,在中国语境下可以考虑这些范畴:民族(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省份(发达省份还是偏远穷省),城乡(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情况,年龄,等等。

特权人群因为主流身份获得了很多资源和优势,如果一个人是白人,男人,异性恋,拥有美国国籍,身体无残疾,父母或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是中产及以上阶级,他就享有了很多权利,自由还有福利。他出门闲晃不用担心无故被警察射杀,走在路上不用担心被人吹口哨骚扰,带着护照可以全球自由行,日常出行不用担心腿脚不便。生活畅通无阻,简直像是生活在云端。

特权身份往往是与生俱来的,个人没得选,并且特权人群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特权。女权学者Michael Kimmel在一个TED演讲上说:Privilege is invisible to the people who have it.

这些身份都是交叉运作的,一个人可能有特权身份也有边缘身份。

基本概念说完以后,大家分组活动,思考自己的身份和特权。我说了一个边缘身份和特权身份,我说:“在美国,我一直是国际学生,长着一张亚洲脸,是女性,这些都是我的边缘身份,它带来的劣势是我出门时常感到不安,这种焦虑和担忧在2016年大选之后更加明显了。另外,我是家里受过教育最多的人。在我们家,女性常常因为性别歧视没有发言权,而我因为受过最多教育获得了一些发言权。” 组里的其他人也分享了她们的身份带来的特权和劣势,没有太多的扭捏和遮掩,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已经对这一套活动比较轻车熟路。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反思自身特权,本来特权这个东西就特别隐蔽,有特权的人不太能看到。另外有一类人在提到特权时会特别地defensive,不愿意承认自己当下所拥有的生活有出身和运气的成分,不愿承认自己一出生就站在了较高的起点,把所拥有的全都归于个人努力,还将个人努力当作成功唯一秘诀四处兜售。如果你指出对方的成功有出身环境等因素加成,他们仿佛就变成了复读机,不断重复 “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 仿佛指出成功的背后还有其他因素就完全否定掉了他们的个人努力(请学习基本逻辑:强调a并不等于否定b)。

个人努力这一套话语在美国特别流行,文化里那种自我努力奋发图强(pull yourself up by the straps)的励志说辞相当有市场,在中国因为早些年成功学的风靡,“个人努力便能成功”也是不少人的人生格言。这样一种说辞和另一套说辞是配套的:如果一个人过得不好,那一定是因为这个人不努力,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出身环境。

我认为,反思个人的出身和特权能够平衡这种“他们过得不好全怪自己”的说辞。人的境遇是复杂的,当下的生活可能是此前的出身环境,个人努力,天赋等无数个因素叠加带来的结果,这种反思能让人对别人的境遇进行评判之前多想一想,不轻易责备。

但说实话,这类工作坊里“反思特权”的活动非常安全,不会对有特权人群的地位和资源有丝毫的撼动和威胁,也不会对特权的产生机制有实质性的改革。大家在工作坊里完全可以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特权,反正也不会掉一块肉。走出工作坊,白人不会突然变成黑人,男人不会突然变成女人,异性恋不会突然变成同性恋,身体健全的不会突然残疾,带有特权的人依然带着特权,行动自如,生活在云端。如果要有进一步的实质改变,工作坊上大家还应该思考:究竟是什么机制让一部分人拥有特权而另一部分被边缘化?我们如何改善甚至推倒这种制造中心和边缘的机制?如何去设计一个平等的机制让人人都能享有应得的权利,自由还有福利?

工作坊之后我和伴侣吐槽:“你看看,“反思特权”这个活动明明这么安全,压根不会威胁到特权人士一点点,为什么人有的人还那么不愿意反思呢?”

伴侣:“哎呀人总是需要一点自我欺骗才能活下去的嘛!如果大家发现个人努力不如出身,那每天早晨谁还起得来床干活?谁愿意自戳泡泡?”

接着伴侣说:“哎呀呀,特权人士的日子也是不好过的啊。你想想,出身好的人,面对的期望也是很高的,压力好大的!”

我:“Oh my god! This is like saying ‘I feel so pressured being a trust fund baby. Now I HAVE to go to an Ivy League School!’ This is gotta be my stand-up material!”

琴事

琴事丨捡了一架老钢琴

又到了搬家季,邻居们贴出家里不再用的物件,为它们找新家。每到这个时候,我内心的垃圾婆就开始蠢蠢欲动,时不时在Nextdoor上刷一刷,看看有什么宝可以捡。大概三周前,有位邻居贴出了家里的老钢琴要送人。

啊,我从小就想学但一直都没得到的东西!琴主人说这台琴在她家有六十多年历史了,照片里看起来维护得还不错,对方离我不到两公里,找搬家公司扛回来也不远。看到广告后没想太多,我立马联系了钢琴主人。

钢琴主人很快回复了我。她跟我说了下这台琴的历史:琴是她的邻居给的,她学会了以后,她妈妈在她出国后又把琴给了另一个家庭,那家的孩子也学会了,后来他们去上大学不用这台琴了,而她刚好回美国买了房子,又把琴弄了回来,然后她的孩子也学会了。现在她年纪大了弹不动,必须把琴送走,希望能有更多人用它学琴。她说有好几个人联系她想要这台琴,问我为什么想要?

我跟她说,我小时候一直很想学弹琴,但没有那个条件,现在这么多年过去,生活终于安定下来,学琴的愿望又重燃,而自己也有了孩子,孩子想学的话也可以一起弹。

钢琴主人说:“听起来你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就你了!” 她给了我联系方式,让我联系她商量搬琴的事。

隔天我联系了她,闲聊中又听了她和钢琴更多的故事。她有关节炎已经弹不动琴,她的孩子也已经离家去上大学,这架琴就闲置了。但因为这琴承载了太多回忆,她花了很久的时间才割舍,最近才下决心把她送人。

我去搜了一些老钢琴相关的文章,读到现在大多数老钢琴最后的归宿都是垃圾填埋场,因为年轻一代的居住空间小,没地方放从父母/祖父母那里继承来的笨重老琴;搬一架钢琴的成本也不低,调音维护成本也高;而且现在技术变革后大家都倾向于买更轻便成本更低的数码钢琴。老钢琴如今在一个很尴尬的处境,经常白送都没人要,捐给教会学校之类的地方也没人要,最后不得不被砸烂了进垃圾场。曾经钢琴在美国中产家庭里风行一时,家庭活动都围绕着钢琴展开,它成了联结家人的一件重要物件。很多老人家,包括我认识的这位钢琴主人,在downsize的时候都难以割舍得下家里的老钢琴,要是他们知道自己珍视的物品最后进了垃圾堆,应该会很难过吧。

尽管老琴没什么人愿意要,但世界上还存在我这类垃圾婆,有拯救垃圾情结,爱把还能用的东西扛回家,推迟它们进填埋场的日期。不过我也没把这琴当垃圾,在我眼里,这琴是件宝。

和钢琴主人聊完我就去联系了搬家公司。上周一,搬家公司的三个员工哼哧哼哧,费了好大力气,把这架差不多五百磅重的老钢琴搬进了我家客厅。结算完费用,稍稍心疼了下超出预算的昂贵搬家费,然后我就凑到钢琴旁边观察了一圈,按一按琴键,掀开盖子看看内部什么样子。

琴盖上写着Krakauer Bros的字样,上网查了下,是家在纽约的琴商,建于1869年,后来被Kimball收购,早已停产。掀开内部结构的盖子,内壁上还有最初的主人用铅笔写的调音日期记录,都在1930年代。我还找到了钢琴的序列号,上网一查,这琴的出厂日期是1921-1922年间,而我现在住的房子是1923年建的。哇,这琴比我的房子还要久远,看来我是抬了一架祖宗级老琴回来。

琴抬了回来,我又联系了前主人常用的那位调音师,调音师已经给这琴服务了二十年。今天他来家里调音,又跟我说了说这架老钢琴的状况。他说,这琴是老,但音质不错,一年调一次音,给初中级的学习者用是足够了

我基本是零起点,这琴应该够我用的了。马上这琴就一百岁了,它是我的起点,但我应该是它的终点了。

P.S. 跟钢琴主人在电话里闲扯的时候发现她会说中文,而且得知她当初出国学习去的是中国,在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都呆过很长一段时间,在南京学习。我忘了问她,那你那时候认识Kanye West吗?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